阅读历史 |

第 71 章 青梅酒(1 / 2)

加入书签

华枝春/怀愫

沈聿不知,原来朝朝母亲的病,竟是这样。

但见她言笑晏晏,柔婉明净的模样,哪里会想到她是个叫人避之不及的“疯妇”?

沈聿忍不住想,朝朝这些年,是如何长大的?

新姑爷上门,真娘很当回事儿。

桌上几l样南边的精致小菜全是真娘亲手做的,打听到沈聿能食辣,还特意请蜀菜馆子的师傅上门做了几l样辣菜。

阿容如今只有她这个长辈在,她自当事事打点,真娘温言笑指着桌上的青梅酿:“这酿酒的青梅是我与阿容一道收摘的,早就预备着要请沈公子尝一尝。”

摘取果梅林中先熟那一批梅子,用盐搓过杀青,再洗净晾干扎上小孔,往坛中一层青梅一层黄糖的铺设好,再倒入白酒。

工序并不如何繁复,但新熟的梅子不多,到今天统共也就这一坛能开封的。

沈聿听见这句,抬眉望了眼朝华。

青梅自摘下枝头,到酿成酒出坛,最短也要月余的光阴,如此算来,这一坛酒是在浴佛节后就酿下了。

沈聿墨眸含笑,抬袖举杯饮下半觞,赞道:“清甜,绵长。”

真娘坐在正中,左边是沈聿,右边是朝华,二人一举目一抬眉,都瞒不过她的眼睛。

她笑吟吟对沈聿道:“阿容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

才刚说了一句,真娘倏尔恍惚。

朝华立时提起酒壶,往真娘杯中添酒,且笑且嗔,声音清越中又带几l分撒娇的意意:“嫂嫂真是,我们俩年岁差的不多,沈公子又不是不知道。”

沈聿还是头回见朝华这般姿态口吻,他处变不惊,含笑开口:“三嫂的意思是看阿容姑娘像晚辈,一片慈心。”

朝华垂眉,他连称呼都注意到了。

方才那口青梅酿的余味涌上心间,尝不出半分梅子的酸,只泛着黄糖的甜。

沈聿这句,直说到了真娘的心坎上:“正是的,我对着阿容,便是没来由的会生出一片慈心。”

朝华松了口气,她是设想过才带沈聿来见真娘。若是沈聿可以接受,那往后成了婚,真娘便可以在她身边长住了。

真娘依旧笑意盈盈:“沈公子,你家中情状,阿容都对我说过了。你既然也说我是一片慈心,认我当半个长辈,那我可得问了,你预备何时请期呀?”

沈聿原本正坐着,听到这句,侧身面向真娘。

真娘见他犹疑,便道:“你与三哥是同场的举子,大登科之后也该登科了,总不能一直拖着不成婚罢?”

说完又歉意一笑:“你家没有长辈,我只好问你自己的打算了。”

朝华揪住真娘的衣袖:“我还想在家多呆几l年。”

沈聿明白了,他略作思考,跳过科举那一段,将他预备如何点官,点官之后在任地如何买宅都说了一遍。

“家中薄有田地资财,可在任地买宅落脚,除非

是点了京官,要在京城买宅此时还力不能及,就先赁宅居住。”

他甚至还说了京城几l处小官员们赁租宅院的街坊,书院中有位讲书曾经在京中供过职,沈聿已经预先查问过了。

跟着再将如何安排婚事的事,一件一件详细说给真娘听。

白菘回乡去接范老管事来余杭,沈聿需要一个可靠老成的人料理婚事。

真娘一面听,一面频频望向朝华。

她绝少见到像沈聿这样,肯与女子认真说仕途经济的人。

真娘与亲哥哥年纪相差得太多,哥哥拿她当半个小孩看待,压根不会跟她谈论这些,只宠着她,顺着她的意就好。

容三哥又一心山水,就没想着出仕为官,与她谈的也多是四时吃喝,赏心乐事。

与沈聿头回见面,客气归客气,真娘也想过要拿拿长辈的架子,此时听沈聿桩桩件件都有章程,根本就拿不起架子来。

怎么看都是一对佳偶,真娘眉开眼笑,连连点头:“这下我可算放心了。”

沈聿的这番打算,朝华并还不曾听过。

隔着明烛灯焰,她滟眸微敛,笑意在唇畔若隐若现。

……

宴散,朝华先送真娘回和心园,走时留给沈聿一个“等着”的眼神。

真娘拉着朝华的手走在夏夜庭院内,顺石灯渡花荫,边走边赞:“这个人,你选得极好!”

向朝华一条一条数着沈聿的好处:“你看,他布衣来此赴宴,但大方洒落,这是不因贫而卑,这样的人自视极明。”

“再者,他官事家事两边都想得明白,提前规设,这便已经胜过许多男子了。”

真娘想了想道:“我哥哥嫂嫂必会喜欢他。”

确是如此,舅家送来的礼极厚,舅舅还来信说让沈聿入京之后,不必住到余杭商会会馆里待考,就住到殷府去。

真娘自知长兄其实并不特别中意三哥,觉得他才学虽有,但富贵娇养,非心志坚毅之人。

殷家人丁单薄,真娘又受尽宠爱长大。

两家是世交,看容家兄弟和睦,又看楚氏徐氏妯娌之间处得极好,这样的人家妹妹嫁过去之后不会受苦。

何况他们彼此正情浓,天作之合。

当时哪能想到,事情会是这样。

朝华等真娘说完,问她:“那你觉得他好不好?”

真娘重重点头:“自然好!”话音刚落,眉上又染就几l分郁色,“比你三哥强得多了!我还以为丈夫不出仕途就能在眼前,偏他明明不当官儿,还天南海北跑得不见人影子,说要带我同去,还不是自己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