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二章(2 / 2)

加入书签

在此番变动中,便发现了这尊形状似虎的石头。

太子说完,圣上几乎把称心快意写在了脸上,在座所有人都看得出来。

于是皇后端着一杯酒站了起来,说了许多漂亮话,称这尊虎石是天降祥瑞,预示着大梁今后必会风调雨顺。

一口饮尽酒水后,见圣上十分受用这番话,她就把话递给了太子。

“快向你父皇讨个赏吧。”

圣上难得有这么高兴的时候,太子也开心,于是顺着皇后的话,说圣上随便赏他几幅字画他就心满意足了。

亦泠对这些事情本就不感兴趣,本分地坐着,眼观鼻鼻观心。

心想赶紧赏,赏完了好各回各家。

顺便还端起了酒杯,做好了恭贺太子的准备。

谁知圣上久久未说话,只是沉沉地看着太子。

一旁的皇后不由得提起了心,摸不着自己夫君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又哪里说错了话,惹到了这阴晴不定的老神棍?

片刻后。

“今日起,羽林军交由太子调配。”

话音落下,满室寂静。

就连亦泠的手都僵在了半空中,久久不能回神。

她、她是听错了吗?

亦泠立刻看向身旁的谢衡之,只见他目光沉静,似乎丝毫不意外。

唯有皇后率先回过神,立刻就走到阶下,一个眼神递过去,领着太子和沈舒方一同跪拜谢恩。

而亦泠被谢衡之带着起身敬酒了,都没想明白——

一尊形状似虎的石头,怎么就得到这么大的恩典了?!

平日也没听说圣上喜欢虎啊。

在座众人,只有谢衡之明白其中缘由。

就在昨日清晨,圣上亲口告诉他,在太子回京的前一晚,他曾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置身于荒山,四周鸟鸣不断,狂风四起。几乎要站不稳时,太子给他牵来了一头猛虎,他乘其腾空而起。

垂头回望,他这个儿子正领兵相送,贺他羽化登仙。

就在第二日,太子果然从雀鸣山带回了一尊虎石。

圣上心中会做何想,已经不言而喻。

当然,皇后还不知道圣上的这个梦,沉浸在巨大的欢喜中,虽极力克制,脸上的涨红也藏不住。

就连沈舒方也难得流露出了一丝欢喜。

亦泠见状,也不再多想。

反正这些事情也不是她能操心的,太子得势,对沈舒方好,她也就跟着开心了起来。

结果下一刻,嘴里的酒还没咽下去,就

听太后说:“既然天降祥瑞,想必上天也原谅了罗天大醮的意外。”

她哀矜地看向圣上,“圣上便把烨泰放出来吧。”

见圣上果然有所动容,她继续说道:“最冷的那些天他也日日着单衣在庭中自罚下跪悔过,可见他是由心知错了。如今虽然已经开春了,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他的身子也吃不消。”

自昨日在沈舒方那里听到了消息,亦泠并不意外太后会在这个时候求圣上放出大皇子。

但是谢衡之既然说了他出不来……

亦泠再一次悄悄觑向谢衡之,他却依然不动声色,平静地看着自己眼前的杯盏,仿佛没听见太后在说什么。

而此时,圣上脸色的神情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心知事已成定局,皇后索性帮太后一把,反正如今的局势,大皇子已经不构成威胁。

“是啊,大皇子毕竟是皇嗣,既然已经诚心悔过,圣上就放他出来吧。”

闻言,亦泠悄悄伸手拉了一下谢衡之的衣衫。

谢衡之转过头,便对上了亦泠的目光——

不是说他出不来吗?看如今这形势,恐怕是拦不住了呀!

可是谢衡之依然还是那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只是盯着亦泠的眼睛,眸子里情绪不明。

坏了。

看来他也无能为力。

亦泠闭了闭眼。

下一刻,果然听见圣上说:“那明日便撤走他府里的人吧。”

-

回府的马车上,亦泠托腮看着轩窗外,嘴角都要耷到了下巴。

偶尔睇谢衡之一眼,心里越发不平。

亏他昨晚还信誓旦旦地说大皇子出不来,结果今日太后求情时,他连话都不敢说一句。

后来圣上还说大皇子受了寒,出来后可搬去汤泉宫调养,亦泠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皇子就是皇子。”

仗着马车里没有其他人,亦泠气恨说道,“做了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也不过是禁足几月便罢了。”

见谢衡之依然闭目不语,她冷哼一声,“我们这些人的命果然是不值钱罢了,当初我就算是死在湖里了,恐怕也休想得到一个交代。”

这话是说给谢衡之听的,也是劝慰自己的。

事已至此,谢衡之都拦不住的事情,难不成她还能做什么吗?

只能日后处处小心,谨防大皇子打击报复了。

思及此,亦泠沉沉地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刀雨骑马追了上来,并在马车旁,叫了一声“大人”。

明显是有事要禀报谢衡之,但刀雨却看向了亦泠。

“大皇子死了。”

天早已黑透,路上没有人影,刀雨的声音也格外清晰。

隔着马车轩窗,亦泠的脸色唰地一下变白。

“怎、怎么就死了?”

“神志失常,跳进了湖里。”

刀雨的声音十分冷静,“方才被人捞起来时,已经没了气。”

即便从未真正接触过大皇子本人,可是这一瞬,亦泠似乎目睹了他的死状。

许久,刀雨早已退至马车后,亦泠才徐徐转过头,看向坐在自己对面的谢衡之。

她的手指揪着膝上衣衫,嗓音僵硬:“是……你做的吗?”

“你不是想要他死吗?”

谢衡之终于睁开了眼睛,紧紧盯着亦泠,“那他就去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