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9 章 119(2 / 2)

加入书签

他们大多都是抱着目的性,很快的买完,多的是方便面,有的则是罐头。

火车站更是了,很多人会带着烧鸡上车,或者是在经过某个站点的时候,会有人隔着车窗叫卖。

什么零食和方便面,都应有尽有。

元棠突然一愣,对啊,这时候的火车站站台上都是有小摊贩的!

她抓紧时间开了个会,中心思想从以前的铺经销渠道,变成了有目的的去谈合作。

“我们最优的选项,是跟铁路部门说好,把自己的产品放在火车上售卖。”

“要么咱们就去找那些在站台上的小贩,在到站的那点时间里,他们就会上车去推销。”

“最后一个,”元棠环顾四周:“我们也要招一批自己的销售人员,这部分采用的是全职和兼职两套系统。”

“全职人员职责包括超市的促销,火车站汽车站的促销,有底薪和提成。”

“兼职人员就直接是提成算。不论零售还是拉来了大顾客,统一都只算提成。”

……

元棠把这些事安排下去。

出门右拐,进了一间办公室。

此时此刻,那下巴带疤的男孩正在那儿坐着咬笔头。

元棠轻轻一巴掌过去,他赶紧松开牙关。

“说了多少次,别咬笔头了。”

杨川讨好的笑笑:“元姐,别啊,我就咬会儿笔头才有灵感不是?”

元棠皱着眉:“笔芯里面有铅,铅中毒坏脑子。”

杨川哦了一声,老老实实的不咬了。

元棠拿起桌面上的例刊,翻了几下就觉得倒牙。

“你这写的都是什么……”

杨川嘿嘿一笑:“元姐,这你就不懂了,现在就流行这种。”

要知道这几年大家都爱看什么港岛和台岛过来的电视剧。

杨川滔滔不绝:“尤其是梅花烙,真的太好看了!”

元棠很是无语的看着杨川,她到现在都不理解,为什么杨川会那么喜欢看言情剧。

当初她让李经理跟杨川说办杂志,杨川下意识就表示拒绝。

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杂志多没意思啊,都是些场面话,难看死了。”

可当李经理说了元棠的后半句,说是要让他做言情杂志的时候。

杨川当即脸色纠结,没犹豫几天,他就卷了包袱开开心心来了。

说实话,元棠都料到他真的会来。

结果杨川像是抱有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这份杂志。

他先是买了市面上所有的杂志,看了之后很快就给自己的杂志找到了定位。

他要做的,就是现在全国都空白一片的纯言情杂志!

原本杨川还以为自己能很顺利的约到稿子,谁知道他问了一圈同行,最后没一个人写。

按照那些人的想法,言情小说有什么写头呢,受众只放在那一批年轻的女孩子身上,就算是挣到钱,也不会多的。

于是最后,杨川只能自己写。

他气哼哼的对元棠说自己打算全部用自己的文。

“我先把第一期发出来,到时候他们就知道我的厉害了。”

他厉不厉害不知道,但元棠很明显感觉到杨川熬夜熬的厉害。

他对质量要求高,总是写了改,改了写,最后的成品元棠看着一般,但是给郑小芸她们看了,却个个都看的津津有味。

不但津津有味,还整天追着杨川要后面的稿子。

元棠理解不了,但是表示尊重。

杨川结束了一篇穿越文之后,终于扛不住了。

“元姐,你说咱们杂志弄点画行

不?”

一册杂志至少也要好几十页,他一个人又是换马甲,又是换风格,最后写的脑子都冒烟了。很需要别的东西来帮着承担。

说到画画,元棠倒是还真有点想法。

她提出找人约画稿。

“……元姐,约稿要钱的。”

元棠:“不要那种大幅画,我要漫画。”

元棠比划了几下,点名要武侠类型。

武侠这股风从港岛刮过来,几十年在大陆都没有熄灭。

这些年也不乏一些小写手们写一些武侠小说。

元棠要的就是武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那几位宗师级别的大神已经把武侠写到了极致,现在再写,要想超过太难。

换一种形式,反而说不准更有出路。

杨川也觉得好主意,可转念一想:“我做的是言情杂志啊,怎么能放武侠漫画?”

元棠:“谁说言情杂志不能放武侠?”

“女生不喜欢看啊。”

“你先做了再说吧,不行了就再开一本专门做漫画的。”

……

*****

随着杂志有条不紊的前进,鸭货这边也终于有了进展。

李经理带着经销人员谈下来沪市几个站点上的小摊贩,并且还跟火车站的人说好,自己能在上下车的那十分钟里,上去车上推销。

于是这天傍晚,一列从东部城市开往沿海某省的车辆在沪市停靠。

上下车的人熙熙攘攘,很快恢复平静。

一个年轻人带着一大袋东西站在走道最前面推销。

“瞧一瞧,看一看哈,各种特色本地鸭货。甜辣鸭脖,红烧鸭腿,干烧鸭翅,虎皮凤爪……”

“包装好看又方便,泡面的最佳伴侣,烧鸡的灵魂对象。”

“一口馒头一口肉,咱们花小钱办大事。五毛钱就能买一包,吃了绝对不后悔。”

……

年轻人叫卖的声音响彻整个车厢,很多人都盯着看,却没几个人愿意买。

叫卖的小年轻最后撕开了一包,那股香味窜出来,叫车厢里的小孩们瞬间坐不住了。

小孩子看见没吃过的东西就想要,抻着脖子想让家里人买。

大多数家长把孩子一扯,不愿意。

开玩笑哦,五毛钱买点骨头货,光是骨头哪里看见肉啦?

现在的人真是黑心哦,这样的边角料都要拿出来包装好卖。

在那个小年轻就以为今天一个都卖不出去的时候,另一个年轻人递过来六块钱。

“给我来几个。”

小年轻喜出望外:“你要什么?”

那靠窗的年轻人显然是不太差钱,点着要了鸭翅鸭脖鸭腿。

六块钱买了一个鸭腿,两对鸭翅,还有五个小短块的鸭脖。

鸭腿一个一块五,鸭翅一块,鸭脖便宜,一个五毛。

那小年轻买到手,当即就听见有人在嘀嘀咕咕说他乱花钱。

“败家子,这种东西也要在外面买,有钱烧的。”

买了鸭货的年轻人可不惯着,他故意把袋子撕开,拿出一个大鸭腿吧唧吧唧的吃起来,一遍吃一遍盯着那个说话的老人的孙子看。

鸭腿这东西看着实在是诱人,尤其是在这样密闭的空间内,大家都是吃点什么方便面,有些人是从家里带来的饼子干馒头,这时候有人举着一大块肉在吃,无疑是拉了很大的仇恨。

吃肉的年轻人才不管呢。

他啃完了一个鸭腿,砸吧砸吧嘴觉得没够,就又拿起一个鸭脖啃起来。

原本觉得也不过是骨头货,谁知道越吃越觉得有味。

甜辣口越吃越辣,却叫人停不下来。

他吃的太投入,以至于被众人怒目而视都看不到。

鸭脖啃了几块,鸭翅更是皮带着弹牙的口感,滋味绝妙。

“真过瘾!”

一群人早被这躲都没地方躲的吃播给看的口水直流了,那些小孩子更是不由分说闹起来,就要吃。

大人们都快要哄不住了。

偏偏有些大人自己也心动的厉害,这些东西他们也没吃过啊。

唉,早知道刚才花个五毛钱尝尝了。

于是到了下一站,在看到站台上的推车上有鸭货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的隔着窗户喊人。

“给我来个鸭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