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14章清官(2 / 2)

加入书签

一般来说,县委书记与县长之间的关系多少会有一些小摩擦,严重一点的就会搞的水火不容,就像杨作斯和刘德海之间的关系那样,所以杨作斯进去后,就举报刘德海。

现在孙桂堂进去了,并没有举报周博元,是他不想举报吗?不是,而是他真没有什么可举报的。

周博元这人,如果按照廉政原则,他就是一个清官,而他这个清官是怎么做的呢?

周博元当了县委书记后,把权力全部放给了孙桂堂,什么项目工程,周博元一概不管。

如果有人来找周博元要项目,周博元就说,这事是县政府说了算,找他没有用,让他们去找孙桂堂。

这一招厉害吧,他放权,不沾染项目和工程,结果便是那些老板一窝峰地去找孙桂堂。

孙桂堂这下好了,权力是有了,但风险也埋下了,他收了好处,难道就没有想着以后某一天会出事吗?

或许孙桂堂没有想到,或者说他想到了,觉得也没什么事,只要没有人举报,谁会管这事?

周博元这个县委书记就成了甩手掌柜,他自己是廉洁了,但是作为县委书记,不能仅仅自己廉洁啊,还要确保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越来越好啊。

有人说,人家周博元做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如果人人都像周博元,天下就太平了。

没错,如果人人都像周博元这样,确实很好,但关键不是人人都像周博元这样啊,正因为人人不都像周博元这样,所以需要县委书记负起责任,管好自己的班子成员。

孙桂堂在县里的所作所为,难道周博元一点都不知道?不太可能。如果周博元知道孙桂堂与老板们接触密切,可能存在廉政风险,他应当提醒孙桂堂才是,而且他也不应当给孙桂堂那么大的权。

石云涛上次批评了周博元,现在查了那么多干部,导致天宁县的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石云涛不禁又想到这个事,周博元是不是在尸位素餐?

石云涛把周博元叫过来,问他平时是怎么管理干部的,作为县委书记,如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当什么县委书记?

这话说的周博元满面通红,无话可说,因为他平时确实管理干部不严格。

“我没有接到有关你的问题反映,这说明你在廉政方面做的不错,但是,你不仅仅要严于律己,还要严于律人,只要发现什么问题,要及时指出来,别怕得罪人,你要怕得罪人,就不要干县委书记了。”

石云涛说了周博元一顿,周博元连连答应下来。

看着周博元的样子,石云涛想到一个事情,那就是,如果大家都出于公心去做事,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但如果一旦私心萌生,做什么都是错的。

比如像周博元这种情况,我做清官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不会出什么事,这里面就有了私的成分,还有那种想通过做清官沽名钓誉的,那也是有私心,所以真正的清官是负责任的清官,是真正大公无私的清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