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04章坏心思(2 / 2)

加入书签

需要讲合理性的时候,他讲合法性,需要讲合法性的时候,他又讲合理性了。

股东从银行贷款明显不合理,这是国有银行,不是私人股东的银行,少量贷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无限制地大量贷,那就风险很大。

金融监管局的人就有着监管的责任,但他们现在似乎不愿意管,石云涛怀疑他们与晁立勇穿一条裤子了。

搞金融监管的人如果脱离了群众,他们的屁股就会歪了,置储户利益而不顾,造成一大笔呆账坏账。

银行本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金融监管再不给力,那肯定会出大事。

赵均在这个时候跟石云涛讲了一件事,他说,他有一个同学,不过是初中毕业,然后有人与他同学联系,让他同学拿出身份证,把自己伪装成老板,从银行贷出一大笔款,贷出来后,他这个同学能得五成,也就是一人一半,估计有五百多万吧,问赵均,这事能不能干。

赵均听了这事,感到不可思议,从银行把钱贷出来,就直接把钱分了?这钱难道不用还了?

赵均的这位同学就说,他们先成立一家公司,成立公司后包装一下,比如刷刷流水了,弄个仓库什么的,反正目的是为了让银行相信他们公司有实力。

而且他们贷款的时候还有抵押,当然这些抵押都是做出来的,实际抵押物不值那么多钱,然后呢,他们伪装成老板,在这方面需要有气质,让人感觉像老板,赵均的同学有派头,符合老板的派头。

包装好了之后,找银行贷款,贷款下来后,他们马上把钱转移走了,等到了半年之后,便宣布公司破产,公司一破产,他们贷的钱就不用还了。

赵均的这个同学说的很好,但赵均问,银行难道看不出这里面的猫腻,赵均的同学说,这都是银行内部的人搞的,银行内部的人与他们联系,联手做局,把钱从银行里搞出来,分了了事。

赵均听了简直是无法相信,说这样做肯定是犯法的,难道将来不怕案发被查处?

赵均的同学说,他就是怕会出事,才问赵均的,万一出了事,进去了,那就糟糕了。

赵均便对他同学说,这样做肯定会出事,查出来,估计至少要判个无期。

赵均的同学听了,便作罢了,谁能料到,过一阵子他的这个同学又打电话来说,对方保证了,不会出任何问题,银行里头打点好了,没人管,到公司破产的时候,才去法院打点一下,一切都能搞定。

赵均听了真是无语,这一帮骗子,说什么都能搞定,最后肯定会出事。

然而让赵均没想到的是,人家就是没出事,因为银行内部人在搞这事,反正银行的呆坏账很多,银行不报案,谁去管?

石云涛一得知这事,马上重视起来,他可不会把这个事情当成笑话来听,他立刻把法院院长叫了过来,问法院院长近几年有多少破产案件,里面涉及到银行债权的有多少,让法院好好梳理一下,查一查这里面有没有骗贷的情况。

另外,石云涛又把各大银行行长叫过来,让他们查一查呆坏账的情况,进行倒查,谁放出去的款存在呆坏账,也好好地梳理一下,看一看有没有骗局。

其实这些风险,银行完全可以觉察到,就怕内部人起了坏心思,而有人敢起坏心思的银行一定是管理不善的银行,说不定他们的行长也在这么干,只是人家行长层次高,动不动给某个大老板授信几个亿,至于最后能不能还的上,人家就不管了。

???..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