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3 章 结新缘(1 / 2)

加入书签

·071·番外·白驹如梦、新序

秋风解落枝头本就摇摇欲坠的叶子,温柔地将它送下来。一个折旋,泛着黄的秋意就这样停在了飘着热气的茶杯边。

一双带着岁月痕迹的手伸过来,似要移开落叶,却在拾起叶柄的瞬间迟疑了。她抬头,山中层林尽染,落下叶子的这棵大树,顶梢已然泛着秋红。

北方的秋和秦地的风土人情一样,来得直直白白,不似南边,非要藏在夏天尾巴和冬日的领头间,等人恍惚察觉到了,却早已错过最好的时日。

女人收回视线,她拍拍衣袖,摸了摸茶壶——温度正好,她满意地边捻落叶边坐在石凳上,含笑远眺咸阳城。

叶片轮转间,远方越渐恢宏的城池在秋色的包围中隐隐约约。

岁月流逝,芳华不再,华发染上霜白,眉目不似当初鲜妍年轻……只有那双眼睛未曾染上浑浊,依旧亮如辰星。

秦昭的大半辈子都在这枚叶子的后面了。

她的暮春,他的仲夏,她的初秋……都在秦国新城的一砖一瓦里。

新城会变成故土,墙檑推倒后重建,她的今生会融进“咸阳”二字的笔画里,在这片大地上绵延,然后和她的曾经重逢。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身后有人伸手取走了秦昭捻弄的黄叶,少了遮蔽物,日头高升,远方的城池倒是清晰可见。

秦国的新都,即使相隔甚远,在山间望去,依旧雄伟恢宏。

“在看咸阳城?”

“……你猜。”

轮椅碾压落叶驱驶至秦昭身边,与她并齐。年迈的手指握上她的,将秦昭的指缝覆盖、填满。

触觉有些迟钝,细微的粗糙不是枯槁感,而是少有的苍劲。

是军师来了。

有些人是一见到就藏不住欣喜的——尽管这种欣喜在度过了许许多多的日日年年后,早已不复年轻时的热烈滚烫,却慢慢地融进骨血,变成一种醇香悠长的密不可分。

就像现在这样,秦昭自然而然地歪头正好靠在他肩上,依偎的瞬间,孙膑就收拢了手指,将她锁得紧紧的。

“你在赏秋?”

“我在看你,在看我,在看秦国……在看留在这里的秋天,能否当得起一句‘好景’?”

孙膑没有回话,只是覆在秦昭手背上的手指紧了紧。

相伴多年的他明锐地察觉到,她的话似乎另有深意。

“伯灵,这一生——”

她好像陷入了某种恍惚,仅仅如此似乎还不够——

若你不曾遇见我,原本的你是否比现在更为传奇呢?

“伯灵与昭皆未虚度光阴。”

他立刻就懂了,于岁月沉积的黄昏回首,总会想入非非、患得患失。

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秦昭愣了愣,倏而笑颜浅露。

皆未虚度光阴——所有

的迷失和乱绪的存在都是不合理,她或许连这个念头的浮现都是多余。()

或许不能见你走马平天下是一种遗憾……但能伴你安然著书立传、广授兵家之学,未尝不是另一种完满。

?Sherlor的作品《拐个军师接招贤令》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这一生未曾虚度,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了。

纵使已尽力将秦国方方面面,都拔高到当前历史允许的最高范围,秦昭依旧不能变出飞机大炮,跨过人类漫长的求索,到达她曾看到的光点。

年华不再,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事——秦昭唯一略感成就的事,此时盘踞在西北地段的秦国,早已不复历史上的苦困。只待风云起,这条玄龙便可腾飞直上。

只可惜看不到那个男人一扫六合啦……

就似无法再见军师堂堂正正直立天地、弯弓策马那样,有些遗憾。

但这段故事的开头是她书写的,这一生又能与他相伴——

那便谈不上遗憾了。

“哟,还以为已经够早了,不想又被你俩抢先。”

“看茶水,膑和昭昭想必已待多时。”

人未至,声先响。

秦昭视线一转,立马从树干背后瞧见两个熟悉的影子。

来者皆须发花白。一人楚楚衣冠,平日的严苛冷峻改换成端方雅正;另一人斜腰松领,袖裾毛边惹尘、狂发缭乱可谓随性至极。

是封了商君的卫鞅和享有“秦国第一工程师”美称的桑冉。

这个年岁,有些人见一面就少一面,能聚一起便是不可多得的好事。秦昭脸上的笑热切而真实,连忙招呼老友坐下。

杯盏被送到它们应去的位置。

不得不说,把“茶”提前许久从历史里复现出来确是件妙事。昔日那些让后世资本家都摇头的秦国加班日常,没个茶水的存在,至少秦昭自个是很难从文书变长城的案牍里活下来的。

——当然,有了茶之后,工作狂卫鞅又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迫使秦国官员多上一个钟头的班,间歇性延长了官吏们的作工时长这种小事就别提了。

相互指着对方鼻子跳脚,在朝堂破口大骂、文讽武讥……但之后,他们总能归到一起,同饮一盏茶。

这一生,少了彼此,似乎也挺寂寞的。

“没等多久,你们来得正好。”

友人既至,聚会伊始。

……

茶盏摇晃,杯中茶汤晃荡。

今次的聚会稍显凝重。

国君嬴渠梁身体愈发颓败,困于榻卧良久,或有不久于世之征兆。

长子嬴驷已代其君父初步接手秦国政务,此间朝堂上暗流涌动,只待秦国天变,便蓄势涌现惊涛。

在座四人皆会被这股浪场侵袭。本来改换秦国的天地,那些滑不溜秋的老顽固不可与时势争,便隐了下去。

此番动荡,秦国已然富足,那些骨子里的特权和高傲,势必会出来抢着分上一块香肉。

卫鞅怕是要被当作活靶子。

为了让秦国

() 这辆马车跑到法治的轨道,他已然将秦国朝野上下得罪了大半。国君健在时能被镇压的,改换新君后,可就不一定了。

——他身上的权力太多了,太大了。

让人眼馋,也叫人恐惧。

秦昭看着自入座便只言不语、只把茶水当酒浇的卫鞅,不由地叹了口气。

她知道这个人并非贪权恋贵之人,只是未报知遇之恩,他便愿意在这位置上直至死去。他不是不愿意放手,只是太想秦国好了。

——没有人能比活着的卫鞅做得更好。

他要是能放手的话……罢了,能放手,就不是他卫鞅了。

“我说昭你盯着这老小子作甚?他自讨苦吃,你我的好心他看不见。”

桑冉抢过卫鞅面前的茶壶,直接送进嘴里牛饮,边喝边开呛。

“他堂堂商君,厉害着呢,轮不着咱们为他瞎操心!”

以四人的交情,很多话无需说清。

卫鞅沉默片刻,而后长舒一气,对着列座拱手。

“如若……诸位不必再予鞅一手。”

“嘿,你这死老儿,真要以死证道是吧?”

桑冉束起衣袖,势要与卫鞅好好说道说道。霎时间,浓雾乍起,由外及内,渐渐将秦昭四人围在团团白色里。

四人还未来得及对诡异的天象作出评述,原本慢慢包围他们的浓雾瞬间如海潮般向他们涌来。

他们还未吐露半个字词,只来得及下意识地抓住彼此,便被浓雾吞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