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7 章 买买买(1 / 2)

加入书签

“姐,姐,他们走了,快!”陈二弟探头探脑的左顾右盼,这才摆手,招呼藏在胡同里的姐姐余美娟,说:“快,我们直接去车站。”

余美娟脸色煞白,但是眼神却格外坚定,她快速跑向于陈二弟,两个人一起飞奔向车站,两个人并没有去购票窗口,反倒是直接进了站台,随着火车的气鸣声响起,两个人也终于挤到了位置上。

两个人都大喘气,陈二弟心有余悸:“姐,幸好你提前买票了,不然我们恐怕还没有这么顺利离开。”

他咂舌的感叹,随即探头往外看,正看着,就见一个女同志带着几个老爷们冲进了车站,到处寻找。眼瞅着车子已经开起来了,陈二弟不服气的探头,叫:“孙子,你们这帮瘪犊子,爷爷走了!”

随着吼声响起,几个人立刻顺着声音看了过来,陈二弟高声:“你们就是一群下三滥的垃圾,只会偷鸡摸狗,吃屎去吧。”

“你个混蛋,你小子给我回来……”

“你……”

他们喊了什么,已经听不见了,车子咣当咣当的已经开出去了。

甭管他们说什么,都没用过了。

陈二弟眼瞅着他们急的跳脚,气急败坏,这才舒心了几分。

他说:“这些丧良心的,早晚遭报应。”

余美娟这会儿终于缓过来几分,她骂道:“亏得我还把阿兰当成好朋友,临走的时候,我有些不能带走的东西都是留给她了,结果她竟然这么坑我,真是个贱人。”

停顿一下,她说:“你说阿兰会不会不知道这个事儿?就是她妯娌不是个好东西?她也是被骗了?”

她也不想把自己的朋友往坏了想。

不过陈二弟倒是摇头:“她肯定知道,你还记得他们的话吗?他们的话茬儿,阿兰不仅知道,还跟他们是一伙儿的,你可别把她当好人,他们是一起算计咱们的。他们都是一个屋檐下,她还能什么都不知道?再说你看她介绍的时候是怎么跟我们说的,为人老实正直,可你看是这么回事儿吗?我们可是相信她的。还有,她一直劝说我们回村交易的,幸好我们没去,不然我们根本别想跑。”

他愤愤然:“这些人真是太坏了。”

余美娟点头,也是格外的胆战心惊。

他们本来真是没想太多的,毕竟这里是他们下乡插队的地方,他们其实心里还是挺放心的,可是陈青妤写信再三叮嘱,倒是让余美娟有几分忐忑。

她觉得,也是有点道理,虽然他们姐弟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又觉得小心也不为过。

也正是这个小心,帮了他们大忙。

余美娟这次下乡收购人参这些东西,开局十分不利,倒不是说村里没好人。而是她没干过这个,又觉得自己来是给别人挣钱的,别人该是敬着他们。所以她一来就比较张扬。

这就落入一些人的眼了。

虽然绝大多数的村民都不是坏人,但是总是有一些不学无术的烂人。

他们姐弟两个很快就被盯上了,虽说没那么多坏人,但是别人也不会为了他们两个外人跟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对着来,所以他们姐弟十分不顺,不过因为他们没有上当,所以虽然不太愉快,但是也还相安无事。

明着抢那也是没有,村里几个人更想骗钱。

可一直没有成功。

余美娟他们也跟原来知青点关系还可以的阿兰联系上了。阿兰嫁在了本地,在她的描述下,村里人都想坑人,总之让余美娟姐弟很紧张,后来又介绍了自己的妯娌。

这就是刚才领人追他们的。

他们商定好了要买人参,那边也真是拿了人参出来,陈二弟多了个心眼儿,专门领着几个人去了收购站,确认了确实是个老人参,直接就在附近交易。

就这,那两个人还推三阻四的想回村交易,其实先头儿阿兰就劝他们回村住,住他家不要钱,住外面多花钱的。不过陈二弟不乐意在村里住,觉得条件没有招待所好,所以才没去的。

这也是阴差阳错帮了他们的。

他们没有回村,又不肯回村交易,磨磨蹭蹭的,双方到底还是交易了。

一方买一方卖。

一方是余美娟姐弟,一方是阿兰的妯娌和她老爹。

双方交易好了,也就各自离开,其实这会儿余美娟已经退房了,他们姐弟是要直接去车站的。只不过两个人犹豫要不要去跟阿兰道个别,毕竟有阿兰介绍,才有这次的生意。

两个人还傻乎乎的犹豫呢,思来想去的,结果就看见,阿兰这个妯娌父女两个跟好几个老爷们会和,那女人尖刻的说:“你们怎么才来,人都走了!”

“不是你说不能一下子来太多人,人家害怕了就不会拿钱出来了。再说我们都是等在招待所附近,咱是守株待兔,他们总归要回来。”

“看,这是八百块钱,钱已经到手了,我们只要堵住他们,给他们身上的人参抢回来就行。”

那女人得意洋洋:“真是两个蠢货,别人说什么都相信,我这人参放着那是能传家的,卖给他们?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吃,城里人咋了?还不是狗屁不是!行了,你们兵分两路,一路在招待所等着。另外几个跟我去车站什么的看看。阿兰总是吓唬他们,别是给人吓的直接走了。”

“不能吧?他们不是一直都很相信阿兰的?”

“还是谨慎点,这可是咱爹的宝贝,两个棒槌,什么二十年,我们这可是真真儿快三十年的好东西。八百就想拿走?美的他们。如果不是看他们拿不出更多钱。我肯定要更多的。你们快点,别让他们真的走了。这东西留在手里,保不齐以后还有这样的大傻子来买呢。咱就拿这个当鱼饵,保不齐还能赚个盆满钵满。你们发现人可别露出端倪,他们被抢了也未必能想到我们身上,说不准这俩二傻子以后还来收购呢,咱们就再来一次。”

“哈哈哈哈,不至于吧?他们如果被抢了人参还能再来?”

“那可不好说,他们两个就是两个大傻子,说不

定还能来收购呢。”

“姐,你也是的,其实在知道他们有钱直接抢钱得了,还要搞这么一出儿,真是麻烦……”

“你少放屁,他们身上根本没什么钱,等着别人寄钱呢,阿兰整天套话,早就知道了,他们是给别人收的。咱也不知道钱什么时候到。再说,抢钱到底风险大,他们报警,咱们就要倒霉了。毕竟咱们也不能拿着钱不花吧?一花保不齐就露馅儿了。人家会问钱是哪来的。但是人参就不一样了。但是咱们交易完了,他们说自己丢了人参,那就找呗。人参又不是钱,只要咱们不拿出来,他们半点辄也没有。而且你想啊,丢了八百块钱多大的事儿,丢了一个人参,其实还是能糊弄糊弄的。”

“大姐英明。”

“大姐,我想要那小子手上戴的手表,妈的,以前看他那个德行,家里都不管他了。竟然还能混上手表。”

“等事成再说,赶紧的,麻溜儿的。”

“行了行了,别废话了,赶紧找吧,这两个二傻子没回来不知道去哪儿了。”

“保不齐去哪儿吃饭喝酒嘚瑟了,他们姐弟都是没脑子的。”

“哈哈哈,你说得对,走,找一找。”

几个人商量着,得意的笑。仿佛一切已经尽在掌握。

大家很快的散开,这可给余美娟姐弟吓坏了。

他们哪里想得到,人家要抢劫他们!

余美娟吓的哆嗦,握紧了弟弟的手,亏得是两个人一起来了啊,亏得是这样啊,如果是一个人,这会儿她就已经躺倒在地了。她真的很怕。

“二弟,二弟。咋办啊?”

陈二弟也吓的哆嗦,他们哪里遇见过这种事儿,不过好在他们提前买票了。

他说:“我们去车站,我们去车站等车,这是中午的火车,我们去车站等,直接走。”

这一次他真是庆幸他们提前买票,真的太庆幸了。

余美娟吓的瘫软,到底还是强撑着说:“不,不行,我们先,先找个附近的胡同儿蹲着等一会儿,别着急,别着急进去,如果被他们堵在里面,那保不齐要吃亏。”

“车站大庭广众之下……”

余美娟摇头:“不,不行,这里是小站,谁知道他们跟车站的人认不认识,就算不认识,他们是本地人,要是找个理由,说我们偷东西或者什么其他的,他们如果把我们拖住,我们就难办了。卡着时间,卡着时间直接进去就上车,这样安全……”

“行,听你的。”

“唔!”余美娟捂住嘴,看着几个人去而复返,互相又叮嘱了一下,其中一个男人说:“你们分个人去汽车站。”

“你们人够吗?”

“够,有个人在售票厅蹲着,只要他们去买票就能看见,放心。”

余美娟和陈二弟两个人互相搀扶,撑着赶紧离开。

幸好,幸好他们买票了。

两个人在外头找地儿猫着,但是也怕赶不上车,时不时的看表。

陈二弟:“我们给老爹这个手表戴出来,就对了。”

余美娟:“他肯定发飙。”

“管他呢。我反正留了信了,咋的,他们偏心眼,我还不能自己争取了?”

两个人藏在胡同里,跟做贼一样,这玩意儿谁想的到啊。他们就买个人参,竟然这么波折。

其实这些人并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乱来的,但是这姐弟已经吓破了胆子是惊弓之鸟,自然谨慎的不能再谨慎。两个人缩着,一直到时间差不多,这才做贼一样赶紧检票进站。

天爷啊,他们这一趟看真是太难了。

直到两个人上了火车,眼看着火车已经要开出去,陈二弟才大着胆子挑衅。

果然,对方气的跳脚。

两姐弟也靠着椅背,大喘气。

周围的乘客看了,有些好奇的问:“你们这是咋了?”

听着话茬儿,似乎是遇见坏人了。

陈二弟这会儿可真是多了个心眼,奶奶的,不多不行啊。这一路,竟是遇见坏人了。

他说:“我们是下乡知青,差点让村里人坑了,这上了火车,我肯定是不怕他们了,骂两句出出气。”

“我也是下乡知青,你们哪个村?”

“我是……”

几个人交谈上,别看七六年底,七七年初就开始有知青返城,但是那会儿人家是考上大学了。大多数还是不成,真正陆陆续续开始返乡,就是去年下半年开始。

现在还是大规模的知青回城高峰。

像是他们周围几个都是这样,大家一听陈二弟差点被村里人坑了,少不得要说一说自个儿的事儿,也不是说大家去的地方都不好,而是这年头城乡差异大,生活习惯互相看不上。

村里人觉得知青是娇里娇气干活儿不行的矫情鬼,分他们的粮食还看不起人。

城里的觉得村里人排外刻薄不讲卫生,对他们区别对待还欺负人。

总之,生活差异大,互相看不上。

“你们这是处对象?”

“不是,这是我姐。”

“你们不是一个姓……”

“对,我们是同母异父。”

“哦哦哦。不好意思~”

“没事儿。”

大家聊了起来,对下乡的吐槽那是少不了。不过因着知青多,两姐弟总算是踏实了不少。

余美娟他们已经开始往回走了,心里琢磨陈青妤给他们的钱,回去是不是得退回去一些,按照说好的多退少补,肯定要退一些。可是,她不舍得啊!到了她手里,真的不舍得。而且他们这趟真吃苦啊!

如果不行,回去卖卖惨?

余美娟琢磨起来。

她琢磨着怎么卖惨,这头儿陈青妤正领着赵大妈逛街,是的,领着赵大妈。

小佳小圆上学了,陈青妤就只能跟婆婆一起了。不得不说,跟老太太一起逛街是挺没意思的。但是谁让他们说好了要给赵大妈买一条金项链呢。

这老太太一直帮衬着卖东西,家里大事小情也都操持着,陈青妤觉得这钱花的是值得的。()

大家都觉得陈青妤的日子过的苦,但是他家做事情更多的是赵大妈,陈青妤日子好过着呢,不过这好事儿也不用宣扬的人尽皆知。陈青妤这人还是很懂的投桃报李的。

?香酥栗提醒您《七零大杂院小寡妇》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赵大妈“懂事儿”,她自然也不会刻薄人啊。

赵大妈倒是迟疑:“儿媳妇儿,咱们真买金项链啊?”

陈青妤挑眉:“你当我忽悠你?我不是那种人吧?”

赵大妈:“你不是你不是,但是我就是……哎妈呀,你说我一个老太太何德何能。”

陈青妤:“你照顾好家里,就比什么都强。”

赵大妈眼珠子瞪得大大的,说:“这是必须的,这个你就放心,我肯定的好好干。这也不能对不起你给的好处啊。”

有钱能使鬼推磨,哦不,有钱能使磨推鬼!

赵大妈反正干劲儿十足。

自从退休了,陈青妤就不要她的生活费了,陈青妤这人啊,就是刻板啊。以前练摊儿挣那么多,但是她每个月该上交的那一部分生活费一样要上交的,赵大妈都不敢反抗。

但是她退休,这钱就是她自己得了。

以前一个月才能攒下几块钱,现在一个月能攒下三十多。

实打实的退休金一分不花。

家里的开销是陈青妤出的,所以赵大妈更是不敢蹦跶,就怕陈青妤不花钱了,那过惯了好日子。还怎么回去呦!

其实这些年她就觉得陈青妤的钱不对,她就分了几百块钱,咋就花也花不完。

破案了,是她外公外婆有给她留存款。

又有存款又能挣钱,赵大妈可是知道陈青妤有钱的。

但是别看陈青妤有钱,她却不敢多要也不敢贪污生活费。

天爷哎,她都敢对亲爹出手,她算老几啊。

更不要说,她以前对陈青妤也不咋样,虽然后来也挨了揍,但是难保陈青妤不会翻小肠儿,找后气儿。所以她格外的老实。

“那买金链子,买个细一点的就行,太粗的就很贵了,我有个就成,不用买多好的。”

看看,看看她多识时务啊。

陈青妤扫了赵大妈一眼,说:“看款式吧,太细了也容易断。”

看看,看看她多讲究啊。

懂了吗?

要好好干活!

大家各有心思,也准确了领会了对方的意思。

说起来,这百货商店其实没有卖金首饰的。最起码现在还没有,所以陈青妤他们是去了友谊商店。

友谊商店和华侨商店差不多,但是又有点区别。

不过都是用外汇券那些东西的,没有就别想进去买东西了。

两个人又换了一些,这一次倒不是找小涛,小涛那里没有,外汇券这个东西也不太多,上一次他们换了好多,这次是真的没有了。但是陈青妤还是有点脑子的,

() 呃,其实也不是有脑子,而是看过一些年代文。

所以有些经验。

你看看,就说得多读书,就算是闲书,谁敢说没用?

陈青妤反正是用上了。

她指挥赵大妈去宾馆门口,专找高档的,能接待外宾那种。当然了,陈青妤也不是让赵大妈逮着人就去问,她一个老太太又不会外语,能干啥。

她不冲着外宾,而是不可或缺的——票贩子。

这样的地方附近,一般都有票贩子。

他们这样的票贩子手里的东西可比小涛这样的多多了。特别是外汇券,还有一些外币,这才是他们的主营渠道。果然,赵大妈火眼金睛,过去就揪住了好几个票贩子,要不是真掏钱,都得给人吓一跳。

虎了吧唧老太太。

不过赵大妈收获不少,她都交给陈青妤了,好奇的问:“儿媳妇儿,你说华侨商店和友谊商店有啥区别啊,感觉都差不多啊。”

陈青妤:“我也不太懂,听说友谊商店是外国人和华侨都招待,华侨商店不招待外国人,不过我也不知道真假。我都是听说的。”

她记得以前看年代文,都是这么说的,她自己也没求证过。

反正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外汇券就能买东西了。

赵大妈:“走,那咱可得好好看看。”

陈青妤嗯了一声。

两个人既然是奔着买个金项链,那自然是直奔首饰的柜台,赵大妈:“唉呀妈呀。”

真是看着都倒吸一口冷气。

她一个八辈儿贫农,哪里见过这个啊。

陈青妤:“你看看喜欢哪个。”

赵大妈:“……”

我都喜欢,想全都带走!

不过,估计给她和陈青妤都卖了,都不够抵债的。

怪不得以前大户人家都要买首饰呢,这可太好了啊。

“这个。”

虽然心里很想都要,但是人确实很诚实的,选了看起来最细的一条。

陈青妤多看了赵大妈一眼,说:“既然都要花钱了,就买个像样的吧,你看的这个,甩一下估计就断了,掉地上都不好找。”

也不是她非要多花钱,属实是赵大妈看的这个太细太细了。

要么就别花,既然都已经要花钱,也就没必要抠搜的了。

陈青妤:“这个吧,我觉得这个挺好。”

她选了一条不粗不细的,问:“同志,这个能拿给我们看一下吗?”

“可以的,稍等。”

不管是华侨商店还是友谊商店,服务态度都比外面好不少。

虽然赵大妈看起来不像是什么有钱人。但是陈青妤穿的蛮时髦的,也落落大方,丝毫不怯场,看起来就像是见过世面,大家也是不会小觑的。

能来友谊商店买东西,总归不会是穷人啊。

“要试戴一下吗?我这里有镜子。”

赵大妈:“啊,还能试戴?

这友谊商店就是不一样。”

你在外头百货,多问几句,就会感受到一个“真诚”的白眼儿。

这里试戴都可以,真是不同啊。

她默默的戴上,紧张的脸红,最近总是在外面跑,人都晒黑了不少。不过赵大妈照着镜子,觉得自己真是美极了。

真的,不撒谎,大院儿一枝花就是她。

赵大妈:“真好看啊,你看看,你看看就得是我这长相才最衬这个了。”

赵大妈:“哎呦喂,这金光闪闪的,不愧是黄金啊!”

赵大妈:“真是日子好了啊,咱这样的老百姓都能买上黄金了啊。我这是何德何能啊。”

陈青妤:“那就这条吧。”

赵大妈眼珠子眨巴:“真的给我买啊。”

陈青妤:“真的。”

她问:“这条行吗?”

“行,那可太行了,就是,就是……”

她凑到陈青妤的耳边,小声说:“这个很贵吧?”

陈青妤:“既然要买就别那么多废话,你要是不要就放下。”

赵大妈果断:“要。”

她本来还想表示表示自己的心疼,装一装。但是一听这话,生怕陈青妤真是不买了,赶紧说:“就它!我要了。”

陈青妤:“开票吧。”

陈青妤开了票交了钱,赵大妈小心翼翼的给自己的金项链放在盒子里,你看这友谊商店就是不一样,买项链还给了一个金丝绒的小盒子,赵大妈都不敢摸了。

就她这个粗糙的老手,不配摸!

赵大妈真是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还能有一条金项链。

她激动的哆嗦,嘀咕:“要是有一天我没了,你可得给我把这个也陪葬了啊。”

陈青妤:“……”

我的名字叫无语。

“那你放心,你一时半会儿没不了,你没听过一句话吗?祸害遗千年,你这种尖酸刻薄的人,能活的可久了。”

这可不是陈青妤瞎胡说,而是真的这么觉得,赵大妈这个人,用现代人的话就是不内耗,十分精致利己。她做事情都是奔着自己有个好的养老,别的不管。

而且,不管对或错,她可从来不找自己的原因,错误都是别人的。

这种心态,心里不装事儿不内耗,那妥妥活得久啊。

赵大妈瞄了陈青妤一眼,心道,那我估计你也能活的很久,毕竟你也尖酸刻薄啊。

不过赵大妈可没敢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