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3 章 嫉妒(1 / 2)

加入书签

陈青妤家装修好了。

说是装修,那跟现代那一出儿还是很不同的。这会儿要是敢装修的富丽堂皇的,那么下一刻就有人举报你奢靡的资本主义作风了。虽说现在不是早几年了,但是总归有些习气还在呢。

更是有一些小人,见不得人好。

不过这事儿吧,从古到今都不少见,陈青妤心里有数儿,也把握着分寸。

他家这几天是住在附近的招待所,今天才搬回来。

事情要从装潢说起,陈青妤本来想的是给一侧装修完了,然后放几天,他们四口都搬过去。然后再装修这一侧,但是小佳是个男娃儿,俩俩住总归不太好住。

小朋友九岁了,也是有性别意识的,陈青妤想了想还是决定全家搬到招待所。一口气儿全装修了。

反正都要装修,一鼓作气干完得了。

陈青妤下了决心,一家子就搬到了招待所,好在这装修也不过就是做一些基础活儿,很快的,前前后后一共干了一个多礼拜。陈青妤不放心,又放了一个礼拜,这才搬回来。

眼瞅着,马上五一了。

陈青妤他们家这才搬回来。

上午天气晴朗,四个人提着包裹回家,刚进院儿,就看到梅婶子在院子里喂鸡,虽说现在政策宽松,但是他家还是只养了两只,多余的没有。

没地方养不开啊。

梅婶子瞅见他们回来,乐呵的打招呼:“你们可算是回来了,最近你们不在家,我这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赵大妈:“就你会说话,我哪天不回来,就是晚上没在家睡觉罢了。”

梅婶子:“你看,那也是不在啊!你们这是搬回来了?我就说也差不多了,你们中间放的可够久的。”

一般人家装修完了放个两三天干透了就会回家睡,他们家算是时间长的。这招待所住一天就是一天的钱,真是浪费啊。梅婶子都替他家心疼。

赵大妈:“那还不得彻底干透了?现在还不到五一,日头可没那么足,这要是夏天七八月份,我们也就不放这么久了。”

几个人寒暄了几句,赵大妈这才说:“这还提着东西呢,不说了,我回去。”

梅婶子:“走,我也跟着过去看看。”

其实这些天装潢,大家进进出出的,都知道里面啥样,不过装修的时候到处乱糟糟的,如今倒是都收拾好了,那肯定是不一样了。梅婶子跟上,院子里的史珍香几个也赶紧出门,都跟着过来看看。

正门还是原来他们家的门,原本梅婶子家开的门已经被彻底砌上了,这边是没有门的。

如果从正对大门来说,梅婶子家这边的房子算是正间,但是实际上又差了几分,这个五进的大院儿,谈不上哪间房什么正间,如果真要说有,那就是在中院儿。

不过这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他们这个五进大院儿压根儿就不是正八经的四合院儿,当年也就是给伙计住的,图的就

是地方大,所以房间盖得很密实,但是格局上却是不那么讲究的。

贪多,房间格局就不是很好,基本上也没什么正房了。

主打一个塞得人多。

所以陈青妤修改的时候也没讲究那么多,直接给一侧砌上了,一家人还是走原来的门儿,原本这边是外间厨房,现在也不例外,进门右手边就是灶台,右手边是一个水龙头,下面是个水缸。别看院子里是有水龙头,其实各家各户也有,只不过大家习惯了来院子里罢了。反正,这个钱也花了。

不过原来放碗柜的地方移开了。这边开了一个圆弧门,陈青妤没有安装门,只是挂了一个门帘子。

门旁边才是碗柜,这是挪了位置的。

现在碗柜是正对着大门,侧挨着门帘子。

陈青妤领头儿,掀开门帘左拐,这里设计了一个侧圆弧,放了一个小角柜。一米多高,这柜子其实是个鞋柜,柜上面还放了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放着一些零嘴儿,用蓝色的麻布盖着。但是看起来颇有几分趣味。

一拐过来,就是正正的格局。这边是两间房,左右两间,一间窗户对着二院儿,一间窗户对着中院儿。不过两间房的中间位置倒是有些空间,这边墙壁开了一个小窗户,正对着二院儿往中院儿的过道儿,有了窗户自然就有阳光,亮堂儿的。这窗户下放了一张大大的书桌,左右贴着两间卧室是两张椅子。

而墙上挂着钟表,老式表,滴答滴答。

大书桌上则是摆放了一个台灯,台灯旁边是一个笔筒,里面放着好几只笔。虽说这边都是对称的,不过却也有例外,有一侧贴着墙壁放了一个书架。

不过现在倒是没有什么书,空落落的。

另一侧就不是书架了,是一个置物柜,因为地方不算宽敞,所以置物柜不是那种宽宽的大柜子,但是大小也是能放东西的,上下格局,上面的柜门上带着玻璃。

如今里面似乎什么也没放呢。

“呦,这真是很不错,果然收拾过了就是不一样。”

黄大妈嫉妒的嘀咕一声,不知道她是啥时候跟上的。

陈青妤笑了笑,赵大妈倒是得意的说:“那可不,你当我们家的钱是白花的?”

黄大妈撇撇嘴,其他人也有几分嫉妒了。

史珍香赶紧问:“那孩子咋住?”

陈青妤:“小圆住左边,小佳住右边。”

这个没什么前边后边的,反正都会阳光进来,虽说冲着前边确实比冲着后面强一点,但是差距也不大。

黄大妈:“这丫头片子咋还住前边,你家这事儿干的,啧啧。”

陈青妤:“他们两个抓阄的。”

虽说差距不大,但是稍微有一点点差距,陈青妤采取的办法可不是护着哪个。她不护着儿子,也不护着闺女。反正但凡是选择,那就不用考虑别的,就俩字儿——抓阄。

你们全看运气吧!

小佳小圆还是很认可这个处理方式的。

两个人也没谁运气特别好,都是各有优势了。

听说两个小孩子是抓阄,几个人嘴角都抽了抽,不过到底没有多嘴,反倒是几个人表情都有点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不优待儿子就是错的啊。

但是赵大妈人凶,所以大家不触霉头,反正也不是自家的事儿。

陈青妤不管他们怎么想,推开了左手边的门,这是小圆的房间,房间不算大,但是这也是正八经的一间房。比一般人家间隔出来的房间强太多了。

就连中院儿袁皓风的婚房,也就这么大了。

小圆的房间摆放了一张床。

“这床是多大的?”

“一米二。”

“我家是八十的。”

陈青妤:“……”

八十,翻个身都得摔下来吧。

她说:“那太小了,一米二其实都不是大床,还有一米五的一米八的呢。”

这要是地方宽敞,肯定大一点更舒适,但是现在地方有限,就没有必要了。一米二单人用还是不错的。现在家家户户都住房紧张,也没几个人会买大床。

床边有一个床头柜,方便放东西拿东西。

“你这床单被罩,真是不错啊!”

竟然是一套粉色的,这真是不多见。

几个女同志都生出几分羡慕,这样水嫩的颜色,少见又好看啊。

陈青妤笑了笑,没言语。

因为整天出门练摊儿的关系,陈青妤的消息也比别人灵通一些,下手自然就比别人快。眼瞅着大家羡慕大眼睛都要黏在这上了,陈青妤都忍不住得意了。

看吧,她就是这么能干。

小圆也是第一次见,激动的差点原地转圈儿:“这是我的吗?这是给我用的吗?好好看啊,妈妈,我好喜欢的。”

陈青妤揉揉孩子的头,说:“你喜欢就好。也不枉费我到处给你找。”

“嘻嘻。”

小圆,一个资深粉色爱好者。

小姑娘嘛,就是这样,她是很典型的这个年纪的小女娃儿,喜欢粉色喜欢闪闪亮晶晶的东西。

“谢谢妈妈。”

陈青妤揽住她的肩膀,说:“你的房间这么好看,可要自己好好收拾哦。”

“我知道啦!”

小圆格外坚定。

小姑娘高兴的眉眼弯弯。

房间内的除了一张床,还有一个大大的衣柜,贴着墙壁,四开门的。从下到上。

白凤仙好奇:“哎,小陈,你家这个柜子,我之前看见就想说了,你这孩子的房间咋弄这么大的柜子,这用得完吗?”

陈青妤:“当然用得完啊,这柜子夏天还要收棉被,这可不光是只放衣服的。再多一点总归比放不下强啊。”

“那倒是。”

“好像有点道理。”

要说起来,这卧室还真是挺宽敞,因为只有床和衣柜,并没有像是一般人家那样局促,显得很清爽,窗帘

更是用了玫瑰红,倒是跟床品挺相得益彰的。

不过不得不说,陈青妤他们家的窗帘也算是比较少见了。

“小陈你到底从哪儿淘的这么多好看的稀罕颜色啊。”

陈青妤:“就小市场那边,原来的黑市儿。”

“哎不是,我也去了啊,咋没有啊?”

陈青妤心说你们压根没找对人。

不过她只说:“应该是我每天都去看看,所以能遇到吧。偶尔去一次肯定不容易遇见的。”

才不是,她都是经常打听的。

“哎,你这还这是……看来以后我不买东西也得常去转转,保不齐好什么时候就遇到好东西了。”

“是啊。”

“走走走,我们再看看小佳的房间。”

大家那是顶顶好奇,不过想也知道,小佳一个男娃儿,肯定不会用的很水嫩的粉色,果然,小佳房间的摆设跟小圆一样,不过他的换成了天蓝色。

天蓝色的床单被罩,深蓝色的窗帘。

“真好啊。”

大家看的很是羡慕,可是更多的是嫉妒啊。

这两个小崽子,小小年纪就过得这么好,这谁能不羡慕?

黄大妈撇嘴说:“你家这都赶上的地主家了。”

赵大妈白她一眼,刻薄的说:“我家要是地主,那这个大院儿都该是我家,我就该给你撵到大街上要饭去。还地主?你眼皮子也太浅了吧?就这就地主了?你可真是看不上地主,地主家就这么点地方?自个儿没见识还想往别人身上泼点脏水,啊呸!晦气东西!”

她一点也不客气:“要不是看今天是我们家的乔迁之喜,我今天就把薅到大院儿揍一顿。什么玩意儿!这政策可变了,还想用老一套挤兑人?贱人!”

亏得是这几年,要是早几年摊上地主的名声是要出事儿的。

所以黄大妈是摆明了挑事儿,赵大妈可不客气的。

“你别逼我扇你!”

“你你你!”

“你个头你!”

赵大妈哼了一声。

白大妈史珍香几个赶紧劝说:“好了好了,咱上那边儿看看。看看装潢的咋样。”

赵大妈哼了一声,率先掀开帘子来到堂屋,这会儿又拐到进门的右手边,这边的格局开不了后窗,不像是孩子那边好装潢,所以这边做成了套间。

一进来格局没太变,仍是一铺炕,不过这会儿炕就小了不少,“缩水”一半儿了,炕的对面的是柜子,原本小佳的床铺已经搬出去了。这边现在是实打实的柜子。

而这个房间往里走,又是一个房间,也就是说,这里原本是一间房,现在改成了两间。

陈青妤住里头,赵大妈住外头,陈青妤回房间的时候是要经过赵大妈的房间的,里头倒是没有炕,而是放了一张床,床的对面也是柜子。

这格局不算很好,但是没有办法,他们地方就这么大,肯定要考虑实际的。

其实

装潢改格局的时候陈青妤也不是很满意,但是如果想自己一个人住,就只能这么改,这根本改不成其他格局,所以陈青妤也就认了。

总归现在是一个人住了。

不管有什么,慢慢来吧。

几间房都重新粉刷了。窗户更是都换了,这几天说是放一放,除了放干之外,也是散一散窗框上的油漆味道。不过这会儿都已经闻不出来了。

“你家是真不错啊,以后就一人一个房间了,这可是咱们大院儿独一份儿。()”

“是啊,这也太好了。?()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陈青妤笑了笑,说:“大家日子都会好起来的,总归早早晚晚。”

“对,对对,小陈你这话说得对。”

“我觉得也是,你看这些年日子可不是就一年更比一年好,往后肯定更好。”

“那可不。”

这房子啊,收拾过还没收拾过,那可是天差地别的。到处看起来实在太好了。

史珍香:“哎,你这高柜子怎么放在侧面,矮柜子反倒是正对着炕?反着放更好些吧?”

赵大妈得意:“嗐,这不是我儿媳妇儿,我儿媳妇儿啊,就是心疼我心疼孩子,说是这摆摊儿挣了点钱,也该享受享受生活。特别是我,辛苦了一辈子,这岁数大了人都退休了。该是过过好日子了。这不,就想着买一台电视机。这电视机放在矮柜上肯定更合适的。”

“什么!!!”

大家吼了出来,不可置信。

赵大妈心里洋洋得意,不断的吹:“我们都说好了,等会儿就一起去看看,买一台回来。”

“什么!”

再次吼了出来。

“你家要买电视?你家有电视机票吗?”

“现在电视机得好几百吧?你家这也太败家了。”

“这挣点钱不能这么花啊。”

赵大妈摆手,说:“不这么花怎么花啊,你们是知道我家的,我家是不攒钱的,反正有钱就花。这钱花了才叫钱呢。总是攒着那叫纸。”

她一水儿的显摆,其他人翻白眼。

这给你嘚瑟的,还攒着叫纸,听你放屁。真是吹的没边儿了,狗肚子存不住二两油,有点钱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这就想着败活。再看陈青妤也觉得这小寡妇不是个会过日子的。

条件才好一点就又是买房又是装潢,还要买电视机,真是不知所谓啊。

赵大妈:“我们等会儿就去了,到时候你们来我家看电视吧。”

她得意的都要上天了。

其他人嫉妒的眼睛都要红了。

“你家这段日子挣的钱,都花掉了吧?这可真是……”

赵大妈:“刚才不是说了?挣钱就是花的,我可不像是你们,抠抠搜搜。”

“那也不是你挣的啊,还不是你儿媳妇儿……”

赵大妈竖着眼睛:“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她哼了一声,说:“你们嫉妒我也没用啊,我等会

() 儿就去了,嘿嘿。”

赵大妈心里洋洋得意,只觉得太痛快了,从来都是别人在他们家面前显摆,现在倒是也轮到他们了,他们家可是院儿第一户即将拥有电视机的。

“听说电视机的节目可跟收音机不同,差了老远。就跟坐在家里看电影一样,哎呦喂,真是不敢想。”

赵大妈呱呱个不停。

“我家儿媳妇儿还说了,既然要买就一步到位,直接买一台彩电,既然要看了,还是彩电更好的,黑白总归差了几分。”

“我们买电视其实一点也不亏,这省了电影票钱啊。”

“再说,有个电视也有个解闷儿的,更能多看看外头是啥样,就连政策都能早知道。”

“这整天坐在院儿里家长里短,这有什么意思。该是多知道知道外头的大事儿,才能更好的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跟着政策走,赚大钱呢。”

……

这会儿这里成了赵大妈的主场,一个人叭叭叭个不停,简直没完没了。

其他人看她的眼神儿都很不善,不过赵大妈毫不在意,都是一些手下败将,她可不怕,嘿嘿嘿!她们可没有自己更幸运啊!要是搁了早几年,赵大妈都不敢想自己有这样的好日子。

吃得好住的好手里有退休金,就连电视都要买上了。

天爷啊,她是烧了高香啊!

亏得她儿子,真是多亏了有林俊文这个儿子,不然陈青妤哪里会给她好脸色?

那小娘们啊,心狠着呢。

不过她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日子就差不了。

自从她退休,陈青妤都不要她交生活费了。

只要她能好好操持家里,陈青妤不会跟她计较钱的事儿。

虽说这听来有点像是老保姆,但是这是一般人能干的吗?一般人想得到这样一个好机会都没有呢。她可得好好的表现,这么多年配合默契,她可以的!

“我儿媳妇儿还说了,家里就我没有自行车,再买一辆给我,进出也方便。被我给拒绝了,我一个老太太用的少啊,其实不必买新的,就家里这台旧的给我用,她自己买个新的就行,你看看,我这婆婆多好啊。”

大院儿群众:“……”

赵大妈:“我这个儿媳妇儿啊,就是孝顺,我也得投桃报李啊。”

大院儿群众:“……”

有本事你别要啊,旧的也还不是要了!

甭管新的旧的,你一个老太太出门也少,何必浪费钱再买一辆车。

赵大妈:“哎呀,时间可不早了,我不跟你们叨咕这些了,我们还得去华侨商店呢。”

“华侨商店?为啥去华侨商店?华侨商店用的是外汇券啊,你们有?”

“赵大妈你莫不是吹牛吧?”

赵大妈微微一笑,说:“咋就是吹牛了?我家换了点外汇券,自然要去华侨商店,其实也能去友谊商店,不过我寻思华侨商店近一点。”

赵大妈

得意的都要上天了。

大家都抿着嘴,一个个出门,唯一一个没有什么太大反应的就是梅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