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0 章 五年的变化(2 / 2)

加入书签

那句话咋说的来着:大过年的。

所以糖葫芦卖的还挺快呢。

陈青妤几个人拎着糖葫芦进门,电影院竟然坐了大半的人,还没开场,正好的。好些个人都拎着糖葫芦呢。

赵大妈:“天爷啊,谁能想到,大年初一,我竟然还能出来看电影了,明天我可得好好跟白大妈他们说说,羡慕死他们。”

陈青妤扫了一眼,突然说:“你看那是谁。”

赵大妈一转头:“哎!老白,你咋来了?”

白大妈正掀开帘子进来呢。

她气喘吁吁:“我们紧赶慢赶,没赶上你们。这不是听说你们出来看电影,我们也就来了。在家也没事儿,今天放啥电影啊?”

赵大妈:“不知道啊,还没开始。”

白大妈一家子也都来了。

陈青妤张望了一下,诧异的问:“你家小不点呢?”

他家的孙子孙女儿,一个四岁一个两岁。

两个小孩儿倒是都没来。

其他人都在。

白大妈:“孩子太小,看不了电影,我托付给梅婶子了。”

别看是大过年,但是能有好处的活儿,梅婶子可是半点也不推辞。她巴不得这些事儿多点呢。

“快找位置坐下。”

蔡明明:“我坐你这边儿。”

他家跟梅婶子家处的很不错的,梅婶子他们家小涛做小商贩,什么都卖的,就连山货也没放过

。他们就是从蔡明明的娘家进的货。要说小涛这孩子也是有点能耐,挨个厂子找往北方送货跑大车的,你还别说,愣是找到肯帮忙的了。()

虽然那边也要钱,但是比邮寄肯定是合适不少。

?想看香酥栗写的《七零大杂院小寡妇》第 120 章 五年的变化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为了这事儿他跑了快一个月,但是好在结果是好的。

当然了,他做这些也真的是全家支持,他的本钱不够,都是梅婶子夫妻出去借的钱。他们夫妻人缘儿挺好的,倒是凑齐了。哦,这个凑齐了不是说货款,而是一半儿的钱。

剩下一半儿,是一个月后再给,这是说好了的。

蔡明明信得过小涛,自然帮着说话,双方还是都满意的。

山里这种东西不少,但是本地卖不上价,出来卖的话,大家也没有这个能耐,蔡明明能帮着村里给卖出去,那是顶顶好的好事儿了。他们村谁不说蔡家真是捡了宝。

特别是现在知青回城,不少人都抛夫弃子,还有抛妻弃女的,那真是一点也不少,每个村子都有这样的事儿。更是显得马健当初回城带走了蔡明明是多么的重情重义。

要知道,当时蔡明明还有着不能生的名声呢。

结果人家去了首都,不仅治好了,还儿女双全了。

这可真是让人羡慕死了。

如果不是去了四九城,如果不是重新去大医院看了医生,恐怕她这一辈子都没孩子了啊。你说这运气。

这些年夫妻俩个虽然回来的不多,但是过年过节,该寄回来的东西总是要寄回来,他们村里其实粮食倒是还好,但是他们缺票,想买点家里用的,才是真的艰难。

就说谁家要是铁锅坏了,那可真是愁死了,这得好多张工业票呢,那真是一时半会儿攒不齐。还有布票什么的,什么都缺。

但是因为蔡明明嫁到了城里,他家最起码是有门路了。

平时也会寄一些稀罕的东西回来,那可真是让蔡家十分的骄傲。

现在知青返城更是如此,那男陈世美女陈世美都不少,更加衬托的蔡明明好运,遇到马健这样的好男人,现在还能帮着村子卖东西,大家可都要羡慕死了。

因为这个事儿,马健夫妻跟梅婶子一家关系也比较好,所以有时候也会把孩子托付过去。

蔡明明:“我家小不点可喜欢梅婶子家老四了。她也太会带孩子了,我就没那么有耐心。”

陈青妤:“你挺好的啦,还要多有耐心啊。”

蔡明明失笑。

陈青妤:“对了,小佳,你去门口看看你小涛叔叔他们来没来,来了的话,有啥买点啥,看电影不吃东西,就觉得缺点啥。”

“你这不是有冰糖葫芦?”

陈青妤:“一下子就吃完了,还得有点零嘴儿。”

小佳:“好。”

蔡明明羡慕的看着小佳的背影,说:“你家孩子养的真好,一看将来就是个大高个儿。”

陈青妤:“我也怕他们像我啊,所以尽量吃的好点,营养跟得上,总归好很多。”

() “是了,是这样不假。”()

“哎对了,我跟你说个事儿。”

?香酥栗提醒您《七零大杂院小寡妇》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蔡明明凑到陈青妤的耳边小声嘀咕:“石晓伟又打袁皓雪的主意了。他腊月二十九那天傍晚,拽着袁皓雪,跟她求婚了。”

陈青妤:“什么玩意儿?”

蔡明明:“你小点声啊。这关乎皓雪的名誉,我就跟你说了,你可得小点声。”

陈青妤:“袁皓雪在好几年前不是都拒绝过他了?咋还不觉景儿啊?”

蔡明明:“我也听说了。”

那会儿她还没进城,不过也听婆婆说过的,她摇头:“谁知道他怎么想的,还跟袁皓雪说,会一辈子对她好,到时候两个人就结了婚,她就留在家相夫教子,他来上班,他一定会好好养家。你说笑死人不?我当时真的觉得袁皓雪脾气好,咋不扇他一个大嘴巴子。他这还没咋地就开始算计袁皓雪的工作了。”

陈青妤嘴角抽了下:“……”

就连小佳小圆都长大了。石晓伟还是以前的石晓伟,依旧是脑子有包的石晓伟。依旧是想要靠女人拿工作的石晓伟。

“他还说呢,袁皓雪这么多年没结婚,都是再等他。袁皓雪骂了滚,哈哈,滚。”

陈青妤:“……你可真是消息灵通。”

蔡明明:“当然灵通啊,他们是在我家窗外说的,我跟我男人看了个全程。”

陈青妤:“……”

陈青妤真的很无语了,她说:“你说他下乡也有五年了吧,咋一点长进也没有啊。”

你看吧,余美娟和陈二弟下乡了,下乡的日子让他们脱胎换骨,跟以前截然不同了。

你看,袁小翠下乡了,因为双方是有通信的,所以他们也感觉到袁小翠越发的稳健,而且,人家也知道为自己筹谋了啊。袁小翠筹谋最大第一件事儿就是用一根人参跟陈青妤换了四百块钱。

这个事儿,就连赵大妈都不知道。

不得不说,陈青妤以前就觉得袁小翠这个人有点气运在身上,还真是果然如此。那还是袁小翠下乡两年左右的时候,她上山竟然挖到一根人参。

这要说起来,也幸好是袁小翠,要是换了别人,未必能处理好。袁小翠的亲妈那头儿早先就是药农,也在药铺干,袁小翠耳濡目染下,对这些东西比别人留心多了。

而且,她也会炮制。

这不,她竟然运气好的又挖到一颗人参,炮制好了拖陈青妤帮着在四九城找找买主。

袁小翠的想法很简单啊,赵大妈在食堂上班,也许能接触到那个领导会要呢,所以才托付给了他们。

至于为啥不自己留着,袁小翠想的也很简单,她已经有一根了,这种东西有一根备用就行,另外的倒是不如换了钱,生活也能更轻松不少。

这有钱没钱日子可不一样,她干活儿也不太行,每年都要买粮食的,手里已经没啥钱了。

陈青妤接到信,短暂的迟疑就果断的自己收了,不过她倒是没说是自己收,只是

() 说有人乐意买。双方都是写信,也没有什么讨价还价,最后定在了四百块。

这根人参不小了,差不多七八十年是有的。

四百块,真的真的不贵了。

陈青妤觉得很合适。

袁小翠也觉得很合适,因为送到收购站,按照现在的标准,还卖不到四百。

而且她也怕自己卖人参被村里人知道,都时候大家如果坚称这是集体财产呢。所以她也不太敢去收购站出手。就怕宣扬出去。村里猎户打了猪,明明是自己干的,但是都要全村来分的。

所以袁小翠也防备着,这才找了陈青妤,那边帮着出手了四百。这么大笔钱的交易,双方都没有搞小动作,所以彼此信心也多了。再那以后有个什么好东西,袁小翠都要写信问一问的。

陈青妤跟袁小翠,双方是稳定交易。

至于人参,陈青妤肯定是自己收的好好的,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难得有这么好的东西,还是纯野生的,陈青妤自然要收起来。谁晓得什么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处啊。

她自然是要买的。

你看,袁小翠一个姑娘家尚且知道为自己的生活筹谋,石晓伟下乡一趟,除了怨气十足,好像是啥生活经验也没有。就他这样的,那袁皓雪咋可能看得上他啊。

袁皓雪又不瞎,其实这些年也是有人追求她的,不过条件没那么好罢了。

可是条件再不好也是厂里工人,那是石晓伟这个无业游民没法儿比的。

陈青妤:“真是癞-□□想吃天鹅肉。”

“谁说不是呢,我就是真的看不上他这一出儿。”

陈青妤也看不上。

正说着呢,小佳回来了。

“妈,买好了。”

陈青妤:“啥啊?”

“我买了一斤瓜子儿一斤炒松子儿。小涛哥说给个成本价,我没听他的,按照别人的价格给了。”

陈青妤:“对,这样就行,一码归一码。人家做买卖,咱们也别占便宜。”

蔡明明失笑:“你家这两个啊,一会儿叫叔叔一会儿叫哥哥,这辈分都乱糟糟。”

小佳:“在大院儿就叫叔,出门当然要叫哥,不然都给小涛叔叫老了。”

“噗!”

“好啦,吃吧,给我点。明明你也来点。”

“我不要,真不要,不是跟你客气啊,真吃不下了。我们家晚饭吃得好,我吃了一大碗猪肉白菜饺子呢。”

电影很快的开始,虽然是过年,但是放的是老片子。

不过也还是因为过年的关系,倒是一个喜剧片,看的人乐呵呵的。

陈青妤很快的就入戏,虽然现在电影老,质感也差,但是还是很有意思的。就连层不出穷的抓特务的电影,都格外的有意思呢。大家开始看电影,自然顾不得唠嗑了。

电影院这会儿都坐满了,还陆陆续续有人进来,没位置就站在过道儿上,人可真不少。

陈青妤看的兴致勃勃,

一路跟着电影哈哈大笑,电影两个小时,不过时间过得倒是也快,还没咋地,就已经结束了。电影结束,大家都意犹未尽呢。

“真有意思啊。”

“可不是,过年来看电影感觉真好。”

“那谁说不是呢?还有吗?”

“时间不早了,都快十点了,肯定没有了。”

“啊,这么晚了……”

大家吵吵嚷嚷的,不过到底还是没有下一场了,一个个的顺着人流往外走。陈青妤伸手护着两个孩子,小佳小圆叽叽喳喳的。几人出来就看到小涛他们还在,你别看电影结束了,但是一样有人买东西。

毕竟不少人进场的时候,他们还没来呢。

特别是那种男女一起的,少不得要买点,陈青妤多看了一眼,觉得他们应该很快就能卖完。

别看大家嘴上说着摆摊儿是上不得台面的,但是买的时候倒是很诚实。

而且,赚钱也是真赚钱。

陈青妤想着政策的事儿,琢磨了一下,跟蔡明明说:“我打算过一段时间去南方看看。”

蔡明明:“啊?”

她震惊的看着陈青妤,见了鬼一样,说:“你你你你,去南方?去南方干什么啊?”

陈青妤:“现在不是政策不同了?听说南方那边是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我想去看看是啥样,有没有什么好东西,也进点货,回来摆摊儿。”

蔡明明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不可置信:“为为为、为啥啊?”

她说:“你家日子还行啊,摆摊儿到底还是不好看……而且,你一个姑娘家家的,长得又那么好看,一个人出门多危险啊。你也太大胆了啊。”

她说:“你这样我可不放心。”

陈青妤:“也没什么啊,我都有计划的,出门没问题的。本来现在政策就允许,加上我家孩子也大了,我当然得找点事情做啊。总归不能继续在家里待着吧?这人如果做家庭主妇时间长了,人都没精神了。虽说我没事儿也去钓鱼,但是无非就是贴补一点点家用,大钱是没有的。可是孩子大了,总归要多攒点钱的。我还想攒钱买房子呢。到时候一人一个房间,享受一下生活。谁不想住的好一点?你看我家的情况,小佳一个男娃儿跟我们住在一个屋子,总归多少有些不方便。还有小圆,她也大了,总归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更好的。我家地方那么小,他们就连写作业都要摆饭桌在炕上写,这条件也太差了。我都觉得,如果他们学习一般,都是因为日子太艰苦,绝对不是孩子笨。既然现在已经放开了政策,我们也响应号召呗?你看小涛他们都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我有什么好在意的?而且我觉得,小商小贩也是大势所趋,社会需要啊。没啥不好的。”

蔡明明沉默下来,幽幽说:“你家孩子学习就挺好了。”

陈青妤:“……这是重点吗?”

蔡明明:“可是你到底是个女的,长途跋涉……”

陈青妤失笑:“我有警惕心的。”

她跟蔡

明明说这些,一来是为了说给小佳小圆听,二来也是想看看蔡明明有没有这个心。

她一个人是不怕什么的,但是两个人肯定更方便。

不过,她也只是提一下,如果蔡明明不感兴趣,她也不多说什么。

她扫了一眼,小佳小圆都竖着耳朵偷听。

陈青妤继续:“如果打算出门,我肯定是都要计划好的。脸面不脸面的,我真是没想那么多,勤劳致富有什么丢人的。那乱搞的,刻薄儿媳的,打老婆的,他们一个个的都没觉得不好意思呢,我有啥啊!最起码在干的是附和国家政策的。再说,谁得了好处谁知道、你看小涛他们顶着异样的眼神儿干的风风火火,就知道肯定赚钱的。”

这个蔡明明倒是知道的,因为一些山货,她知道成本价。

虽说他还有雇车的钱,还要后续炒制,但是,真的还是赚钱。

“这个我知道,我就是不放心你。”

陈青妤:“没事儿,我也就是先计划着,具体还要等几天再说的。”

蔡明明感叹:“你这胆子也太大了。”

陈青妤:“也还好吧?我觉得蛮正常的。”

大家一路聊天,回家都十点多了。

赵大妈问:“儿媳妇儿,你想去南方?”

陈青妤点头:“对,我想去拿一批服装回来卖。”

“啊?这也行?”

“这有啥不行的?如果我出去了,家里少不得就得你多操持了。小佳小圆你也得上心,要多照看。”

赵大妈:“这个我晓得的。”

她并不拦着陈青妤,笑话,难道还怕陈青妤出事儿?别人招惹她,那出事儿的是谁可不好说呢。陈青妤这人她不仅是武力值强,她也谨慎啊。

这些年,她给孩子讲故事,光是那骗子的方式,都不知道讲了多少了。

小佳小圆打小儿就知道好多道理,机灵的不像样。

她这老太太都学到了。

那作为讲故事的陈青妤,她怎么可能会被小伎俩哄住!

再说就她那个身手,大老爷们都得被揍成狗,毫不担心。

“你要是真的想去,我是不拦着你的。不过小佳小圆那边……”

“我们都听妈妈的。”小佳小圆明明在院子里洗漱,这会儿倒是探头进门了。

“妈妈当家做主,我们都听妈妈的。”

两个小孩儿比陈青妤想的还好沟通,不愧是她从小带大的宝宝。

陈青妤笑了,揉了揉两个小家伙儿的头,说:“妈妈就知道你们懂事。”

她说:“等妈妈挣到钱,给你们换大房子。”

小佳:“妈妈,我们住不住大房子都没关系,你要好好的。”

小圆在一旁点头:“妈妈好好的,就比什么都好。”

陈青妤重重的嗯了一声。

她说:“妈妈不瞒着你们,外人不知道,你奶是知道的,妈妈其实很厉害的,所以你们尽可以放心。”

小佳小圆异口同声:“我们知道的,我们都知道。”

陈青妤挑眉。

小佳:“妈妈每次带我们去春游秋游,都能打到猎物,别人根本打不到。”

小圆:“妈妈轻轻松松就能给大石头掀到一边儿。我力气这么大,和哥哥两个人都不行。妈妈很厉害。”

陈青妤又笑了出来,说:“你们观察还挺仔细的。”

两个小孩儿凑到陈青妤身边,说:“因为你是妈妈啊!”

小圆小声的说:“我还知道,妈妈如果钓鱼少,就会买一些……”

陈青妤挑眉,心说两个小孩儿还真是观察细微。

他们以前还没上学,陈青妤倒是处处带着他们。但是上幼儿园之后就少了,这两年他们上学了,她就不带他们了,他们竟然记得小时候的事儿。

不过她也认真说:“这些话不许出去说啊。”

“妈妈放心吧,我们又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儿。”

“就是。”

陈青妤戳戳两个小家伙儿,小声说:“有些事儿,等你们再大一点,妈妈再详细告诉你们,现在你们还小,我说了你们未必懂。现在你们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就乖乖听妈妈的话,快乐的长大,其他不用管。”

“好!”

小家伙儿认真点头。

陈青妤欣慰的笑。

这么懂事的小孩,是她家的!

她可太会养小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