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 章 第一更(1 / 2)

加入书签

林雪霞昨夜睡得早,第二天起来的也早,忙活着先把东西准备好,打开门,对上了一双臃肿熊猫眼的高春燕,高春燕眼睛底下一片青黑,一看昨天晚上就没睡好。

高春燕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她就感觉到特别激动。

“春燕婶,你怎么了?昨天晚上没睡好?”林雪霞问道。

高春燕笑道:“你这丫头还好意思讲这个话,亏你还睡得着。”

她小声道:“哎,就你那个对象,他真有一栋房子啊,是他自己的,还是他家里的?”

像房东太太那样独自拥有一栋房子的在城里也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是一大家子或者几家人凑着盖出一栋楼,说他有一栋房子,具体是“一个人有一栋房子”,还是“家里面所有人共有一栋房子”,两者差距极大。

但无论是那一种情况,林雪霞要是嫁过去了,就不用再担心在城里的住房,户口也可以跟着迁过来,将来孩子上学更加简单。

高春燕心里很为林雪霞感到高兴。

高春燕和丈夫老刘离开家乡独自来到这么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拼,刘喜贵还铁了心想在这里扎根下来,高春燕除了发愁经济上的事,更发愁在这里没有几个亲朋好友。

对于现在的普通人来说,从村里到县上,已经算得上“距离遥远”,是值得说道的事情,去市里那就更遥远,至于南下到沿海经济开放区,那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

这是真正的背井离乡,路途遥远,车票昂贵,一年回去一次都算好了,甚至几年回去一次。

对是否要留在这里,高春燕心里很动摇,她嘴上经常说着要回老家,实际上她内心也有强烈想留下来的愿望,这里的生活跟老家完全不一样,能见到很多新奇的东西……

高春燕这几天跟林雪霞相处的还不错,喜欢她这个漂亮又勤快的姑娘,如果林雪霞结婚后在这里成功安家,长长久久的留下来,将来可以做个伴,两家人互相联系走动,彼此说说老家乡音,是一件很慰藉的事情。

正是因为如此,她内心突然有了一股向上冲的劲儿。

“房子是他的,他一个人南下闯荡,他家里人都不在这里。”林雪霞知道傅魏的家庭情况,此时也不对外透露,简单说明他的情况。

“真的啊!”高春燕那一双臃肿的熊猫眼几乎要发出闪耀的光芒,她咧开嘴笑,高兴坏了:“那你还天天在这折腾啥啊,好好哄住你男人才要紧。”

“嫁给他之后,你就不愁房子住了,我看你赶紧把所以心思放在魏小哥身上,多打扮打扮,昨天下午穿得好看,怎么现在又穿成这样了,啧啧——”高春燕脸上激动地笑着,恨不得化身月老红娘,促成这么一段美满姻缘。

林雪霞抿着唇笑:“我不嫁给他我也不愁房子住,春燕婶,你看我现在不就有房子住吗?”

“春燕婶,这两天咱们俩的生意都很不错,攒个几年,难道我们就不能买房盖房?”在这里买一套房子要十几万,买

地盖楼则更麻烦,本地村民搬迁有安置的宅基地,外地人则要自主购买,又是一大笔钱,还得是全款。

而从今年开始就有住房体制改革,一两年后就逐渐有职工住房贷款以及后面的商业住房贷款,商业住房贷款,只要在银行能有房子价格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存款,并且存期超过了半年,就能申请住房贷款。

林雪霞淡淡道:“靠人不如靠自己,至少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高春燕怔了下,“你说得对。”

今年房租价格上涨了,物价也上涨了好几次,同样的,南下来打工的人更多了,有了很多外地人,高春燕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米粉摊生意比以前好上不少,而自打林雪霞来了之后,这两天她米粉摊赚得钱更多了,她们还积累了不少爱吃辣的老顾客。

之前高春燕对自己的米粉摊不上心,有部分原因是水土不服,她的做法,这边的人吃不惯,有的人吃得惯,还能带给她一些生意,都说要入乡随俗,她也尝试过改口味,改了反而更不行,两头不讨好。

折腾来折腾去,还不如不折腾。

高春燕干脆就我行我素了,就做自己爱吃的那一口,外地人更多了后,跟她口味相投的也多了。

以前高春燕没往自己这方便想,想的是赚个保本钱糊口,她这个摊位一年租金两千五,是个很不错的位置,平时人流大,是她抢到的,她还舍不得让给别人呢,所以咬牙撑着,又没能力改行。

所以她只能盼着刘喜贵出息些,赚大钱盖房。

而现在……数数这几天赚的钱,攒攒说不定将来真能盖上房子。

高春燕:“说到盖房子,我这心里还真有点发愁,要是在老家就好了,盖房子买了材料,请村里人吃个饭就行了——”

村里的普通房子容易盖,而要盖两二层的小楼,还是得有点资质的建筑队来做规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