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三条院线(1 / 2)
第114章第三条院线
“什么?总部想帮我出英语唱片?”
杨叶说的总部自然是宝丽金唱片。
这些年宝丽金一直想让杨叶出唱片,但杨叶兴趣并不大。
出了一张粤语专辑,一张中华民谣合唱碟就歇菜了。
唱歌嘛,偶尔玩玩就行了,当成主业没有必要。
郑东汉笑道:“是啊,你在演唱会上唱的那首《WeWillRobsp;You》堪称是经典啊!
另外几首也不错,总部的意思是你再写几首,给你出张大碟。
如果伱懒得写,找人给你写也行啊。
或者把你的中文歌填上英文词怎么样?”
杨叶摇摇头,笑道:“算了吧,你知道我只是挂靠在宝丽金旗下,到期就走了。”
郑东汉知道杨叶的电影公司开得风生水起,自然对唱歌事业兴趣不大。
不死心地道:“那出张细碟如何?”
这个年代的的唱片都是胶木唱片,一般分为三种:专辑、细碟和单曲。
在唱片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一张唱片只能录制三四分钟的内容,所以,流行歌曲大部分就是三四分钟的长度。
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录制10-20分钟,一张唱片就可以录制四五首歌,这种唱片就被叫做大碟。
为了区分,前者被叫做SP,后者叫做EP。
再后来,一张唱片可以录很多曲子,10首歌以上的专辑出现了,人们叫它LP。
之前那种几首歌的大碟,就降格成了细碟。
在CD和磁带大行于世之前,这三种唱片并行于世,既然杨叶不肯出专辑,郑东汉就退而求其次,先让杨叶出张细碟,把他在露天演唱会上唱的那几首英文歌发表出来。
杨叶一想,自己要是不出这张碟的话,到了年底,搞不好皇后乐队就要把这首歌《WeWillRobsp;You》写出来了。
1977年,皇后乐队在英国伯明翰的宾力大厅演出时,全场观众都积极回应并激情合唱,乐队吉他手布莱恩·梅在这种氛围下产生了创作的灵感,他考虑到在拥挤的演唱会现场,观众无外乎能跺脚、拍手和合唱。
于是,他就将这些拍手、跺脚的音效写进歌里,创作了充满互动性的《WeWillRobsp;You》。
后来,这首歌被广泛使用于体育赛事,只是个意外之喜,布莱恩·梅在创作的时候并未意识到。
“那就录吧!”
杨叶说道。
……
夏梦正在和女佣一起准备晚饭,林葆诚回来了,两口子便坐在餐桌前吃饭。
夏梦问道:“招商进行得怎么样了?”
林葆诚笑道:“非常顺利!
阿叶真是个天才,他把百货商场、餐饮业和电影院结合起来,搞出现在这个综合性的购物广场。
购物、吃饭、看电影三者合一,互相带客户,只要不是傻子,就能发现里面的商机,现在大家都抢着报名,我反而要筛选客户,没实力的不让进。”
夏梦道:“其实购物广场已经在美国兴起,只是没有传到我们这边而已。
只不过美国的购物广场大多建在郊区。”
林葆诚道:“美国地广人稀,跟香港的情况不一样。
哎,你看报纸没有,阿叶获奖致辞的感谢名单里,你排在第一位,他还叫你姐姐。”
夏梦笑道:“阿叶的家人都去世了,他叫我姐姐,拿我当家人,你这个做姐夫的,可不能坑他。”
林葆诚笑道:“我原本自诩有几分经商才能,现在见了阿叶的操作,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提到的这个商业地产的构想,前景真的十分广阔。
难得他还叫我入了股,我已经决定把工厂关掉,全力帮助他打理购物广场的生意。”
夏梦笑道:“那不是我们两公婆都给阿叶打工了?”
<divclass="tentadv">林葆诚道:“这怎么能叫打工呢?我俩都是阿叶的合伙人啊。”
“人家开个玩笑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