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龙门村 四(1 / 2)
女服务员见他俩站在柜台前不走,就问:“买还是不买?”
韩灿宇和刘树民对视了一下,韩灿宇激动地说:“买!
两双!
一双42号,一双41号!”
女服务员半信半疑地看着他俩,问了一句:“嗯?”
“回力”
鞋是名牌鞋,以往来买这种鞋的一般都是家里的大人领着孩子,还没有两个孩子自己来买的。
韩灿宇从上衣兜里掏出钱,递给女服务员。
女服务员没想到这两个孩子真有钱、真要买,乐呵呵地说:“我说小土包子,你俩是中学生吧,还真挺有眼光啊,还真不是土包子。
行!”
女服务员挑了一双42号的,一双41号的递给他俩,看了看他们的个头,又看看他俩的脚,说:“这鞋挺贵的,别买回去穿着不合适,我看你俩都挺干净,就让你俩试一试,白鞋,可别给弄脏喽。”
韩灿宇和刘树民赶紧说声“谢谢”
,弯下身子试了试鞋。
穿上鞋的那一刻,他俩感觉自己都要飞起来了,他们心想:“名牌就是名牌,真好啊!”
他俩一人抱着一双“回力鞋”
,心里都要乐开花了。
韩灿宇说:“现在剩下的钱不够买运动服的了,连便宜的也买不起了。”
刘树民安慰他说:“那咱们以后赚到钱了再买。”
他俩走出百货公司,推着自行车在街道上溜达。
地摊上有个卖水靴子的,见他俩过来,就说:“哎,小伙子们,走过路过,别错过哈,买双水鞋呗,马上到雨季了。”
这里的人管高腰的的水靴子叫靴子,管矮腰的水靴子叫水鞋。
他俩随口问了一下价格,韩灿宇发现比堡子上便宜一些。
他把刘树民拽到一旁,小声地说:“前几天大集,我妈想给我大弟弟买一双水鞋,觉得太贵,就没买。
他这个比大集便宜,要不……”
没等韩灿宇说完,刘树民就明白他的意思了,说:“行!”
他俩把手里剩下的钱,一分不留地都买了水靴子,还跟地摊老板讲了讲价,把价格往下又降了点儿。
地摊老板拿一个大面口袋往里装水靴子,边装边说:“你看咱这水鞋,油黑锃亮的,多艮气(当地土话,带劲的意思)。”
刘树民说:“大叔,装一双红色的、一双3岁小孩儿穿的。”
韩灿宇说:“红色的和小孩儿的不好卖,不要。”
刘树民说:“给玄姨和你大弟弟。”
韩灿宇迟疑了一下,刘树民说:“大叔,快点装,我们要赶路呢。”
他俩连饭都没有吃,把“回力鞋”
和水靴子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绑好,韩灿宇坐在前面的大梁上,高高兴兴地往回家赶。
玄卓善手里拿着他们给自己买的红色的水靴子和给好一买的小水靴,高兴得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第二天,她在家里用大米粉和大豆蒸了一锅“散状”
(朝鲜族风味食品,一种米糕),晾凉后,切成正方块,装在盆里;又在泡菜缸里捞出来两棵腌好的辣白菜,放进一个大搪瓷盆,用包袱皮包好,让韩灿宇送到刘树民家,说让他的家人尝尝。
韩灿宇把装“散状”
的盆放进网兜,挂在车把上;把辣白菜放在车后坐上,骑上自行车,一溜烟儿地就跑了。
韩灿宇和刘树民拿着卖水靴子赚到的钱,简直是心花怒放,开心得不行不行的了。
韩灿宇突然想起了他们俩曾经在尹金平老师家看过一本书,叫做《第一桶金》,他问刘树民:“哎,你说,咱们这些钱,算不算是咱们的‘第一桶金’?”
刘树民乐了,说:“算!
不管钱多钱少,都算!”
玄卓善穿着那双从县城里买来的红色的水靴子去上班,一路上谁见到她都往她的脚上看,因为镇上还从来没有人穿过红色的靴子。
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个地都像看西洋景似的看玄卓善良。
韩灿宇每天和妈妈一起到托幼所去接送孩子的时候,纺织厂和被服厂的工人也都在这接送孩子。
这些年轻的妈妈们见玄卓善穿一身白色的朝鲜族裙子,脚上又穿着红色的靴子,都觉得太漂亮了。
谁见了都问她红靴子在哪买的。
这天,韩灿宇上学的时候神秘地对刘树民说:“我发现了一个商机。”
刘树民笑着打了他一拳,说:“别卖关子了,快说!”
韩灿宇就把红靴子的事跟刘树民说了。
刘树民又打了他一拳,说:“是商机,咱干!”
韩灿宇说:“咱们下回不光买红靴子,也买点小孩儿的靴子,我发现去托幼所的那些小孩儿,下雨的时候也都没穿靴子的,穿的布鞋都湿透了。”
刘树民说:“行,咱们还到纺织厂和被服厂门口去卖。”
这个礼拜日,正好赶上堡子上的大集。
一大早,刘树民跟邻居家借了一辆自行车,和韩灿宇一人骑一辆车,准备去县城买水靴子。
路过大集的时候,韩灿宇把车子停了下来,对刘树民说:“咱俩别空着车去一趟,捎点啥?”
刘树民也从车子上下来,说:“对呀,我咋没想到呢?”
他俩推着车子在大集上溜达着,看看什么东西能在县城里好卖。
韩灿宇说:“干蘑菇、干鱼这些干货吧,县城里有专门的门店,我马伯伯的爸爸就是开干货店的。”
刘树民想了想,说:“嗯,县里面有的,咱不能买。”
琢磨了半天,他们最后决定买鲜鱼----早上刚打上来的活鱼。
他们俩跟卖活鱼的讲好了价钱,卖鱼的问:“你们怎么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