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章 大臣(2 / 2)

加入书签

“哈哈哈哈。”

吴年哈哈大笑,心情十分愉快。

随着他的势力增加,这句话也流传开来了。

炎汉是战争民族啊。

混蛋。

吴年又看了一会儿战兵训练,才转身下了台子。

汪由校与亲兵们立刻跟上,簇拥着吴年一起走出了军营,来到了一处布满了岩石的地方。

“汪大人啊。

我听说你在元县干的不错。

兴修水利、劝农种田、兴建学校。

你没有辜负我的信任。

也没有违背当时对我说的话。

我对你的工作,非常满意。”

吴年展开了双臂,活动了一下筋骨,一边对汪由校说道。

“多谢将军夸赞。”

汪由校做这些事情,都是四个字,问心无愧。

但是谁不想得到别人的夸赞呢?他面上沉稳拜谢,心里头是有些喜悦的。

“但是。

我不能让你这样的人,留在元县。”

吴年却忽然说了一句。

“呃!

!”

这个话锋一转,可真是太厉害了。

汪由校猝不及防,愕然的看着吴年。

不等他心中生出别的心思,吴年便又笑着说道:“县令。

我会让刘知行再找一个人。

我想带你回去江县,辅汉将军府。

做我的功曹。”

“轰隆”

一声,汪由校的脑中仿佛有雷霆炸开,让他脑子嗡嗡嗡的,呆若木鸡。

等过了许久,他才惶恐道:“将军。

恐怕属下才能不足,难当大任。”

“不。

你非常有才能。”

吴年摇了摇头,认真看着汪由校说道:“人各有所长。

刘知行擅长处理事情,所以他是大总管的长史。

负责行政。”

“李勇很沉稳,也是我的心腹。

所以他是司马,管理军队。”

“至于冲锋陷阵。

我属下的八个校尉,除了王贵、张声有些水分以外,其余人都是辽东俊杰。

我很满意。”

“而我也设置了功曹的官职,作为监察文武的人。

但是这个官职,我一直找不到人选。”

“因为这个监察权,如果坏了。

那就糟糕了。

须得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才能做这个功曹。”

“汪大人啊。

你顶撞我的时候,我便知道。

你就是我的功曹。

其他人都不够格。”

说到这里,吴年转过身来,认真的看着汪由校,伸出右手拍了拍他的左肩,说道:“监察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汪大人。

你一定用你的刚正不阿,威慑所有胆敢犯法的人。

比如刘中庭。

使得我三县之地,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套上枷锁,不会如脱缰的野马,从而崩溃。”

行政权、军权、监察权。

功曹官职。

吴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

他不是历史上的那些个明君,一双眼睛就跟火眼金睛似的,能到处发掘人才。

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且用人不疑。

七个校尉,加上李勇,都是他的兄弟,吴年从不怀疑他们。

刘知行权力很大,包办行政。

吴年也信任他。

而汪由校这个人。

吴年也相信他。

“是。”

汪由校沉默了许久,才大声应是。

这一刻他的脸上绽放出了光芒,所谓。

士为知己者死。

就是此时此刻。

大丈夫从一介布衣,得将军看重,赐给权柄,跃居高位。

人生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干就完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