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1 章(2 / 2)

加入书签

按照往年屯子里的惯例,腊月三十这天早上杀猪,然后趁着热乎,各家各户无论多少总能分到一些肉,带回去正好年夜饭的时候可以包饺子吃。

但今年因为大部队进山狩猎带回来的猎物不少,屯子里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十好几斤肉,根本不用等到腊月三十杀猪才开荤,所以伍永兵跟生产队干部们开会商议过后,决定猪圈里剩下那几头猪暂时先不杀了。

主要是猪圈里那几头猪体重还没增长到极限,百来斤的块头,就这么宰了可惜了。

叶青说过,东北猪肉的品种略次,但皮糙肉厚,按照她的养殖办法来精心喂养,一年半的时间可以完全长成,正常喂养到三百斤是肯定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再养几个月,到来年春耕的时候,这些猪差不多都还能再长上百斤。

而那会儿,正是北大荒青黄不接,不管是蔬菜还是肉类都最缺,却正好是这些猪长得最肥的时候。

伍永兵觉得,那个时间点把这几头猪给宰了正合适,亏了几个月的嘴,大家开开荤攒攒肚子里的油水,才好踏踏实实下地干活。

虽然没有杀年猪,但该给叶青的奖励不能少,毕竟队里的生猪,是因为有叶青喂养,才顺利出栏的。

年底了,靠山屯生产大队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会儿就统一进行过结算了,各家根据记分员那边统计的工分总和来兑换粮食和现钱,怎么分配由自家先商议,再去找老支书进行申请。

至于为什么还要申请,则是因为生产队的粮仓里面收的大部分都是玉米红薯豆子这类粗粮,像稻谷小麦面这类细粮占比相对就少了,

() 如果家家都想要兑换细粮,那肯定是不够分的。

所以老支书这边就需要进行调控,严格控制兑换的粮食粗细比例,根据今年的粮食储藏情况来换算,各家兑换粮的比例,最多只能占总粮食比重的十分之一,而且细粮的兑换价格,也得是粗粮的三倍。

也就是说一家的工分数量如果能兑换三百斤粮食的话,按照比例最多只允许兑换三十斤细粮,并且这个三十斤细粮,相当于九十斤粗粮,扣掉这九十斤粗粮后,这家人剩下的工分数,就只能再兑换两百一十斤粗粮了。

这样的兑换比肯定是不划算的,尤其是家里孩子多工分数少的,对细粮就不敢有所奢求,只能尽可能地多兑换粗粮,这样才能让各家熬过接下来的一整年。

叶青从下乡开始就一直在地里卖力干活,挣的都是满工分,后来去养猪之后工分少了些,但没多久卫生站建起来,她一个月又能拿到二十个工分了,所以年底结算的时候,她一个人就能兑换近五百斤粮食。

这还是她来靠山屯插队拢共才不到五个月的情况下。

叶青家里面如今常住人口就有六人,偶尔她还要把宋春华接到家里来住,再加上隔壁时不时会来蹭饭的顾卫南,她这边吃饭的嘴可不少。

孟嘉是知青,肯定是能分到粮食的,邹阿婆还有小兔唇邹昀的户口都在屯子里,所以也能分到基本口粮,但王春花和郑欣就不行了,两人户口都不在靠山屯,属于投靠叶青,自然不能在靠山屯生产大队分粮食,所以只能由叶青这边来承担。

所以按照叶青的要求,不管是她还是家里其他几个人,攒下来的工分,她就统统要求给兑换成了粗粮,也不拘是什么种类,只要是能饱腹的,她都来者不拒。

倒不是叶青有多喜欢吃粗粮,而是家里需要用这些粗粮来迷惑人,她如今的情况,在靠山屯确实是惹人关注,如果让人知道她家一直吃细粮,难保不会惹人嫉恨,全部兑换成粗粮了,才不至于太打眼。

但其实,叶青家里面白面精米还真就从来没断过,基本上只要家里米缸面袋子里面的粮食见底了,她就总能背回来一筐子,把米缸面袋子给填满。

毕竟她用异能催化,收货几十斤细粮真不过就是十来分钟的事儿,而且有隔壁部队农场那边当借口打掩护,她只要说粮食是赵玉良补贴给她的,这事儿根本不会有谁怀疑深究。

毕竟谁不知道叶青如今在部队农场得到了重用,农场的大领导都在巴结讨好她,而部队农场那边可是有上万亩的良田,最不缺的就是粮食,每个月补贴点细粮给叶青,这个做法并不算多夸张。

仓库里的粮食早几天就已经分完了,如今生猪出栏,靠山屯果然凭借之前交公粮和这次任务猪超额完成任务两件事顺利拿到了今年公社的先进生产大队称号,所以伍永兵和老支书一致觉得,要给叶青这个幕后大功臣予以一定的奖励。

但叶青如今这日子过得可滋润了,啥也不缺,奖励什么也成了难题。

靠山屯生产大队本来也穷,年底结算

完之后,公账上就不剩下多少钱了,剩下那点钱,都是为来年春播做准备的,肯定不能拿出来奖励给叶青个人。

所以几个生产队干部们凑一块儿商议了半天,最后终于决定,奖励叶青一杆猎qiang。

没错,就是猎qiang。

年前生产队进山围猎,伍永兵和老支书都是跟着去了的,自然都很清楚,叶青那会儿带进山的那杆枪,是从顾卫东那儿借来的。

作为长白山土生土长的土著,家家户户肯定都是配备有猎qiang的。

叶青这丫头如今既有靠山屯的宅基地,还是顾家那大小子的对象,正儿八经的靠山屯媳妇儿了,而且她的枪法不差,卫生站建起来之后,肯定得常年进山采药,怎么能没有一杆专属于她的猎qiang呢?

所以大家商量来商量去,都觉得这个奖励最为合适。

关键是,猎qiang这玩意儿,靠山屯还真有,早些年屯子里抵抗敌寇那会儿,从敌人手中收缴了不少步枪,后来抗战结束,这些步枪就被改成了猎qiang,各家各户配备的猎qiang就是这么来的。

剩下的那些,如今都在工具房那边压箱底,专门用锁头锁着呢,只有每年年尾进山围猎的时候,谁家的木仓出问题的情况下,这些木仓才会临时拿出来替补。

老支书找了一名经验老道的猎户,在那些木仓里面挑拣了一番,最后选了精准度最高成色也最好的一把,由伍永兵亲自给叶青送过去。

然后叶青这边把赵玉良送出去没多久,伍永兵就到家里来了,怀里还抱着一把被擦得油光锃亮的猎qiang。

得知这把木仓竟然是生产队给她的奖励后,叶青瞬间就站直了身形,直勾勾盯着那杆长木仓,眼睛直冒绿光。!

饭在锅里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