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1 章 诗万卷,酒千觞(七)(1 / 2)

加入书签

“除了礼部那个油盐不进的梁音,如今刑部、吏部皆已由咱们卫氏把控,一应官员,皆已按着父亲意思安排下去,下一步,便该整顿户部与兵部了。”

入夜,乌衣台上灯火通明,卫嵩垂手而立,将一份名单恭敬呈到卫悯面前。

“这是孩儿与龚珍一道拟定的两部尚书、左右侍郎人选,还请父亲过目。”

卫嵩怀着激动心情道。

卫悯淡淡扫了眼。

卫嵩察言观色,道:“兵部户部干系重大,必须得用信得过的人才行,之前虞庆、姚广义皆是百里挑一的人选,可惜都疏忽大意,中了韩莳芳的圈套。父亲若是信得过孩儿,孩儿愿意替父亲看着户部,绝不让外人染指一分一毫。”

卫嵩如今虽已官复原职,但仍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右侍郎。而与他差不多年龄的龚珍,却已高居一部尚书很多年。更别提那个他最痛恨的小孽障,在他革职在家期间,竟已摇身一变,成了货真价实的顾氏弟子,凤阁行走。日后有顾凌洲抬举,未必不能更进一步。

他是卫氏长子,又到了这样的年纪,自然想趁着这大好机会往上升一升,免得将来被人暗地里笑话。

七卿的空缺原本就可遇不可求,何况还是户部这样机枢中的机枢部门。

卫悯手指在那张名单上随意划了下,没有说话。

卫嵩不免忐忑。

“靖达的意见呢?”

卫悯抚了抚须,随意问。

龚珍跪坐在一旁,闻言搁下茶盏,笑道:“下官以为,大爷所言甚是有理,大爷之前一直在户部任职,对户部情况十分了解,户部与其他各部到底不同,交由外人首辅未必放心,由大爷来担任,再合适不过。”

“而且,恕下官说句僭越的话,首辅待大爷,未免严苛了些,以大爷的资历,与首辅的地位,早便该升七卿了。”

卫嵩站在一边,面上不显,心里对龚珍的识趣十分满意。

卫悯打量这个儿子一眼,苍眸藏锋,不急不缓道:“你想做这个尚书,也不是不可以。”

卫嵩霍然抬头,目露惊喜。

“孩儿谢父亲信任成全!”

卫嵩直接展袍跪落。

卫悯眸底是无情的芒刺:“有句话叫「高处不胜寒」,虞庆的下场,你也看到了,你记住,在这个位置上,你可以庸碌无能,但决不能犯蠢,更不能自作聪明,否则,便是本辅也保不了你。”

“父亲放心,孩儿一定遵从父亲教诲,绝不乱来,行糊涂事。”

“那便好,起来吧。”

“是。”卫嵩复垂手站到一边,接着眼睛一转,试探问:“那兵部尚书一职,父亲着意由谁接任?”

卫悯却缓缓道:“本辅暂时不打算动兵部。”

卫嵩与龚珍皆露出意外色,卫嵩禁不住开口:“父亲这是何意?如今的兵部尚书,可是那苏文卿,他之前接受父亲招揽,靠着父亲赏识步步高升,最后却背叛

父亲,与韩莳芳沆瀣一气,这样忘恩负义两面三刀之人,父亲岂能留他?这些个寒门学子,自诩清高,其实最是不知廉耻。斩草必要除根,父亲留他,岂不就是留着韩莳芳这个祸害?”

“只要有可用之处,未必不能用。本辅不是对韩莳芳手下留情,而是在做一个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选择。韩莳芳将这二部经营的不错,尤其是兵部,与其打碎重建,何不顺手一用。本辅恰好还缺一个好用的马前卒。在物尽其用前,本辅没必要大费周折对付一个手下败将。”

卫嵩还是不甘:“可那韩莳芳城府深沉,最是阴险歹毒,父亲肯手下留情,他却未必会领情。”

卫悯笑而不语。

这时,卫府提袍上来,恭敬禀:“首辅,韩莳芳在外求见。”

“他说——是为请罪而来。”

“哦?”

卫悯毫无意外色,只问:“所请何罪?”

卫福答:“他说,他愧对阁老提拔,自知罪无可赦,愿辞官归乡,颐养天年,再不过问朝事。”

“他还有脸来!”卫嵩听得直皱眉,冷哼骂了句“惺惺作态。”

龚珍则揣测:“阁老,莫非韩莳芳真的是看清形势,准备退隐田园了?”

“退隐田园。”

卫悯咀嚼着这四字,施施然一笑:“他若真想辞官,就该直接挂印而去,而不是来见本辅。”

“本辅所料不差,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该如何做,对他最好。”

说完,扬袖吩咐:“请韩次辅进来,再去烹一壶上好的雨前龙井。”

明棠很快将韩莳芳到卫府的消息告知卫瑾瑜。

烛火摇曳。

卫瑾瑜一扯唇角,语调清冷平静:“卫悯当了这么多年的首辅,他要的是朝局稳定,独揽大权,维系卫氏一族荣耀与地位,而不是赶狗入穷巷。韩莳芳在朝中经营这么多年,不是省油的灯,他们都明白,这种时候,与其内斗,让旁人坐收渔利,不如暂时握手言和,一致对外。”

明棠露出担忧色。

“若真是如此,谢世子岂不是危险了?公子可要再去试探一下顾阁老的态度?”

卫瑾瑜摇头。

“不必再试探,师父不会再插手西京之事。”

明棠一怔:“可谢世子收复西京,到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顾阁老之前也曾力排众议,对青州施以援手。”

“那是之前。”

卫瑾瑜目中仍一片沉静:“顾氏尚忠,谢琅一再二再而三拒绝班师回朝,已然悖逆了这个‘忠’字,师父到底是站在皇帝那一边,他不会容许谢琅真的成为大渊心腹之患。”

明棠说不出话。

因发现,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残酷严峻许多。

“那谢世子……”

“这也是迟早的事。好在之前借着卫氏之手,他已稳住了西京和青州大局,就算将来朝廷发难,他也有余力应付。他眼下不缺兵马,也不缺民心,就差一个,一本万

利的筹码了。”

卫瑾瑜于烛火下握起一枚莹白棋子,缓缓道。

三日后,凤阁再次召开大议事。

这是卫悯正式回朝后第一次以首辅身份主持议事,意义与规格自然非比寻常,除了抱病在府中休养的次辅顾凌洲,所有六部九卿重要官员全部参会。

经过一轮洗牌,六部之中,除了工部尚书裴行简,几乎已经看不到裴氏一派官员的身影。更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议事开始前,天盛帝亦如往常一般在曹德海陪伴下现身。

皇帝驾临凤阁参与议事,是顾、韩二位次辅新立的规矩,以彰显皇帝对朝事的话语权,官员们神色不一,显然没料到卫悯作为世家代言人,竟也容许这件事存在。

“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