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7 章 称帝前后事(2 / 2)

加入书签

【叮!粮产丰收的经验得以推广;防寒保暖措施得当;糖、油、豆制品产出为黔首们提供能量……】

在细数稚唯过去半年的努力后,系统终于公布最后结果。

【恭喜阿唯!医学成就持续进阶任务[4000/4000]阶段已完成!综合奖励:安装永久性体检插件(已安装),种子大礼包x1。】

【开启下一阶段[0/5000],当前累积进度条[654/5000]!】

[种子大礼包?]

稚唯放下驴车的布帘,让系统将礼包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系统开出一个报一个:“有胡蒜、红花、棉花、胡萝卜……咦?有蓖麻哎,阿唯可以做印油了!”

稚唯正沉浸在前面几类种子的喜悦里,猛然一听系统这话,眨眨眼。

[这么巧?]

“你忘了吗,阿唯?”系统提醒她道,“奖励是发给你的,本来就会根据你的需求来做调整啊。”

稚唯没忘,只是没想到这次的奖励太太太对标她的“需求”了,但是对标的有点歪,要是直接来支体温计……

系统给她泼冷水:“阿唯你要是能把玻璃搞出来,估计还有可能。”

稚唯对此充耳不闻。

得不到她还不能想想啦?

[说正事。我该怎么把这些种子合理得拿出来呢?]

系统建议道:“阿唯这次回家不是想着顺便安排春耕和开辟药田的事情吗?那不如直接把这些种在你的药田里,到时候就说是新发现的药植品种?”

稚唯非常苦恼。

[这样的话,我就必须跟宫中请假,再来一场远行,不然还是解释不了种子从何而来。]

系统灵机一动:“那把它们归为你上一次远行的收获呢?”

[不行。]

稚唯果断否决。

[上一次远行时,商队跟去了很多人,我采集什么样的药植他们大概都有印象,这事儿经不起细查。]

系统沉默片刻。

稚唯努力思索。

突然,一人一统不约而同提道:

“不如,再让你小叔父背一次锅?”

[算了,我还是让小叔父给我打掩护吧。]

话落,一人一统:“。”

稚唯回到家中时,发现夏翁闲不住,已经把小型水利榨油机做出来了。

稚唯本该上去对着自家大父夸夸夸,但因为心里藏着事,进门就直奔夏子推而去,揪住小叔父的袖子就往药房跑,准备闭门密谋。

差点被扯下衣服的夏子推:“唉唉唉!轻点啊小阿唯!”

关上门后,稚唯不好意思地搓搓手,腼腆的模样把夏子推都看笑了。

“到底是什么事啊,阿唯,这么难开口?”

让你背锅……

呸呸呸!

稚唯甩掉脑子里的统言统语。

“是这样的,小叔父,我这里有些种子,种出来之后有大用处,但我不好说明它们的来源,就……”

稚唯摸摸鼻子,讪讪看着夏子推。

“我能不能对外说,是你私下里替我收集的种子?”

“好啊。”夏子推不假思索道,“没问题。”

稚唯喜滋滋道:“真的?你真好!小叔父!你放心,不让你为难,理由我都给你想好了!”

早在公元前243年,佛教史上最有名的护法国王,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期,就有派人来到中原。

孔雀王朝即古印度那边,这说明两片地区早有交流,只是稀少而已。

现在是公元前221年,说四处经商的夏子推跟“外国人”有过接触也不是匪夷所思的事。

稚唯对着小叔父一通夸夸夸。

夏子推享受着自家犹女的甜言蜜语,不忘玩笑道:“类似

的事阿唯你又不是没干过,小叔父又不是第一次给你打掩护了,为什么这次突然就觉得不好意思?难道真是长大后就跟我生分了?”

稚唯毫不犹豫反驳道:“才没有。”

这下夏子推是真好奇了。

同时,离开犹女散布的夸夸迷雾,青年敏锐地察觉到问题所在。

“阿唯,这些种子种出来的东西都是什么用途?”

“用途啊……”

稚唯回想着系统提过的种子,边想边道。

“胡蒜的话,比现在的蒜要大,更重要的是,里面含有一种叫做大蒜素的成分,能够消炎、嗯,就是治病救人。”

“棉花的话,可以织布成衣,穿起来比麻舒适不说,还更加保暖,比羽绒服成本却要低。”

“胡萝卜富含营养,可以预防夜盲症,通俗来讲,人常吃这个,夜晚就不会再做睁眼瞎了。”

“不过我说的这些成效,都得是种植形成规模以后才能实现的,现在我手里的种子还很少,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育……小叔父你怎么了?”

稚唯说着说着,偶一抬头却发现夏子推竟闭着眼、双手捂着胸口,一副受了大刺激的样子,吓得她赶忙伸手相扶。

怎么了?

夏子推也想问怎么了。

“你……阿唯。”

他看着满脸茫然的犹女,语气复杂,欲言又止,缓了半天才问出一句废话:“原来这次的种子不是药材种子啊?”

“不全是。”

见犹女还较真地纠正他,夏子推深深叹了口气,将想问的所有问题硬生生全咽回肚子里,嘴角弯出和煦的笑容。

“没事,阿唯拜托的事我都明确了,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真的?

稚唯狐疑地看着夏子推。

她当然知道这些种子的作用有多大,只是为免“智多近妖”,不太好全在对方面前表现出来罢了。

如果夏子推对她抛出各种问题,或是有或受到惊吓、或严肃以待的反应,稚唯都能理解。

她唯独没想到对方会接受现实接受得这么快,并且对她所说的话没有怀疑,也不追问。

这真是……太好了!

稚唯强忍着内心雀跃,贴心地离开药房,留下夏子推自己缓缓神。

她不太想欺瞒家人,但有些事她确实无法说出来。

别管夏子推心里是怎么想的,能有如此快的反应,已经能够说明对方完全信任她。

等夏子推再次出现在稚唯面前时,已经完全收拾好了心绪。

两人在夏翁夏媪面前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聊了聊这段时间各自的状况。

项梁那些人还在暗地里探查夏家的事情,夏子推察觉过后,索性引导他们将关注点转移到他自己身上。

“阿唯如今常在宫中,倒是一件好事。”

稚唯明白小叔父的意思。

只有她在宫中,才能隔绝那些反秦人士

的探查。

可这只治标不治本。

反而因为她现在入宫的特殊性,很可能引得项氏族人追着她不放。

听出犹女的烦恼,夏子推幽幽反问:“那不然,阿唯直接去举报他们?”

稚唯无言以对。

先不说举报后能不能一网打尽抓到人,只说她自己,在项梁等人没有触犯到她底线之前,她不想做那个导火索。

当然,如果项氏有伤害她和家人的隐患……

那就是另一种情景了。

“不过,这些人应该在咸阳待不了太久。”夏子推随口道。

稚唯以为小叔父探听到了什么情报,问:“怎么说?难道他们之中出现了什么变故?”

“那倒不是。”夏子推噙着笑拍了拍犹女的脑袋瓜,慢条斯理道。

“但这群人身处秦国都城,就好像狼进圈笼一样,要么最终被驯化成狗,要么……早晚会憋不住惹出些什么事情来,然后仓皇出逃。”

稚唯捂着自己的脑袋瓜,默默给小叔父点个赞。

夏子推不欲和五六天不在家的犹女讨论不愉快的话题,转口道:“对了,你和林之前发现的那片白蜡林,我已经找人买下来了,在咸阳附近也找了地方试着移种,想必不日就能够稳定生产蜡烛。如今库房里还有一批现成的蜡烛,阿唯觉得,现在可以开始售卖吗?”

稚唯想了想,如实回答道:“我不知道,小叔父。不过,只要包装驱虫药的蜡丸能够供应得上,我就没什么意见。”

“好,”夏子推了然道,“那我这边就开始着手准备。”

见蜡烛的存在不用再隐藏,稚唯回宫时就带上了十几根蜡烛,预备着自己使用。

结果第一天就被夏无且和辛夷各分走一根。

稚唯百思不得其解:“听说宫里的油灯很独特,不仅造型精美,而且使用起来无烟无味,那不比蜡烛好?”

她说得很模糊,其实暗指的就是秦王政所用的油灯。

辛夷闻言表情非常微妙,沉默半晌,吐出一个字:“贵。”

稚唯在心里腹诽,蜡烛制作时有用到动物油脂,再便宜能便宜到哪里去?

这要是一口气点上几十根,与用一盏无烟无味的油灯相比,还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耗费更多。

——她倒不是在贬低蜡烛,而是目前在没有棉花做棉线的情况下,灯芯的制作有点困难,用麻线的效果不太好,跟后世的蜡烛不是一种档次。

而且宫中的蜡烛当然不可能与民间相同,必定也是经过特制的。

不过,具体耗费高低自有官吏去计算,稚唯不懂宫中的物价,对此不多发表言论。

她兀自窝在太医官署翻阅宫中典藏图籍,等待见证历史。

如此,等到了儒生和朝臣们辩论结束,秦王政的帝号终于确认下来。

等到了三月初一。

秦始皇于章台宫举行称帝后第一次大朝会。

〈122〉

朝会的内容多而繁杂,朝臣们几乎一整天没离开过章台宫。

因没人会单独跟稚唯聊这个,她从宫中各处听的消息零零碎碎。

其中流传最广的信息,除了秦始皇命李斯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和氏璧上,将其雕琢为玺之外,便是众臣对于“分封与郡县”的议题。

那场面,堪称李廷尉舌战三公九卿。

哦不对,李斯在九卿之列。

听说“三公”中左丞相王绾主张分封,秦始皇将议题交付廷议,却唯有廷尉李斯反对。

右丞相隗状,御史大夫冯劫等人要么赞同分封,要么一语不发。

于是秦始皇让重臣上奏疏,各言利弊。

其实话到这里,秦始皇的倾向就已经很明显了,但架不住众臣不死心呀。

宫内宫外人心浮动,不少人趁延请太医看诊时向稚唯打探消息。

稚唯只说不懂。

稚唯只管看病。

但她会在给秦始皇复诊时,像聊天似的全说出来。

稚唯知道帝王的底线。

她有很多无法明说的秘密,让帝王主动掌握她,彼此更安心。

反正秦始皇不杀功臣。

“高之子生病了?”

“嗯。”

见秦始皇有意想知道具体情况,稚唯便一五一十将情形复述出来。

起因是公子高的幼儿高烧不退喂不进药,公子扶苏便建议让稚唯来试试。

那时候孩子的情况已经很危险了。

稚唯顶着公子高和诸位同僚的视线压力,先给那个可怜的小孩儿行大椎刺络放血,然后用酒精兑水擦身,辅助小儿推拿,在系统警示她小心患儿有转为肺炎的迹象后,还趁人不备用掉了一小半消炎药。

如此才把那孩子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但抛开患儿的病情不说,稚唯不免觉得长公子的心性实在是坚韧。

从二月“议帝号”到现在,众臣和那群儒生都快吵翻天了,扶苏竟还能关注到弟弟的家事,而且问都没过问她“他阿父是怎么想的”。

——公子高都试探过她呢。

这也太沉得住气了吧。

因为太过于惊叹,稚唯在复述这件事时,语气上没留意就泄露出了两分。

秦始皇作为听众兼当事人的亲阿父,听得是既欣慰又头疼。

欣慰长子爱护弟妹,头疼扶苏身为长公子,竟然倾向于分封制!

这孩子到底是被儒生忽悠傻了,还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他到底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秦始皇很纳闷,可这些心思又不能随便对谁倾诉。

稚唯见帝王没发话,便按部就班自己说下去。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左右都是些相似的事。

比如齐王建之妹齐美人心气郁结,还有后宫其他美人、夫人轮番请她“看病”等等。

对此,秦始皇听完

后皆反应淡淡,后宫会心思浮动在他预想之中,但也是他并不关心的事。

见小女官没提自己的情况,秦始皇反而来了兴趣,问她在少府忙些什么。

稚唯被问得有点紧张,她张了张嘴,低头回道:“最近……咳,臣在教诸位夫人自制胭脂水粉。”

精油在冰窖里放着也是放着,而且有水杨酸在,化妆品能够保存得更持久。

顺便给后宫找点事干。

别有事没事找她“看病”了啊!

真烦了。

以为会听到什么奇思妙想的秦始皇微愣,待猜到小女官的意思后,当即哑然失笑。

“促狭。”

稚唯暗自松了口气,虽说此举已经获得了楚夫人的支持,但万一秦始皇就是觉得她不敬重后宫呢?

还好还好。

秦始皇打量着小女官,估计她最近是受了不少闷气,又考虑到她口风严,知进退,甚令他满意,略一思索,便着令赏赐后宫学制胭脂水粉的几人,顺带着给夏稚唯一份赏赐。

他知道几位公子之母不太安分,但不想在后宫浪费太多心神,这样就好,就干脆都去做胭脂吧,省得天天瞎想什么。

而天降横财的稚唯:“!”

小金库又丰富起来了!

秦始皇比秦王政还大方呢!

稚唯真情实意得“谢过王上”,离开曲台宫后,却在回太医官署的半路碰上一个意外的人。

“看什么!”

“见过少公子。”

稚唯没理这句别扭又暴躁的发言,趁着行礼时仔细观察双眼红肿的胡亥。

哦,原来不是哭了,而是麦粒肿啊。

稚唯心里不愿搭理胡亥,明面上却不给其他人挑刺的机会,表情得体,礼节周备,然后就要告退。

“站住!”胡亥急匆匆冲上来拦住稚唯,指着自己的眼睛道,“本公子都这样了,你却不闻不问要离开!你、你是瞎的吗?!”

然而被责骂的另一方,稚唯此时心里并不生气,反而在犯嘀咕。

胡亥好面子喜奢华,就算需要太医,也肯定是把太医叫到他的宫里去,怎么会主动来太医官署?

这货……

不会是想趁机跟她套近乎吧?

好烦啊。

稚唯摸了摸袖袋中的金针。

系统不断提醒着:“你可是医家啊,阿唯,忍住!不能公报私仇!”

[噫,瞎说什么大实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