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4 章 旧伤复发不老实(1 / 2)

加入书签

放下手机之后,唐誉耳朵上那毛茸茸的耳罩被风吹得炸了毛。

像个极地雪兔,白洋又咳嗽了几声,最后一声闷在嗓子里,然后笑起来。

唐誉回过身,用眼神警告他。

“你瞪我干什么?”白洋把他的羽绒服帽子往上提了提,“你这什么大牌啊,帽子这么沉,一点儿不护后脖子。”

“这是Moncler,限量款,店里就这一件,谢谢。”唐誉回。

“那都是店员为了让你付钱的话术,这种话我也会说。我要是当了导购,你到我店里买的每一样产品都是本地区唯一的一件,而且是今早刚刚到货,和你有缘分。”白洋一语道破。

唐誉沉思几秒,而后说:“你当不了导购。你当导购能把所有有钱人都气死。”

“别污蔑我,在钱面前我可以变得很老实,只要能让我冲业绩,有钱人可以把我气死。”白洋笑眯眯地推推他,“赶紧去喂小老虎,喂完了我带你去东北大澡堂搓一顿。”

“我拒绝。”唐誉根本没法想象那是何种混乱,“你为什么非要执着于搓澡?”

“因为你没感受过啊,让人搓搓就没寒气了,不然你夜里发烧。”白洋受不了他的矫情。可唐誉根本不领情,他无法理解那么多人光着屁股一起洗澡,反正打死他都不会去。

再转过身,铁栅栏外头的亚成年东北虎已经站了一排,眼睛发光得盯着他手里这块生肉。做足了心理建设之后,唐誉终于把夹子伸过铁丝网的栅栏眼,可能是等不及了,几头滚了雪霜的东北虎发出了不耐烦的虎啸,声音极具穿透力。

唐誉手里的夹子一哆嗦,已经冻硬的生肉条顿时掉在了雪地上。

白洋在后头笑得很大声。

场馆里,男女混合泳接力的预赛马上要开始了,从看台观望,场面甚至有些混乱。

两个性别同时参赛,这在早期的奥运赛事上并不常见,很长时间以来也是人们保持怀疑态度的项目。但近些年得益于运动员的优异表现,以及极强的观赏性,男女混合泳已经成为了热项。

性别不同,优势也不同,泳装更是区分开。女士泳衣穿上更费劲,张琪苒和袁亦秋像被皮筋勒到肉里,但也不敢抻开放松。先不说能不能抻开,要是一下子没抓稳,泳衣回弹,那力度……

张琪苒小时候带着大萧去滑过野冰,回家后让老爸拿皮带抽了一下,从此才长了记性。那是她爸唯一一次教训她,可那疼痛感记忆犹新,从此看到冰面就绕道走。后来她不小心被回弹的泳衣给崩了,和皮带不相上下,留下一道火辣辣的红印。

“男女混合泳100米接力甲组预赛,正式开始。”

在广播声中,袁亦秋代表本队的第一棒下了水。她和米义一样都是仰泳选手,要采用特殊的出发姿势。方行咬着手指头,站在椅子边上,揪紧的心像一个大钟的吊坠,左摇右晃。

“韩国队上了李喜珍,他们的仰泳一姐。”罗锐还给他直播,“美

国队上了克里斯。”

“这两个人的仰泳都好牛啊。”张兵说。

方行只想一人一拳把他们打跑,他当然知道李喜珍和克里斯厉害。眨眼间出发哨声响起,袁亦秋提臂,不用力的时候看不出来,一但发力她的肌肉线条炸现,大臂和肩宽都非常可观,180的身高在女子运动员里也很占优势。

出发了,袁亦秋的风格一向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在水里主打的就是一个冷静。很少能从她的表情里看到狂喜或者沮丧,一上场她就是一张冷脸,把表情丰富又活泼好动的张琪苒衬托得像个过年的福娃。

“现在各队的仰泳第一棒已经出发,许多观众朋友们已经注意到了,泳池里头不止有女队员,也有男队员,下面请今天解说间的特别嘉宾,前国家队游泳体能教练,魏春歌老师为我们解说。欢迎您,魏教练。”

“大家好,我是魏春歌。”魏春歌坐在解说间,眼前是大玻璃,将泳道尽收眼底,旁边是大屏幕,实时转播不差分毫,“其实大家不用惊慌,男女混合泳的赛制就是这样的,两女两男。”

“那为什么下水顺序没有性别要求呢?”

解说员发问,场上安安静静的仰泳已经进行过半,袁亦秋的顺序排在第4名,并不占优势。

“因为这是男女混合的特色,对顺序没有规定的性别要求,不卡这个,只卡泳姿。只要泳姿顺序对了,这一棒你可以让女生上,也可以让男生上。所以经常会看到两个性别的运动员同台竞技,这在游泳项目里是唯一的一个单元。”

“这样安排的话万一第一棒落后怎么办呢?”解说看向屏幕,袁亦秋和李喜珍正在争夺第3位。

“这不要紧,因为每个队的性别比例一样,这是一个合作项目,不仅考验运动员的体能,其实更考验每个队的教练能否合理安排最佳人选。”魏春歌说。

被合理安排在第二棒的姚冬顺利入水,在强敌夹击之下袁亦秋冷着脸为他争取到了第3的位置。这本该是一次非常轻松的入水,可是从他刚结束潜泳开始,有什么地方就不对劲起来。

休息的时间太短了,手臂仿佛还停留在砸击水面、震得发麻的状态。四十分钟前的蝶泳比赛多多少少还是影响了他的发力,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疲劳。

但在比赛中,谁都疲劳,累的人不止自己一个。游泳赛事向来就以“又长又累”闻名,一人身兼多项,预赛完了决赛,车轮战、淘汰制轮番上场,一赛就赛好几天。姚冬在水里快速地调整好心态,目光坚定地朝着他的转身点游去。

他速度慢了点,这是萧行站在跳发台上的第一感受,但是也能充分理解。好在姚冬刚刚参加的是50米蝶泳,要是200米蝶泳,现在抡胳膊恐怕都费劲。

虽然慢得不明显,但教练们同样注意到。

罗锐目光精准:“小冬他有点歪了吧?”

都是专业运动员,歪也不会歪到哪里去,就那么一丁点的偏转还是没法逃离专业人士的注视。张兵和方行其实也看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