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7 章 逐鹿中原(1 / 2)

加入书签

正当太史慈猜测着燕绥身份时,燕绥也在上下打量着这位未来的江东虎将、传说中一等一的神射手。

他看起来二十三四岁的样子,身长约莫七尺七寸,面皮晒得黝黑,有一把鲜明的长须髯。

按照汉代的审美,可以夸赞一声“美髯公”。

不过燕绥欣赏不来,吃饭时候一把胡子怎么方便呢,沾汤带水的,里头说不定还会跳出来个虱子。

所以她才不粘假胡须,反而时常掏出个刮胡刀来给属下,让他们修饰一下大胡子,把自己弄干净点。

自己不蓄须的燕绥,还带动了田庄的潮流。为了方便,以及受到庄主审美的影响,郭嘉、戏志才等人都不蓄。

法正和诸葛亮,还有新入职的庞统连长胡子的年纪都没到,更别谈蓄须了。

虽然这时候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古代人能剃胡子。毕竟一大把胡须没有时间打理,不但行动不便,还会显得邋遢。

“早就听说子义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呐。”燕绥上来就一阵输出,先硬着头皮赞一下,连平素不喜欢的胡须都夸上了:“这美须长且柔,着实让人羡慕啊。”

太史慈有些疑惑:我怎么没见过这人啊?饶是他再机智,也想不到今日还在沙场敌对的头领,敢孤军深入,大摇大摆找上门来。

他开口问道:“这位兄台仪表不俗,怎么先前没有在城中见到您?”

“其实不才也是到淮阳不久,”燕绥笑道:“此处有些不便,不如我们到酒肆去说?”说着,从袖子里露出一精美书信的一角。

太史慈犹豫片刻,应道:“好。”

见燕绥虽莽,却也没那么莽,贾诩松了一口气。

燕绥小得意了一下:果然越聪明的人,越容易被一点诱饵钩到。

三人行至酒肆,燕绥将包厢门一关,从宽袖中拿出了朝廷的任命诏书和绶带,浅笑道:“方才人多眼杂,多有不便,并非故弄玄虚,子义请看。”

太史慈见此物,立即变色,他拿过来细细看了,深深地看了燕绥一眼:“那又如何?”

贾诩见太史慈没有过激行为,便知有戏。他奇怪地看了燕绥一眼:

为何燕绥这么笃定太史慈不会拔剑相对,喊人来围剿他们呢?

燕绥气定神闲地坐着,托腮道:“你觉得陈县百姓,更愿意过现在的日子,还是和颍川郡一样,病有所医,衣食无忧?”

太史慈的眸光不定,盯着燕绥,低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燕绥坦然一拱手:“不才豫州刺史燕绥,表字行云,这位是我刚从京城请来的幕僚贾诩。”

太史慈一惊:“怎么可能?”

试图减弱自己存在感的贾诩不得不开口:“鄙人贾诩,表字文和。早就听闻将军在青州的仗义之举,您是不畏强权,秉性公允的侠士,自然看得出豫州刺史和陈国国相,谁更值得效忠吧?”

燕绥补了一句:“我今日

就是为自证清白,更是为将军而来。()”

对上燕绥笑吟吟的目光,太史慈疑惑了,捏紧了诏书:“为我而来??()?『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时候冒充燕绥,假传诏书根本没有意义!而且,他还没遇到假传诏书的情况,那实在是太罕见了,眼下他是真情实感地迷惑了。

“子义文武双全,有胆有识,”燕绥夸赞太史慈:“听了典韦复述了和将军的对话,我简直坐立不安,便连忙来和你解释,希望不要被你误会为攻城略地的贪婪之辈。”

太史慈却没那么好忽悠,清醒地说:“若你真是仁义之士,想着体恤百姓,就不会这么轻易发动战争。”

“君可知快刀斩乱麻的道理?”燕绥不慌不忙,意味深长道:

“对我来说,要抓到陈国相甚至不用费一兵一卒,我们攻占陈县,可只费了一个尸位素餐的县令。”

“陈县城门,究竟是怎么破的?”太史慈警觉道:“你们又是怎么出现在淮阳县内的?”

“我只想抓了陈相,让这场闹剧快速结束。”燕绥却答非所问道:“我不希望有流血事件发生,相信子义也是这么想的吧。”

太史慈忽然拔剑出鞘,抵住了燕绥的脖子:“给我说实话!”

贾诩立即道:“壮士,手下留情!”虽然这么说着,他的脚步却没有半分上前,谨慎维持着和太史慈的距离。

燕绥眼都不眨一下,她可是和系统购买了透明防护甲的人,使用的纳米科技比21世纪还超前。她在腰间的操作器上轻轻一按,全身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套上了肉眼看不见的盔甲。

太史慈想要剑尖再进一寸威胁,却被燕绥捏住了剑身。

修长的手指直接将剑身包住,却没有丝毫血珠流下。

太史慈和贾诩都怔了一下,燕绥趁机用大力将剑尖推开,老神在在坐下,继续道:“子义,你一身本领,若不能除暴安良、赈济流民,岂不可惜?”

太史慈心生动摇:他其实早就听说了燕绥的美名,所以断然不肯听陈相命令放冷箭。

他放下了剑,凝神问:“你要如何证明自己?”

燕绥唇角微勾:“我在颍川郡招募良才、兴建医馆、收纳流民,对整顿吏治和庇护一方百姓有些许的心得,不知道子义可有兴趣一听?”

太史慈果然感兴趣:“尽管说来。”

燕绥侃侃而谈:“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但自从始皇推行愚民之策后,若不加以引导,一味开仓放粮、免除赋税,反而会造成田地和粮食的浪费。所以我爱民、抚民,但不媚民,比如以工代赈比纯施粥要好。”

太史慈反驳:“但人快要饿死的时候是没力气干活的。”

“所以施粥也是有技巧,比如……”燕绥道:“你可知为何在施的粥里面放小石子?”

“既然施粥,岂能偷工减料?”太史慈看向燕绥的眼神带着一缕怀疑。

燕绥笃定道:“错了,放小石子、加入草料和麸糠,施粥反而更能

() 到需要的人手里。”

太史慈思忖了片刻,狐疑道:“您是觉得那些富户会让家里奴仆去领救灾粮?”

贾诩摸着胡须道:“不止如此,家境殷实的人家亦会让自家小孩去排队。”

“真正的灾民,和身无分文的流民,只要能吃上一口东西,能填饱肚子活下去,还会管吃下的粥里面混着什么东西吗?”燕绥微笑:“这只是一个小技巧。”

太史慈不由问:“还有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