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4 章 · 第八十一章(1 / 2)
第674章·第八十一章
赵鹿鸣想不到,是因为她到底是个汉人。
汉人有一些很顽固的种田基因在身体里,并且会对种田这件事有高标准严要求,那比如说,河北在种田,种得好不好呢?
按照河北给她的汇报,还不够好,百姓们在她的庇护下开始种田了,但也就消消停停种了两三年。
只是这两三年里没有什么赋税,国家不向河北要钱,就连养活士兵的粮饷,也是靠着长公主筹集,又是兴修南边的水利让农民好好种地,又是裁撤厢军省下这一笔开支,又是四处打反叛的厢军顺带把厢军抢过的地主家产当成贼赃收了,又是在长江和海岸边上搞试点港口,反正就是十八般武艺都上了,就连炒作她和哪一个清俊臣子的绯闻,又或者是回艮岳刮自己爹爹那仨瓜俩枣,她什么事都干过,她啥都不在乎。
就这么攒出来的钱,有一部分就贴补在了河北。
老百姓因此就有了喘口气的机会。
两三年,百姓是不可能发家的,他们先是将残破的屋子收拾收拾,变成窝棚,凑合着住。官府那里有牛,或是租赁,或是咬牙买一头,农具是尽可以租的,到了秋天用粮食还就是。百姓有了这个保证,就能努努力耕一年的田。
这一年跟挣命似的,全家老小都要一起上,将几年没好好耕种的荒野重新犁出来,白天要干活,可天不亮就得起来,还有家里的牲畜要喂,黄昏也不能回家歇着,还有猪草要割。总之别提多辛苦了,那都是以后想起来就要落泪的。
等秋天到了,用粮食抵了租金,算算剩下的,似乎和交了一年赋税也差不多,可百姓这就有了微薄的家底,要是家里养了牲畜的,不管是鸡还是猪,都可以杀一头换钱,剩下一点杂碎边角料,全家尝尝肉沫。
这算是个好兆头。
有了这点家底,第二年多半就不用租牛了,而是可以买一头,农具也可以自己花钱去铁匠那打一把。有了牲畜和农具,肚子里有饭食,身上的力气就更多了,野赌也来了,这都是农人能吃饱饭,有二斤存粮的证据。不过官府管得很严,还有个只在传说中的纨绔在河北大地上四处游荡,搞野赌的庄家一不小心就被他赌得裤子都不剩一条。
躲过了这些艰难险阻,总算能在农闲时看看宣徽剧团巡演的剧,谁花几十钱去看了,那都是可以在村里说很久的资历。这么干的多半都是男人,毕竟妇人想得多,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不在田里忙,就要喂鸡喂猪,纺线织布,要是妇人再厉害些,指挥着汉子将破窝棚重新修成亮堂堂的房子,谁家看着不夸一句,这一户算是兴旺起来了呢?
第二年的冬天,也就是长公主忙着咒死完颜娄室时,河北的普通百姓就缓过一口气,他们秋天不用交粮食,这粮食就在自己家里,过年时宗族也有了底气,凑钱杀一头猪,每家割两斤肉回去。
这就是大事了,值得打点酒。农家腊酒虽浑,可丰年配着锅里炖得香喷喷的鸡豚,喝一口酒,这样的一个春节,足以让老农民潸然泪下。
礼也不能寒酸了去,总要配得上人家。”
商人赶紧将几只妆奁匣子搬出来,给他和身边的夫人看一看。
“这可是汴京的新花样,小人特地为郎君留的。”
夫人一看那匣子,就揪住了丈夫的胳膊。
“你也莫只顾着儿子,难道咱们女儿就不要一副好嫁妆吗?女子生下来就受苦,到夫家没有几样好东西傍身,谁能看得起她?”她指着那匣子问,“可有首饰来配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