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一百一十七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一十七章

在赵鹿鸣领兵奔赴苇泽关的那个夜里,金军也没怎么睡,他们也要紧锣密鼓地干活。

金军的军营里有许多又粗又长,甚至令人双臂无法合拢抱住的圆木,没人知道金军是从哪里弄来这些金贵东西的。

河北西北方有连绵不绝的山,这不假,但宋朝时人口爆炸,只要是附近有人类居住的山,树林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就像刘姥姥说的那样,大家盖房子用它,建交通工具用它,日用品用它,生火用它,荒年还要吃它,那它怎么能不秃呢?

山快要秃了,可王公贵族们盖起宫殿还要大量的木头,那就只能往深山里去,进一步砍伐。

砍完之后还要运,这样一根木头,怕不要千斤之重!大家就想办法给它拉出山,天气暖和时,顺流直下,运到邻水的都城去,其中花费了多少民力,那就不能细想了。

但现在是冬天,没有顺流直下的河流,只能靠奴隶一点点给这些木头运到前线。

每一根木头上都沾着些血渍。

有可能是冬天冻伤开裂的手留下的,有可能是皮鞭留下的,还有可能是砸死人留下的。

无足轻重,奴隶不管是被打残还是手脚被冻掉,跟被砸死的倒霉鬼一起扔出营就是,金人还有无穷无尽的奴隶。

那些奴隶都是曾经对金人抱有幻想的百姓。

说不清是辽地的汉儿,还是宋地的汉人,对完颜宗望来说,都差不多。

他可不是个残忍的人,如果条件允许,他是很愿意给他们提供最良好的,甚至比宋朝更好的条件给这些百姓。

可惜条件不允许。

就在那个清晨,真定附城的士兵站在木头搭建的箭塔上面,吃惊地望着远处浩浩荡荡而来的队伍。

那不是女真的勇士,而是一只只蚂蚁。

他们每个人都背着一只筐,像是要压弯了他们的腰,他们的步履下也满是凄惶,像是不情愿去迎接那个既定的命运。

守城的士兵很快做出了应对,他们并没有龟缩在城内,而是先出城,同这支队伍打一场,看看他们的轻重。

当马蹄声自那座军营里传出来时,背着筐的人就抬起头,脸上显出惊慌的神气,有些人就喊:“我们是宋民呀!将军!将军!”

“救救我们!”

“我们都是好百姓!”

那些像牧羊犬一样在队伍两边穿梭往来的女真骑兵就用鼻孔发出了一声嗤笑。

不错,他们每个人都是顺民,除了埋头辛苦劳作之外,他们什么胆量也没有,金人来时,他们顺服地交出了粮食,金人老爷就仁慈地让他们继续在田地里待着,保持着弯腰的姿势;

公主收复了河北,他们是没有成为义军的胆子的,可他们也知道义军也要吃饭,因此就努力再从自家的地窖里多拿半袋粮食,噙着眼泪交出去,请他们将邬堡修远些,别为自己招来祸患;

可马蹄声顷刻就到了眼

“只为搭望台,我原本不须如此,()”豛鲘靛???“?????湸鹛?蹡癠?⒕()『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灵鹿公主螳臂当车,不过是空耗宋人性命罢了,这孽自然该算在她身上,”他身边的幕僚笑道,“与咱们郎君是无关的。”

完颜宗望手里转着佛珠,过了一会儿说,“等今日事毕,照旧请军中的僧人为他们念经超度。”

他这样说,他的叔父完颜阇母就忽然冷笑一声:“你人都杀了,念咒有何用?”

这样轻微的龃龉,完颜宗望只当根本不曾听见,毕竟之前完颜宗望抓了不少与宋人有所勾连的贵族,甚至还杀了一个侄子,他这位叔父对他是很有些意见的。

“你浑然不像一个人,宗望,”叔父这么说过他,“你像是两个人拼起来的。”

完颜宗望只将一双柔和而又冰冷的眼睛向前看,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跑回来。

“土是卸了!附城的北门却不曾开,岳飞自南城门出,猛安乌林雏讹领兵,已将其陷于重围!”

这话一出,就连周围那些不言语的人也要夸一句了。

“元帅一出手,便得一功!”

“那岳飞是灵鹿公主最器重的大将!若能取他首级,必重挫宋军锐气!”

“到底是咱们女真人的战神!”

完颜宗望不理他们,说:“你回去,要他小心些,若岳飞逃了,他不可追。”

话虽如此,谁能不追!

尤其是那个被灵鹿公主倚重,甚至有些神异传言的岳飞被一箭射在背上,仓惶地骑着马逃窜时,谁能不追!

不对!那都不是骑着马!那是已经无力驭马,只能将大半个身子俯在马上,任由战马将他背回去,看他头盔也丢了,头发也散开了,一边的肩膀上也被射中一箭,只能用另一只手抱着马头才勉强没摔下马——怎么,这样的功劳,你不追就没有别人追了?

别说那些骑兵,就是混在民夫中间的女真步兵也眼红心跳,甩开两边仓皇逃窜的百姓,大踏步就奔着那个仓惶的背影去了!

还真别说,但凡岳飞这时候能猛夹一夹马腹,蹿出金人的包围圈,这支前军也不会再追他,可就是完颜宗望的命令给的晚,岳飞这马又时快时慢,好似一伸手就能摸到,才引得这群金人呼呼啦啦就跟着跑了。

跑得不远,根本不远,多说也就二里地,充其量就是在既定要堆起土山的附城北门外,绕着城跑到了南门处,附城一个临时建起来的永久性军营能有多大?那不就是几步路吗?

可当他们绕着那并不算高耸的城墙跑了半圈时,有乌云像是悄悄飘在了他们的头顶,遮蔽了太阳的光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