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77 章 第七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第477章第七十六章

有件事其实大家忽视了:

张叔夜还不是枢密使。

那份诏令还没下。

当然,大家都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围绕着到底谁能成为这位主战派监国公主第一位枢密使,整个朝堂已经鸡飞狗跳了很久,包括但不限于从市井开始造谣,造黄谣;在朝堂上吵架,大吵架;吵架变成打架,大家抡笏板跳起来砸人;不如下毒整死李纲相公的反对派吧,说干就干!

都已经打到这个程度,主战派与主和派就要开始街头火拼,焦头烂额的长公主劝完一边劝另一边,终于是将这沸反盈天的一锅粥给按下去,李纲的枢密使梦想也就彻底完蛋了。

李纲既然不能干这活,种师道又已经战死殉国,文武里确实也没有比张叔夜更合适的人——宇文虚中倒不错,宗泽更不错,可前者长公主觉得不够知兵,后者略好些,但不多,而且在朝堂看来资历还不如宇文虚中。

所以只有张叔夜了,朝廷再挑剔也没什么能挑剔的,这人派别不错,主战,但是文官出身,知兵能打仗,又不像李纲一样有一大群门生故吏能结党。

两边妥协也只能选他,长公主也是这样做的,虽然还没下诏令,但已经叫张叔夜熟悉一下河北河东两路的防线布置,后勤粮草路线,这就不算暗示,而是明示了。

诏令也只在这一两天,长公主再找张叔夜谈谈,听听他对金作战的一些看法,就该发明诏了。

所以张叔夜家就挺热闹。

同僚过来登门拜访,张叔夜一概推说不在家,不愿给人瞧着轻狂,可张家自己的亲戚也要登门,这个是拦不住的。

每一个人登门时都喜气洋洋,区别是有人高声地祝贺,被张叔夜很严厉地阻止;有人小声说自己只是来看看,但眼珠滴溜溜地都透着一股得意劲儿。

张叔夜只好对着每一个人叹气,说:“难道这是什么儿戏般的美差?而今金寇贼心不死,朝堂上有的是相公比我更有见识,西军将门亦有许多宿将,那都是在虒亭,在真定与金人鏖战过,知根知底的,我有什么?我不过是剿过几次盗匪,你们也不要太高看了我,一来焉知不是空欢喜一场,二来这两年围城难道你们不曾见?这可是生死的大事啊!”

他这样说,勉强劝退了一些欢喜的亲戚,可他自己的儿子他是劝不住的。

大儿子很稳健,知道爹爹要升官,私下约束着自己的妻儿和岳家不说,还要时时查看着从汴京到河北河东两路前线的官路是否畅通,运粮运兵可有什么阻碍。

小儿子就一直很飘飘忽忽的,张叔夜说:“你闯了几次祸,侥幸我还没被你气死,你要是这几日再给我闯个祸,你也别做你那些梦了,直接去丁忧好不好?”

小儿子就吓得说:“爹爹!我一定谨言慎行!”

七夕夜,这不是张叔夜的节日,他也没同儿孙们一起过,两个儿子都生了女儿,儿媳自然要带着女儿结彩楼,忙着抓蜘蛛,烧香

(),恏???厐塛虎魎?齒葶????”

?偛?芚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但更精神了,说:“爹爹说得对!儿须得戒骄戒躁,静心用功才是。”

看到儿子这样子,张叔夜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当然这都是琐事,首先得换上官服,再整一整衣袍,跟随内侍去见长公主。

长公主还是作道士打扮,很朴素,她身边的人也都作道士打扮,身上没有什么金银宝玉之类的东西。

但她身边有个年轻人,在张叔夜站在门外等候时,是这个年轻人走出来说:“张相公,殿下宣你入内。”

不到三旬,面容清秀,白皙而微胖,没胡子,看起来像个文官,却又有一双精明的眼睛。

张叔夜认得他,这是长公主最信任的宦官尽忠。

但张叔夜又不认得他了。

因为这个白胖的宦官腰间坠着一枚玉佩,那玉佩很眼熟。

他跟随尽忠往里走,离得就很近。张叔夜又不是什么老眼昏花的人,越看那玉佩越眼熟,再看几眼,就连上面的字都看清楚了。

张叔夜就懵了。

这玉佩咋会在尽忠身上呢?

他儿子偷偷暗恋的对象不是哪位小娘子,而是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当然不管是哪一种,张叔夜都觉得不对劲,都很对不起他的儿媳和孙子孙女。

可如果是后者的话不是更不对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