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0 章 第五章(2 / 2)
等抬走了,就醒了,不仅醒了,还悄悄对左右问一句:送到殿下营中去了么?
都是白衣少年,穿着极朴素的麻衣,脸也是雪白的,就显得眼睛和头发更黑,鼻梁更高,整个人像是一束白梅。
不对,一束束白梅。
“他们都是晋地的清白孩子,原是读书的人才,极精诗书琴曲,听闻殿下收复河东,都起了投笔从戎的心,求殿下收留他们,若能为一马前卒,也不枉此生了。”
合乎礼法,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看看他们的脸蛋,再看看他们的手,哪一个像是握过剑的?
殿下问道:“读过书?”
其中一个美少年扬起小脸,微笑道,“学生们都曾进过学,读过书,也有秀才的功名在身。”
殿下注视着他们,感到很惊异,但又不那么惊异。
她问站在身侧的尽忠:“你还记得李素是怎么来的吗?”
在兴元府时,没有读书人愿意投靠她。
她是认真想要几位读书人来军中做事,年龄、相貌、婚否都不重要,她只想要些能担任小吏之职的人替她管一管军队的内勤,记一记账目。
可没有人愿意来,她一个孤零零被父亲厌弃的小女孩儿,这些有功名在身的人凭什么陪她胡闹?人家有更高更远更光明的志向,人家看也不看她一眼。
兴元府有科考,科考时可热闹了,城中熙熙攘攘,城外成群结队的年轻书生又是踏青又是会友,吟诗作画,好不惬意。
她那时就只能在贼配军里搜搜找找,最后找出一个被刺配的犯官李素。
她对季兰说:“你去跟着他,学一学主簿该怎么当,来日咱们自然就不靠他们了。”
季兰也是跟着她的小宫女,听了这话就去宵衣旰食,干起了那些书生们根本不屑一顾的琐碎庶务。
没有哪个书生来投奔她,他们都怕耽误了寒窗十年的功夫。
可现在他们洗得干干净净,低眉顺眼,将乌黑的头发束起,有人连雪白的脖颈都要露出来一段,眉眼间都是求她疼一疼他们,留他们在灵应军中的意思。
他们寒窗十年的功夫全准备耽误在这儿,他们现在不仅不怕,还格外的卖力,有人说他擅棋,有人说他擅画,还有人说他擅弹琴曲,嗯,还有些本事不足道,殿下要是有兴趣,他细细地说。
殿下看向那个带他们进来的通判,“灵应军而今只要最出色的读书人。”
老通判立刻脸上堆笑:“他们都是最出色的,殿下随便考校就是。”
殿下站起身,向着他们走了几步。
所有这些读书人都用期待的眼睛看着她,像是在说,这就是她的奖赏呀!
她要的不就是这个么?
他们能到她面前,那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书要好,文章要好,相貌更要好,他们经历了艰苦的厮杀,可能那个老通判心细,不仅要考校他们的才学容貌,还得找来几个小吏挨个给他们验一验身,身体得干净无暇没有瑕疵,若是殿下真让某一个人近前侍奉,他还得有足够侍奉殿下的能力不是?
他们可太爱她了,一双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一个个俏生生的美少年,都这样含情脉脉地望着她。
长公主忍不住笑了出来。
【??作者有话说】
鸽了大家,今天没能补上27的更新,对不起!明早起来摸鱼搞这个!属实是作者没写过小鹿这一挂的罗曼线,她确实心态和其他人不太一样……
第401章第六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