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61 章 第二百零三章(2 / 2)

加入书签

“有石岭关在,”高三果说,“他们若走此路,必然腹背受敌。”

“既如此,他们岂不是要走真定府?”

刘子羽听到这就眼睛一亮:“我懂了!”

刘韐说:“你懂什么!”

刘子羽就赶紧又闭嘴了,过了片刻才小声说:“孩儿觉得,他们必定是想穿山而归。”

“刘兄此言是也,”虞允文赶紧说,“咱们何妨断了金寇的归路呢?”

这也不是什么高明计策。

但它也不要求虞允文如岳飞般一骑当千,它也不要求调动多少马步精兵。

胳膊粗力气大,能听指挥,看到头顶有石头往下滚知道跑就行,这样的民夫不用训练太久,差不多一个时辰讲清楚任务内容,再来一个时辰让他们家给他烙张饼就够用。

没饼子吃的穷光蛋单身汉也不要紧,真定府稳定地刮全河北,刮点粮食送进山里去,到时记下来谁吃了工作餐,结束时的赏钱扣除这部分就够了。

民夫们推推搡搡的,有人觉得吃自家的米面专心领赏划算,有人觉得吃公家的饭就是香。他们就这么跟着高三果和虞允文进的山。

原本这活应该是高大果李俨的,但最近军情不紧要,大家还是留他在城中了。

“到底是成了家的人,”两个弟弟就假模假样地叹气,“要是不能养一养头发,那脸上也得留疤,以后被嫂嫂扫地出门可怎么办呢?”

据说话是传到兄长耳朵里了,兄长还有点不安地问过妻子。

曹家的十七娘很没好气,一边往他嘴里塞新鲜的羊肉馒头,一边骂:“你是个傻的吗?”

太行山里的虞允文和高三果就每天一边往嘴里塞麦子馅儿的馒头,一边翻山越岭干坏事。高三果没话好说,傻乎乎的一个人熊,真定府里有点良心的人家都觉得他想求亲自家闺女,那还得再刷点功绩,因此他出这个苦差是应该的。

虞允文多少有点没必要了,这么一个斯文俊秀的白面书生,跟着在山里猴似的爬上爬下,吃这个苦干什么呢?

但虞允文一本正经地说:“我虽才疏学浅,也看了几本杂书,书中是有些道理的。”

那书里的道理一用出来,高三果就大吃一惊。

比如用碎石将河道堵上,再比如又挖开某个小湖,冲垮了一段道路;再比如刚刚这种,再一段两山间的狭隘山路上,推到石头树木,断了敌人的退路。

至于他们怎么回去——他们又不走辎重车,他们就带点干粮干几天的临时工,他们绕个路走也走回去了。

再要说公主和小岳将军怎么回去,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他们是在大宋的土地上行动,那不是想怎么动就怎么动,好好的北有太原,南有京师都不走,非要走太行山有什么必要吗?

“在这里立一个板子。”虞允文指着一口水井,对着自己身边带来的小吏说。

小吏问:“郎君欲书何事啊?”

“我们将山中的腐尸扔了进去,以绝金寇取水之径,”虞允文有些内疚,“若是山民归村,须得警示他们些,切不可喝了这水去。”

几个小吏听了这很书生气的话,就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最后是高三果走过来说:“我有一个想法。”

“贤弟请讲?”

“我觉得他们有眼睛,自己会看。”高三果貌似很憨地说。

【??作者有话说】

稍水一章,休息一下!

第362章第二百零五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