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4 章(2 / 2)

加入书签

这话听在张居正耳朵里就是现在不用,以后也会用。

冯保却没有这样的担心,因为朱翊钧脑子里所有的金融知识都是他教的,虽然很基础,但是应该不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朱翊钧看着那张大明通行宝钞:“我只是在想,太祖高皇帝当年发型宝钞,设宝钞提举司,立钞宝法,如今,尽数废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他手里夹着那张宝钞,看着张居正的时候眼睛非常明亮:“我想,归结起来有两点:第一,缺乏信誉。第二,容易伪造。”

“买卖的本质是以物换物,钱币只是工具。所以可交换的货物,与钱币的价值应该是大致相等的,这也是我们不应该让白银大量流入大明的原因。”

“我查阅过户部发行大明宝钞的记录,宝钞提举司只考虑国库需求,从不考虑市场需求,想怎么印就怎么印。”

“还有,户部花钱的时候就用大明宝钞支付,收钱的时候却只认银子,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毫无信誉可言。”

“这是桑皮纸做的,辛苦一点,一天画个百十来张不成问题,想造多少造多少。”

他把那张大明通行宝钞揉成一团,随手扔出窗外:“这就是一张废纸,是朝廷在对老百姓耍流氓。”

张居正让他这一番话,说得惊讶不已,实在不知道他脑子里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朱翊钧又道:“所以,我们要重新启用大明通行宝钞,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宝钞必须用特殊的材料制作,民间难以伪造。”

“第二,允许朝廷用宝钞替代白银支付给百姓,就允许百信用宝钞缴税。”

“第三,每一张宝钞背后,都有真金白银表示它的价值。这样,百姓才会对我们的宝钞有信心。”

冯保在心里给他点了无数个赞,他想到了杜绝□□,增强百姓对货币的信心,冯保都不奇怪。

可是,他竟然还能想到用贵金属作为准备金,提高货币的稳定性,用控制货币的发行量,来调控市场。

冯保觉得,他真的是个天才。自己曾经对他说过的每一句话,他都记住了,并且融入了自己的思考,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张先生,”朱翊钧笑眯眯的看向张居正,“你觉得,我这个想法好不好?”

张居正回过神来,笑着摇了摇头,却没说话。

朱翊钧皱眉:“先生觉得不好?”

“没有。”张居正叹一口气,“臣只是觉得,陛下眼看十六了,也该亲政了

。”

说到亲政,朱翊钧就想起来,他母后说过,要亲政就得成婚,册立皇后,才能亲政。立刻晃了晃脑袋:“哎呀,其实我这个想法也不是很成熟,以大明目前的情况,还实现不了。”

“咱们先恢复宝钞提举司,修订钞宝法,制作特殊的材料,等时机成熟,方可推行。”

“目前,朝廷还是以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为要。”

就和进出口关税一样,身为天子,他只负责决策,具体要怎么做,那是下面这些臣子的事情。

什么活儿都让皇上干,那要他们来做什么?

张居正看着他,又笑着摇了摇头:“臣以为,太后说得没错,陛下也该早日考虑大婚之事。”

朱翊钧反问道:“那懋修成婚了吗?”

他以为这个问题会把张居正问住,没想到对方却回答道:“已经定了。”

“定了!!!”朱翊钧惊讶道,“什么时候的事,定了哪家姑娘,我怎么不知道?”

他一连抛出好几个问题,可把张居正都问住了。

这神态,这语气,听着一点不像是关系张懋修,倒像是田间地里,打听别人家闲事的农妇。

张居正道:“一早就定下的,是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高尚志之女。”

朱翊钧说道:“懋修没见过这姑娘吧。”

“孩童时见过,高尚志与臣是故交。”

朱翊钧点点头:“母后让礼部选秀女,那不就是选个我没见过的姑娘做我的皇后。”

“……”

张居正没回话,心道这有什么问题吗?嘴上却说:“我大明的皇后,必定会选择容貌品行俱佳的良家女子。”

大明的皇后,只提容貌品行和良家女子,从不提家世。文官们一致认为,外戚就该越穷越好,无依无靠最好。

朱翊钧却摇了摇头:“那我宁可不要大婚,不立皇后。”

张居正惊道:“那怎么行?”

“怎么不行?”朱翊钧冲他笑,“就让后宫空着,我倒觉得清静。”

“这样,我还能专心国事,先生觉得不好吗?”

“……”

张居正道:“陛下如今年轻,不着急婚事,专心读书理政自然是大明和百姓之福。”

“但身为天子,陛下也要为祖宗基业考虑。早日立后,早日诞下龙嗣,早日立储。”

朱翊钧听完更加不乐意,催他大婚,催他生孩子,就是为了早早的给大明立一个接班人。

他甚至有点体会到他皇爷爷当年的心情。

皇上活得好好地,大臣们就迫不及待的惦记着下一任,这像话吗?

“先生,这事儿有这么着急吗?我才十六岁,我怎么觉得,你们都不盼我点儿好呢?”

张居正一掀衣袍给他跪下:“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

朱翊钧扶他起来:“我知道先生不是这个意思。”

“我不急着大婚,也不急着亲政,因为我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完成。”

张居正问道:“什么事?”

朱翊钧笑了笑:“年后先生就知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