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2 / 2)
何止他们,离得近点的朝代各个气愤填膺,气势凶猛的要干架了。
曹操最凶猛,手起刀落,司马家各个出现各种意外,今天喝水呛死,明天走在路上被殃及池鱼,后天家里进贼,都死光了。
曹操:虽然他名声一般,但是还是要意思意思掩饰一下,堵一下世家的嘴巴,反正司马家的事情,和他没关系就对了。
这时候蜀汉东吴难得默契的配合他一次:啊对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司马家这么倒霉也没办法啊。这一切都是天意啊!
于是,爆出五胡乱华之事,一向打生打死谁也不服谁的司马家成功拉足了曹刘孙三家的仇恨值。
可能司马家确实有无辜是人,但是死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千千万万的人肯定更无辜。
一句话:你姓司马的不死,天理难容!!!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我掐指一算,活在东汉末年的百姓以及他们的后代实在太惨了。
要知道三国鼎立几十年,频繁征战本就使中原的人口急剧减少,而且农业发展更是一蹶不振,好不容易晋朝一统,结果才不过一代,就爆发八王之乱,整个中原彻底地进入了疲惫状态,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这个时候,游牧民族又趁机搞事,爆发五胡乱华这个大事件,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李一面露悲色,“从东汉末年到三国,西晋到五胡乱华,南北朝对峙,上一次这么长久分裂又持续战乱的还是春秋战国时期,可是至少那个时期只是内斗,即便打仗也通常只是小规模的战争。
而且春秋战国还是慢慢的由各个诸侯国演变而成的,并不是五胡乱华这样突如其来的。”
“而那些百姓,熬过昏庸的东汉皇帝,就会迎来东汉末年诸侯厮杀。
熬过诸侯厮杀,又迎来三国征伐;熬过三国,好不容易安稳几天,晋朝自己作死,就又迎来了八王之乱,紧接着就迎来五胡乱华,以及之后几百年频繁的政权更替和南北朝对峙。
在迎来隋文帝短暂的统治之后又是隋炀帝这个辣鸡,隋末乱世。
直到大唐建立,百姓才终于过上安生日子。
也就是说,东汉末年出生的百姓包括他们的后代,将会经历近几百年的大分裂,大混乱时期。
而且平均每几代人才能有一代人过上稍微安稳一点的生活,但这也不过就是转眼空花,这一时期,很难有政权维持长时间存在。”
李一愤恨道:“本来按照正常的朝代更替,在汉末之后几十年,就应该有一个势力统一天下,过上两三百年的时间,才会走到王朝末年,再度进行王朝更替。
而司马家获得这个珍贵的机会,却不珍惜,一代之后就拉胯,然后直接把这个正常的王朝更替过程拖到几百年后,隋文帝才接手这个烂摊子。
就像春秋战国分裂几百年
太久了,有无数隐患,然而秦始皇可以镇压,但是后代一个不小心就会拉胯一样,隋文帝接手的也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但是前面秦始皇打底,大一统在汉之后深入人心,加上南北方各有相对稳定的政权过度了,所以难度降低一点。
然后隋文帝也很有能力,所以稳住一波,结果隋朝就传到隋炀帝手里,就emmm......
隋文帝手臭的抽出隋炀帝,隋炀帝和秦二世那可是一个级别的,也难怪大家时常感叹,秦隋什么破运气啊!
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了,以后我们在说,因为真正完全接下这个烂摊子的,是我们另一位千古一帝,和始皇武帝并列的千古明君,一位被誉为皇帝典范的伟大帝皇。
他值得更好的排场。”】
唐太宗很开心,但是想到那几百年乱世,又笑不出来。
唉,世道混乱,最无辜的就是百姓了。
【李一岔开这个话题,继续道:“而搞出五胡乱华、最后演变成几百年乱世的罪魁祸首,不就是晋朝吗?”
她冷冷道:“翻开历史,五胡乱华的威力之大,几乎无有能及,“乞活军”、“两脚羊”等词语更是透露出当时汉民的恶劣生存状态。”
“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个朝代,这些朝代的治乱各不相同,毕竟每一个朝代都有相对安定和混乱的时候,比如东汉的前期一百年可以称为盛世,但是后期几十年就是中国历史上黑暗的时代之一。
但是晋朝十分不同,它从建立之初就基本没有什么功绩,即便是晋武帝所谓的太康盛世,对比其他朝代真正的盛世也完全不值一提。
而除此之外呢,晋朝一直到灭亡都没有留下多少的历史功绩。
从“永嘉之乱”开始,大量的百姓就向南方迁徙,后来西晋灭亡,司马家居然还能在北方士族的支持下在江东建立的东晋王朝,呵呵,孙策孙权要是知道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孙策:谢邀,快气炸了,咱们的去江东能一样吗???
孙权:特么你司马家就是眼馋江东想自己来住是吧呵呵,呵呵,偌大的北方是容不下您这尊大庙了是吧???什么玩意儿,别玷污江东好吧!
【“要说东晋,那不愧是和西晋一脉相承的,东晋是历史上最无能的王朝,南宋可比不上它的丰功伟绩。”】
宋朝的人都有些不自在,天幕这夸奖简直让人难受,他们有这么糟糕吗?还拿来和两晋比......
对比起两晋,宋朝人觉得自己又行了?
【“东晋王朝建立之初,内部就在乱斗,江南土著和北方士族两大集团的矛盾斗死斗活,使得东晋只能偏安于江南,“素无北伐之志”。
好家伙,你们就是为了接着内斗才再建晋朝的是吧?
当时北方出现了二十多个政权,各个打死打活,都想争夺天下。
只有东晋,一枝独秀,忙着内斗。
也许有个别臣子想过河,可惜,那也就是个例。
而这一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五胡十六国”。”
“就,完全想不出来晋朝重建的意义在哪里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