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26 章 熙春园(2 / 2)

加入书签

雍正说:“这是你最该知道的。对于麾下有哪些人你要了解得清楚明白,不仅要知道他们的履历,还要知道他们的脾性,用人的时候就该仔细考量。而且下面的那些人都跟人精似的,你若是露出一两分蠢相或者是前后记得不对,他们就会钻空子。所以想当个好主子必须有个好脑袋才行。”

十四阿哥在一边说:“四哥说得对!”

大家都看着他,觉得这人似乎又犯病了。

十四是有事儿要问雍正才这么拍马屁,他觉得这马屁拍得毫无痕迹一点都不露骨,没想到额娘姐姐和侄女都看着自己,老脸还是红了一下。

他小声说:“我是想问问我四哥,我明儿就出发了,他有什么嘱咐没有?”

雍正叹口气,眼泪又要流出来,不过这会儿他表现

() 得很坚强,赶快拿手帕擦了一下,就说:“你十三哥在走之前我们聊过这件事儿,他说了很多,说是后事要以简朴为要。他的棺椁之中不能放金玉等贵重之物,也不要在他的陪葬品里面放贵重的东西,好东西要在人世间流传才有价值,埋入地下也成了死物。他还说不必用绫罗绸缎入殓,平时那些衣服都可以他说的这些朕哪怕是不赞成也不好改变,这都是他的遗愿。

然而上面的享殿等乃是朝廷体面,是不能听他的,该有的要有,方才符合他的身份。你去了之后把事关朝廷颜面的地方好好检查一番,不可俭省。另外按照内务府和礼部的礼仪操办即可,不要私自更改”。

十四点头。

乌雅氏这时候突然说:“你们四哥说得对,有些地方是要符合朝廷颜面的,不是你们想省就省的。”

她说着就看海棠,海棠一开始有点儿惊讶:看自己干吗。随后就想明白了,随后她哭笑不得地说:“我的陵寝外面只要不堕朝廷的脸面就行,里面什么样自然是我说了算,说来说去都怪九哥,要不是他在您面前嚷嚷,您也不会盯着这事儿不放。”

乌雅氏本想说闺女几句,但是看到大儿子捂着心口就知道这又往妹妹去世方面想了。他这人就是想太多,为了避免儿子想得更多赶快停了嘴里的话,说着:“罢了罢了,你们这些人我管不住,咱们吃饭吧。”

十四最后也没问雍正要不要在十三哥入殓的时候去看最后一面,但是入殓的那天雍正还是去了。

一群老兄弟都在,除了身体不太好的老大阿哥坐着没动,大家都去洗了洗手准备动手。

老五阿哥因为参与得多了,就开始张罗,让弘暾去把他阿玛最喜欢的东西拿来:“往日你阿玛喜欢什么?这个时候都装进去让他一块带走。”

雍正把自己的手帕荷包等物品也放进去,弘暾他们兄弟把十三阿哥的一些衣服拿来,老兄弟几个指挥着几个小阿哥拿东西把棺椁里面塞满。外面礼仪太监开始喊着流程,鞭炮声大作,哭声一片,近支宗亲们抬了板来,雍正哭着不让盖,最终还是弘晖和弘时把人拉开了。

雍正哭哭啼啼地来哭哭啼啼地走。皇后不敢让他一个人回去,就准备蹬车陪他一起回宫,雍正立即对着她嚷嚷:“你跟着朕回去干吗?这里忙忙乱乱,十三家的人哭得死去活来,你留在这里看着吧。跟朕走干吗?朕一时半会儿又不会怎么样。”

皇后只能下车,看着他的车驾回去了。

两三天后出殡,雍正更是把几个儿子都赶出去跟着一起出殡,连在上学的百岁都放假去送灵。

路上走了两天才到了泰陵附近,十三阿哥附葬泰陵。

等棺椁放入地宫后,大家有半天的自由时间,明天才回去。有些人因为有事儿等不了已经提前回去。

但是海棠一家要明天走,这里面最积极兴奋的是扎拉丰阿,他要去看看儿子弘阳的陵墓。弘阳还年轻,陵墓还没兴建,但是不影响他去帮儿子看看风水。

莹莹惊讶地问:“阿玛你会看风

水?”

海棠说:“不是我在你们面前折你们阿玛的面子,他连《葬经》都没看过,懂什么风水,也就是这几天听人家说了几句,想要卖弄一下。”

扎拉丰阿很高兴,这次虽然是出殡,但是因为要出门两天,家里有孩子,月娥就没来,他们夫妻带着两个孩子出行,加上五六月天气还不错,想着一家人到处走走也行,就说:“我虽然不懂,但是帝陵附近风水不会差了,咱们一块儿去看看。”

几个人到了给弘阳留的一片位置,扎拉丰阿打听得很仔细,就跟海棠说:“往后咱们孙子要葬在这边儿,就向着这个方位一直往前,这地方还挺不错。奴才虽然不懂,然而站在这里就觉得心旷神怡。”

海棠点点头,就说:“日后把莹莹也葬在这里。就在你哥嫂旁边,假如你没成家也没子嗣。你要是有子嗣有人奉养,那就另当别论,你葬在何处不该我和你阿玛操心。”

莹莹立即说:“我就是没子嗣我也要葬在你和阿玛身边。我哥都在这里了,你们身边总要有人侍奉啊!”

“别来,景陵不欢迎你。”傻丫头,别跟我们一块儿泡地下水了,安静地躺着不好吗?

这时候弘晖骑马带着百岁来了,百岁喊着姑奶奶,声音由远及近,父子两个下马,百岁噔噔噔跑来请安。莹莹领着百岁在周围玩了起来,弘晖则是和海棠他们说起了话。

弘晖叹气说:“皇阿玛这几天饮食不调,睡得不好,实在是令人担忧。姑妈,回去多劝劝他,侄儿多谢了。”

海棠说:“不用你多嘱咐,我自然会劝他。然而这件事儿还是要靠他自己看开,他看不开也只能一日复一日地熬日子。”

弘晖也知道是这样,只能叹息一声。

从泰陵回去后,雍正又带着皇后奉太后回西郊圆明园,这时候老三阿哥的儿子弘景紧赶慢赶搬了家。

他们家以前的房子是亲王府的规制,所以现在再住着不合适,搬到了内务府给他们划拨出来的一处宅子里。这宅子虽然不至于年久失修,但是久没人住,还比不上王府。西郊的园子里住不成了,东西全部从园子里搬出来,堆到了京城的新府邸。

这里里外外都是东西,再加上自己的妻妾和他大哥家的妻妾,以及一些侄儿侄女儿,连带着他们的乳母丫鬟们,整个府邸里面几乎是人挤人。

弘景年岁不算大,他得知出殡的队伍回来后求见弘晖,向弘晖投诚。加上他搬家的速度很快,认错态度极好,弘晖便带着他去拜见了雍正。

雍正对着他批了一通老三阿哥,又给他把爵位升成了贝子,给他了个差事,让他有俸禄养家。但是家里的王府和园子是回不去了,在西郊重新给他分了一片地方建造园子。

别说弘景不敢再想以前的王府了,就是家里的家眷们听说要搬到贝子府个个都表现得很高兴,这算是触底反弹了。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这家人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又触底反弹,心情是忽上忽下,人是诚惶诚恐。

当初老三阿哥花了大力气建造的熙

春园最后会便宜谁呢?

反正弘历很喜欢那里(),老三阿哥的园子收拾得好?()『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要不然也不会当初一次又一次地请康熙去游园。

园子里虽然没人住了,内务府派了花匠园丁去打理园子,维护各处,免得时间长了好好的一处园子荒废了。

但是有很多人想从内务府借熙春园摆宴席请客,一般人还真没资格借,这里面最积极的就是弘皙和弘历。

弘皙虽然有园子,但是他的园子从规模到地段到里面的布局都没法跟熙春园比,因此想把这园子弄到手。他的想法也很简单,当初老爷子给各个儿子都分配了地段儿,他阿玛虽然没有地段,但现在应该补上,完全忘记了他兄弟的园子也在建设,这要求极其无理。

弘历也想把这园子弄到手。

雍正的想法是把这园子给弘晖,主要是近,熙春园就挨着圆明园,和畅春园斜对门。但是弘晖不太想去住,因为太近了,家里的小东西串门很方便,只要园子里太后一声令下,几个太监出门就能把他儿子抱到畅春园去。

他推说现在的园子住着挺好的,暂时不想搬。

雍正的想法是自己要是年纪大了,就让弘晖住近一点,万一自己不行了,弘晖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进来继位。

听到弘晖推脱后,他想到过几年让弘晖带着家眷住在畅春园的西花园。如今畅春园也没了离宫的性质,那边儿不再有大臣过去,完全可以做弘晖的住处,而且畅春园和圆明园相连,比住在外面更近,所以也没让弘晖搬家。

接着在六月初弘历的妻妾分别生产,嫡福晋生了个女儿,侍妾生了个儿子,一下子儿女双全,这喜事连着报到雍正跟前,雍正很开心。康熙在他这个年纪孙子多的起名都费劲,要翻书找个没人用过的字,到了他这会,他倒是能翻书,还能随便选,不会出现重名的事儿。

弘历这时候提了一嘴熙春园,说自己住的园子偏僻了些,雍正开心之下就把这园子赏给了他。

弘历高兴地谢恩,喜气洋洋地让吴书来回去安排搬家,他已经开始构思请人参加乔迁宴席的请柬了。

弘皙听说后了冷笑一声。!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