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8 章(2 / 2)

加入书签

虽然即便他逼李承乾,李承乾也大概率不会听他的QAQ。

摆烂.jpg

反正他心里的继承人只有李承乾一个,少一个强有力的姻亲也没什么,他就是承乾最大的靠山。

李世民心里这么想着,还是对“被迫”低调的宝贝儿L子十分怜爱,一怜爱就想补偿。

他觉得李承乾在婚事上吃了亏,就想在婚事上补偿李承乾,方法就是给李承乾选侧室。

不能家世太高,选几个漂亮有才情的总可以吧?

李承乾:“……”大可不必!

父亲的爱真是沉甸甸的。

他义正言辞道:“才刚选了太子妃,立马又选良娣,别人还以为咱

们对太子妃不满意呢。”

李世民觉得有道理,暂时打消了主意:“那我过段时间再下旨。”

李承乾敷衍:“到时候再说吧。”

到时候再想办法推掉。

他不能直接跟李世民说不纳妾室,世道如此,李世民如此爱重长孙氏,尚且有三宫六院诸多嫔妃。若他要与苏瑶一夫一妻,李世民不会觉得他思想与众不同,反而会认为苏瑶蛊惑了他。

只能慢慢图之,磨得李世民没了脾气,就不得不接受现实了。

(李世民:……有你是我的福气!)

给儿L子塞妾室没成功的李世民有些忧伤,不甘心地说:“既然你不要朕给你的妾室,那就给你两个谏臣吧,这回你可不能再拒绝了!”

李承乾:??

谏臣:???

啊这……难道妾室和谏臣是什么类似的岗位吗?

李世民已经切换回了事业脑,见李承乾这个表情,还以为他不愿意,语重心长道:“不是阿耶要为难你,谏臣有时候是讨厌了点,但也有他们的好处,有他们在身边提醒着,你也能少犯些错。”

想到自己儿L子非常完美,基本不会犯错,李世民补充道:“对你的名声也好一些。”

这一点李世民很有发言权,虽然他的本意不是如此,但他的确靠着魏征刷了很大的声望,即便经常会被气得半死,李世民还是觉得很值得。

好方法当然要推荐给儿L子啦!

想了想,李世民也怕谏臣太凶残,宝贝儿L子受欺负,再次补充:“如果他们太过分,你也不要忍气吞声,阿耶会替你做主的。”

李承乾觉得阿耶像是鸟妈妈,既想让孩子飞,又怕孩子受伤。

*

李承乾回去的时候,东宫就多了两个谏臣。

一个是于志宁,另一个叫高季辅。

接到任命的两人也一脸懵,一头雾水来东宫报道,李承乾温和地笑:“你们来了?以后就是自己人了,不用拘束。”

又让底下人替他们安排,态度非常和善。

二人一本正经谢过李承乾,等到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年轻些的高季辅就苦了脸:“咱们这差事该怎么当啊?”

来东宫当差自然好,可也要看看是什么差事。

东宫的谏臣是好做的吗?进谏弹劾过太子的人那么多,有几个人得到好了?

太子跟圣上可不一样,圣上不靠谱的时候是真不靠谱,玩蛐蛐什么的,让魏征逮住大骂一顿,一点反驳余地也没有。

太子就不一样了,他有时候看起来不着调,但总会有出乎预料的好结果。他们如果胡乱弹劾,很容易就会被打脸。

况且李承乾对谏臣不像李世民一样容忍,他可有过当堂骂谏臣的前例。嘴又毒,靠山又多,一不小心就会自讨没趣。

他们当谏臣为了什么?除了一小部分真的想为大唐发光发热,大部分图的不都是名和利吗?

如果惹恼了李承乾,名利双失可怎么办?

高季辅心里苦,于志宁倒是淡定,拍拍高季辅的肩膀安慰道:“你且放心,太子并非蛮横无礼之人,只要我们据实进谏,殿下也不会为难我们的。”

高季辅精神一振:“果真吗?”

于志宁:“自然。”

高季辅见他颇有信心,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于志宁是前辈,职场经验比他多。这么说来,只要他们做好自己的事,规规矩矩进谏,这差事应该也不算太难。

第二天,李承乾把奏表推给苏琛处理,自己看杂书,高季辅看于志宁,他们是不是该进谏了?

于志宁:“殿下知人善任,实在令人钦佩!”

第三天,李承乾休息时间跑去摘花,高季辅看于志宁,这样做不成体统,应该进谏了吧?

于志宁垂下眼睑:“休息时间,殿下随意一些也是应该的,我们就不要管了。”

第N天,李承乾和李泰几人玩了半天。高季辅再看于志宁,这回总该进谏了吧?

于志宁捋着胡须欣慰道:“殿下友爱兄弟,善哉善哉!”

高季辅:“……”

明白了,所谓“据实进谏”,就是主打一个什么都不管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