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强者?(1 / 2)

加入书签

大宋建武三年,公元1232年,三月,金陵。

金陵城西的码头上,人山人海,码头上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百姓,港口的战船商船,甲板上也是人满为患。人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万岁”声不断,许多人的眼里,充满了炽热。

港口里,停泊着几艘水师千料战船,上面站满了顶盔披甲、持枪执刀的水师将士。宽袍大袖的官员们,簇拥着一个一身儒衫、三十左右的年轻士子,在甲板上互相说些什么。

而甲板上的宋军将士,人人看着赵竑,个个都是眼含敬畏。一场汉中大战,让皇帝的声望,达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

水师战船去年秋就已经下水,之所以如此隆重,还举行一个仪式,也是因为大宋天子刚从西北携大胜蒙古大军归来,让其登船回临安城,一助声威。

“陛下,刚开始蒸汽机只是装于江湖商船,后来扩散到南洋一带,如今战船也已经开始装备了!”

甲板上,田义给赵竑仔细介绍,容光焕发。作为江南兵器制造司和机器制造司的主事,官军在汉中大破蒙古大军,江南制造司也没有闲着,终于做了些事情。

“谁掌握了蒸汽机,谁就掌握了世界。田义,你居功至伟啊!”

赵竑赞赏地一句,冲着码头上欢呼的百姓挥手致意。

蒸汽机装备于战船,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也必然会影响整个世界。

“陛下,有了蒸汽船,河面上可是快多了。要是这地面上也有蒸汽车,那可就大大缓解了舟车劳顿、跋涉之苦了!”

宣缯两眼放光,满面的兴奋。

一路东归,骑马颠的他骨头架子都散了。极快的蒸汽船正可以缓解思乡之苦。要是有蒸汽车,地上水上都能一日千里,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谁说没有?江南机器制造司已经开始研制火车了。也许用不了几年,就有火车了,比蒸汽船还快!”

田义大声说道,脸上不自觉泛起一层傲色。

火车是赵竑提出,蒸汽机和蒸汽船一个原理。江南机器制造司正在研制,相信很快就会面世。

而火车钢轨,才是最重要的,需要最好的钢铁,还要千百次的测试。或许会耽搁些时间。

宣缯吃了一惊,目光扫向赵竑,后者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大宋的钢铁产量与日俱增,钢铁质量领先周边国家,建造火车、铁轨已经提上日程。

“有这些蒸汽船,一年四季,我大宋战船都可以南下北上,商船无时无刻都能运载货物进行买卖。从明州或泉州启程,到达南非,只不过要三个月,来返只要半年。大宋宾服四夷,指日可待!”

金陵迎接赵竑一行归来的真德秀看着远处的水面,感慨万千。

日行千里,无需人力,有了这些蒸汽船,海外的物产更快运回大宋,将士往来方便快捷,整个大洋,还不是大宋的天下。

“真公,有了蒸汽船,以后就方便多了。朝饮临安茶,暮食占城果。万里大洋横渡,极目世界舒。你可以随时去海外,多购几处庄园,多泡几个小妹妹了!”

赵竑开着老师的玩笑,没心没肺,没羞没躁。

“陛下,你可是越来越顽皮了!”

真德秀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笑了起来。

汽笛声响起,浓烟滚滚,蒸汽船缓缓驶离港口,进入了滔滔江水之中,在围观百姓的欢呼声中,一路向东北而去。

“蒸汽船每年能造多少?商船多吗?”

大宋要驰骋大洋,需要的是更多的商船,毕竟战船只能炫耀武力,商船却能维持国家的经济。

“回陛下,去年秋天的时候,蒸汽机和锅炉,每月只能造六七副,到了年初,已经能造十三四副了。而蒸汽机和锅炉的铸造,以及蒸汽船的改装,都在大冶铁厂和鄂州水师驻地。江南机器制造司,更多的是在研制蒸汽机。”

赵竑欣慰地点了点头。蒸汽机研发了五六年,终于有了收获。

“既然蒸汽机已经量产,江南制造司为何还在研发?”

赵竑下意识问了起来。

“陛下,赵汝腾辛庸他们觉得,蒸汽机和锅炉,还有可能提高热效率,所以……”

“好好好!”

赵竑连连叫好,打断了田义的话语。

“就要这样!告诉他们,只管放手大胆去做,朕一万个支持他们!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

蒸汽机有所突破,让赵竑觉得和汉中大胜一样的欣喜。

赵宋宗室子弟,和辛弃疾的孙子一起研发蒸汽机,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觉得振奋了。

可以说,大宋走上了一条正路,从令人窒息的理学,走向了实学。

赵竑的兴奋看在眼里,众臣子都是暗暗发笑。

皇帝对奇技淫巧的热爱,似乎超过了治理天下的正事。

“吴潜,我大宋水师中,有多少艘战船?”

心头充满期待,赵竑径直问了起来。

蒸汽船傲游大洋,他的想乘坐大宋水师战船,来一次世界游览,展示展示肌肉,顺便收拾几个恶人。

尤其是那个恶邻和扬言20年就侵略一次中国的弹丸土豆国,有生之年,他一定要灭了这两国。

“回陛下,沿海制置司改装了六艘战船,两千料和一千五百料各三艘。镇江水师改装了三艘一千料战船。不过沿海制置司有十几艘战船正在改装,预计到秋季,就会有四五十艘战船可以服役。陛下要是想对外用兵,明年春季,就会有上百艘的蒸汽战船可以投用。”

沿海制置使吴潜,一本正经介绍道。

皇帝要是想对日本国动兵,恐怕要等到明年初了。

“陛下,我大宋改装的商船有三十多艘,都被海商买走。其中光是国丈的“临安船行”一家,就买了六艘蒸汽船。还有许多海商,内河商贾,以及私人等着购买战船,泉州、明州和广州的造船厂,订单都排到了年底!”

真德秀的解说,让赵竑不自禁连连点头。

商人的嗅觉敏锐,胆子极大,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更强。再加上他们财力雄厚,蒸汽船先在海商中流行,不足为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