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9章 君臣(1 / 2)

加入书签

吴峰离开,赵竑发呆了片刻,长长叹了一声。

因果循环。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怪不得杨太后和吴氏,包括吴氏一门对他横眉立目,也怪不得吴氏放飞自我,原来都有前因后果。

这个赵竑,猪队友,到底做了多少孽啊!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可以放下了,一切早该放下了。

“陛下,范钟、余玠和曹友闻兄弟在外求见。”

“带他们进来。”

赵竑收拾一下心情,坐好了身子。

董宋臣带着余玠和曹友闻兄弟几人进来,三人单膝跪地,范钟肃拜,一起向赵竑行礼。

“曹友闻,你拿着这两把角弓有何用处?”

赵竑惊讶地看向了曹友闻。

“陛下,这是鞑靼骑兵用的角弓,一强一弱,射程可达200步,弱弓也是100步左右,比我军步弓要射程上要远出二三十步,射速更快。此次交战,我军将士死伤,大多都是因为蒙军的羽箭。”

曹友闻把角弓拿了上来,赵竑拿着看了片刻。

“我军能仿造吗?军中的将士能拉得开吗?”

赵竑问了起来,话出口觉得有些可笑。

难道还要从火器时代回到冷兵器时代吗?

“陛下,臣问过工匠,蒙古弓,尤其是弓弦用特殊方法泡制,不惧雨雪,我军难以仿制。即便是工匠们能够仿制,我军弓箭手人数,不过占全军的三成,甚至两成,人数少不说,能拉开的将士仅有一半。蒙军射出两三箭,我军只能射出一箭。恐怕还得另寻它法。”

曹友闻仔细说了出来。

赵竑点了点头。和蒙军比骑射,确实是自寻死路。弓弩手虽然人数不少,但受制于射程,难以中远程射杀。

蒙军骑兵,人人配备弓箭,骑射步射样样精通。相比宋军三到四成的弓弩手,蒙军弓箭手人数显然更具优势。

更重要的是,蒙军吃肉长大,力量上也处于优势,加上从小训练,在射箭的速度、频率上,蒙军也绝对占优。

“陛下,既然火炮能够打出数百步,那么细管的突火枪改造一下,是不是也能如火炮一样杀敌?射程或许不够,但射速上却可以弥补。”

余玠的话,让赵竑尴尬一笑。

余玠说的,不就是后世的火铳吗?

蒙军大多数都是皮甲,铁甲尚未普及,若是造出精良的火铳,足可以和蒙军的羽箭抗衡。

不过,火绳枪受制于天气和繁琐的装填弹药,让他对这一事物缺乏热情。

从一开始,他就是想奔着自发火铳去的,但江南兵器制造司进度并不理想,一直没有什么下文。

“曹友闻,朕知道了。接下来,朕会立即安排此事。”

赵竑赞赏地点了点头。

能从大战中找出不足,发现问题,曹友闻这个主帅,终于没有让他失望。

“陛下,我军增援西夏,有军官可堪一用,但也有军官难堪大用,若是情形危急,恐怕会出乱子。臣和余将军商议了一下,还是觉得应该向陛下禀报此事。”

曹友万说完,把一份名单递了上来。

“你二人的意思呢?”

赵竑看着名单上的二十多人名单,眉头一皱,轻声问了起来。

能让曹友万和余玠上禀,说明这些军官意志薄弱,已经引起曹余二人的警觉了。

“陛下,臣觉得应该将其投闲置散,不宜重用。”

余玠首先说了出来。

“陛下,臣也是这个意思。战场险恶,尽量不要大用,以免误了大事。”

曹友万附和着余玠说道,

曹友闻没有吭气,显然也是同意余玠二人的意见。

赵竑看了一眼曹友万,后者硬着头皮,终于开口。

“陛下,臣在西夏守城,曾与退军当日欲出城偷袭鞑靼大营。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曹友万跪了下来,余玠跟着请罪。

“起来吧!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可不能再犯了,也要相信自己的同袍。”

知错能改,似乎也没有再追究的必要。

“既然有些将领不能打硬仗,就让他们从边军中退出,在内地的官军或官府中任职。怎么说,这些人也上过战场,有些还上过讲武堂,总比那些没摸过刀枪的强吧。”

赵竑稍稍思考将,随即做了决定。

讲武堂批量化生产军官,但精神层面,人与人都不一样,想要每一个毕业生都是精品,太过理想化。

没有投降叛变者,已经不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