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章 分兵(2 / 2)

加入书签

“多谢殿下成全!末将必会鞠躬尽瘁,为保住灵州城血战到底!”

余玠和曹友万站起身来,肃拜一礼。

“大恩不言谢!在下谢过宋皇,谢过两位将军,谢过所有的大宋勇士!”

李德任不敢怠慢,站起身来,郑重还了一礼。

“我大宋天子耳提面命,让我等帮助殿下守城,直到来年六月。望殿下能坚守,等待我大宋天子御驾亲征,挥军来援。”

曹友万不放心,郑重其事提醒着李德任。

一旦鞑靼大军攻城凶猛,西夏反而扛不住开城投降,他们可是要后悔莫及了。

“明年夏天?”

李德任心头巨震,他思虑片刻,这才说道:

“二位将军放心,除非鞑靼大军从在下的尸体上踏过去,否则休想破了灵州城!”

宋皇果然会挥兵来救,只是不知道为何要等到明年夏天?

不过,宋军一万将士来援,已经让他的心安稳了大半。这些宋军黝黑健壮,一看就是军中精锐,守城的希望大增。

“好!有殿下和两位将军在,老臣就带两千将士去中兴府,向皇帝密报此事,以免鞑靼隔断了交通。”

罗世昌笑呵呵地说道,好像又记起来了什么。

“殿下,你帮老臣多准备些大黄,老臣要带往中兴府,以备不时之需。”

宋皇那几个神秘的咒语已经奏效了几个,其它几个会不会奏效,到时候自然一见分晓。

李德任点头答应,心里迷迷瞪瞪。

中兴府有疫情发生吗,干嘛需要那么多大黄?

“殿下,罗相公,若是鞑靼大军来攻打灵州城,还请殿下不要向中兴府求援。灵州城的防务,我军必会尽力,不让鞑靼大军破城。”

想起赵竑在利州大营的叮嘱,余玠煞有其事提醒起李罗二人。

中兴府派兵增援,不过是羊入虎口,有来无回,白白牺牲。灵州城有宋军八千将士,他有信心不让蒙古大军破城。

这可不是含糊的时候。

“灵州城是中兴府的屏障,不过两万守兵,怎么能守住?中兴府不发援兵,灵州城必然陷落。将军,这是两难,中兴府要发援兵,在下也阻挡不了。”

李德任一脸的惊愕。

即便是他不向中兴府求援,朝廷要发兵救灵州城,他拦得住吗?

而且,到时蒙古十万大军围城,灵州城怎能守住?

余玠和曹友万对视了一下,余玠无奈开口。

“罗相公,末将带两千兄弟和你去中兴府。灵州城这里,由曹将军带其他八千兄弟守城即可。”

要中兴府不发救兵,看来他不得不去面见西夏皇帝,顺便帮着守城。

而灵州城,只能托付给曹友万了。

“殿下,灵州城有我军将士协助守城,一定可以。两万守兵,加上城中民壮,还有我八千大宋将士,足可保灵州城安然无恙!”

曹友万慷慨激昂,给李德任鼓气。

皇帝可是交待,中兴府那边,才是此次战争的重点。中兴府要是降了,灵州也就不攻自破了。

反过来,灵州城要是陷落了,中兴府失去了屏障,也就会不攻自破。

“曹友万,帮着殿下守城即可,不要出城浪战,更不要受人怂恿。凡事不要冲动,牢记陛下的教诲,一定要保灵州城不失!”

余玠郑重叮嘱着自己的副将,心里有些不踏实。

他去了中兴府,鞑靼大军必会隔断交通,灵州城,就只能靠曹友万和李德任了。

曹友万勇则勇矣,但太过冲动,又有些优柔寡断,就怕轻率出兵,误了大事。

“余将军,就照你的意思办吧。余将军放心,在下和曹将军一定能守住灵州城,也不会轻易出城。中兴府那边,就靠余将军和罗相公了。”

曹友万郑重领命,李德任下意识点点头。这些宋军如此彪悍果敢,城中的夏军颇是不如。

他这个灵州守将,更不能装怂。

至于灵州城能不能守住,先打打再看。

“殿下,城中有多少将士,足够守城吗?”

城墙上,看着罗世昌和余玠带人离开,曹友万转过头,向一旁的李德任轻声问道。

十万蒙古大军围城,两万五千守兵,好像有些太少。

“曹将军,灵州城中不过两万守兵,加上民壮和衙役,不过两万五千。将军的意思是……”

李德任疑惑地看着曹友万,不懂他的意思。

两万五千守兵,真正的战兵,不过一万出头,战力有限。

宋军的到来,可谓是恰到好处。

“殿下,在下的意思是,如果城中兵员不足,在下和手下兄弟,可以帮着殿下练兵。”

曹友万抱拳行礼,轻声说了出来。

说到练兵,皇帝所创的讲武堂练兵之法,足可以短期内成军。如果李德任让宋军将领练兵,他们义不容辞。

“练兵!”

李德任懵懵懂懂,点了点头。

宋军气势不凡,看着让人心惊。让他们帮着练兵,或许有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