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章 曹府(2 / 2)

加入书签

相比于平日里,今天来的达官贵人多不说,个个还都是谦恭。皇帝对讲武堂推崇备至,连带着这些文官,也对他们这些武夫客气了许多。

“曹门两位大官人,大哥文武双全,二哥弓马娴熟,不是文举,就是武举。今得当今天子垂青,兄弟都是封疆大吏,镇守边疆,保家卫国,乃是天大的喜事。曹氏一门,风光荣耀,门楣显赫,恭喜啊!恭喜!”新笔趣阁

西和州知州陈寅又是举杯,满脸笑容,向曹友闻兄弟表示祝贺。

西河州是大宋西边门户,三关五州的西大门,如果能增强防御,的确是大好事一件。

“陈相公,多谢了!”

曹友闻喝完酒,放下酒杯,沉声说道:

“各位相公有所不知,陛下让下官镇守利州西路,委以边陲重任,在下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这一步不慎,有负圣恩,对不起三关五州的乡亲父老。以后有事烦扰各位,还望不要见怪,多多见谅。”

他的官职里面,可是有“权”字重压,一旦不能成功履职,恐怕就要自动走人。

“大官人,说笑了!我等一定尽力而为!”

“大官人,能办得到的,一定尽力而为!”

众人连连点头,都是笑意盈盈。

曹氏兄弟正得皇帝青睐,宠爱有加。他提到的事情,自然要用心去办。

“当今天子文治武功,一代诗词大家。文在于推行新政、废除苛捐杂税,造福万民。武在于创立讲武堂,编练新军,厉兵秣马。一代圣人之象,呼之欲出。”

陈禹看向了曹友闻,满脸的谄笑。

“曹将军,听闻陛下要驾临蜀口,到时候还请引见,一睹天子圣颜。”

“曹将军,陛下亲临蜀口,还请引见,一睹圣颜。”

栗亭县知县贾子坤等官员,纷纷开口。

曹友闻看了一眼弟弟。不用说,是弟弟大嘴巴子,到处胡说了。

“陈相公,诸位同僚,陛下说过,未来数年,蜀口会是主战场,三关五州会发生一连串的战事。到时候,陛下可能会数度亲临。如有机会,在下一定引见。不过,陛下慧眼如炬,四川反贪分司已经建立,各位还是做好分内事,免得到时候陛下到了,各位门前不清,到时候误了自己。忠言逆耳,诸位自重吧。”

曹友闻不置可否,众人都是连连点头。

“多谢曹将军提醒!”

“曹将军说的是,我等谨记在心!”

一众官员,包括同庆府知府陈禹,人人都是肃然。

反贪反腐,澄清吏治,这个关口上,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曹将军,同庆府城墙破烂不堪,地方上堡寨均已残破,要都修葺,恐怕有些难啊!”

栗亭县知县贾子坤忧心忡忡说了起来。

宋金七年战事,再加上叛军作乱,同庆府为利州西路北部重镇,首当其冲,防御工事被破坏殆尽。要是再不修葺,一旦战事来临,恐怕真要出大事。

“曹将军,朝廷在边塞设水泥作坊,恐怕也是为了修葺城墙要塞。你的意思是先修大城,还是先修边地要塞?”

陈禹看着曹友闻,试探着问道。

要是放在以前,利州西路安抚司一句话,怎样修葺、修那里,都是地方主官决定。现在军事上完全是这些武夫新贵说了算,还要地方官府无条件配合。

皇帝圣旨,还有四川制置司和利州西路安抚司的公文,他们无可奈何,只能照办。

“陈相公,贾相公,在下已经巡查过利州西路各城关。以在下之见,还是修葺大城为先。如今宋金无战事,而鞑靼大军一旦入侵,地方堡寨防御不足,只能放弃,到时候官府坚壁清野,百姓都要撤入府州大城。所以中小堡寨,暂时都不要修葺。”

曹友闻沉默片刻,据实相告。

三关五州,几乎都是军城,修葺扩建大城,集中一处,也利于官军驻守。鞑靼大军来去如风,中小堡寨根本扛不住对方的进攻,修也是白修,不如放弃。

“曹将军,这是陛下的旨意吗?”

陈禹和贾子坤对望一眼,陈禹下意识问道。

皇帝只说要修葺三关五州边防,并没有说只修大城,不修堡寨。

还有那个鞑靼大军,影都没有,他们会来入侵?

“两位相公,这是在下的想法,在下接下来也会加紧修葺三关五州大城险塞。在下已于数日前奏明陛下,陛下很快就会来蜀口防线巡察,相信陛下必有决断。”

“那是!那是!”

陈禹和贾子坤连连点头。

曹友闻考虑周全,不要说那些堡寨,即便是栗亭县城,恐怕也经不起大军的冲击。

修葺大事,军方说了算。如今之计,他们只能配合曹友闻,地方上提供劳役,军方提供水泥和部分军士,先修葺扩建大城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