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说媒(1 / 2)

加入书签

今儿整个桃花镇最顶尖儿的媒婆刘桂花被请到了温家村村长家里,村长婆娘拉着刘桂花的手,两人一齐坐在炕头上,“妹子,一会你可帮帮我儿,他嘴笨,见到人家小伙子连话都不会说。”

原始淳朴的村子里,婚事还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村长家已经和温成头暗地里通过气儿结了两家的亲事,眼下,就差一个嘴巧的媒人牵线。

刘桂花这是第一次给俩男人相说,心里没谱。但眼见从村长婆娘袖子间递来红纸包的票票,立马笑开花来,拍胸脯道:“这哪是嘴笨啊,咱家牛柱老实忠厚,是个靠谱的,又一向能干,眼下病好了,别说男人,那就是说村东头大周家的女儿,也绰绰有余呀!瞎眼的才看不上嘞!”

村长婆娘舒心笑了。

守在门外的高大汉子听着屋里的谈笑,原本黝黑的面庞显出两朵新鲜山楂的红晕,蹲在门口,身形如一座小山包似的内敛厚重,直勾勾盯着自家的篱笆院门,眼神纯直,翘首以盼。

另一头,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温老师可后悔大中午的出来了,他一路走,这太阳就一路在他身后追,他脚程慢,跑不过太阳,眼下被照的脑瓜顶滚烫,脸颊通红。

村长答应给他那一篮子鸡蛋就像是吊在驴子前面那根胡萝卜,勾的温拾坚持坚持再坚持。

重获新生的温拾这辈子目标很简单,他就要自由的活,自由的吃,能活多久活多久,能吃多少东西吃多少东西。

圈里猪仔的生活,惹的他羡慕。

村长家住在村口大榕树旁,是砖石水泥垒的新房,青瓦顶儿,冬暖夏凉,院墙沿路旁种了栗子树,枝繁叶茂,温拾站在树下的阴影,歇歇脚,顺带盯着树梢上尚如一个个绿色的刺猬团挂着的栗子眼馋。

栗子哎。

没吃过。

会好吃吗?

听说是香甜软糯的,会比红薯更软更甜吗?

温拾抬起白生生的下巴,微微被汗湿的额头碎发被风吹起来。

春天的风是有味道的,阳光也是有味道的,草叶的香气,野花的芬芳,鸡鸭家畜绒毛的细软,湍湍溪流溅起的水汽清新,一同杂糅在这个时刻,这个时空。

这可比消毒水的味道好出百倍。

温拾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温、温拾!”

温拾从滚进栗子堆儿的美梦中回神,“牛柱哥,你也在家?”

套着一件蓝褂儿,穿着条麻袋似的军绿裤子,脚踩一双黑布鞋,淳朴至极的温牛柱站的不远不近,见温拾看过来,眼珠子盯着他瞧了几秒,又落到了地上,“嗯,你来了。”

温拾迈步走过去,笑的纯良又可亲:“牛柱哥,二叔叫我来拿鸡蛋。”

鸡蛋,鸡蛋,鸡蛋!

温牛柱有些没反应过来。

鸡蛋?什么鸡蛋,不是说好来相看彼此吗?

好在屋里的村长婆娘和媒婆听到了外头的响动,从炕上跳下,忙跑出来,一个拉牛柱,“对对对,你记得等会小温走时,记得给他装一篮子鸡蛋带走,今早新从圈里掏的,新鲜的呢!”

一个拉温拾:“你就是老温那侄子啊,真水灵,我年轻时候怎么没这么鲜亮呢?!都往里走吧!”

“对,小温啊,今天就在姨家吃饭,姨炖了红烧肉和粉条子!”这也算是硬菜了,村长家也不是天天吃肉的,只有招待贵客时,她才露这一手。

这为了儿子的亲事,下了血本了。

温拾被撺掇着往里走,他这人没什么弱点,唯一的缺陷就是上辈子实在是太缺嘴,这辈子愈发馋猫,原本不想留下来,可一听到有肉,眼珠子冒光,腿登时像是灌了铅,不想往外迈了。

他嘴上客套了几句,其实进院就闻着那厨房的灶台香气,眼前几乎要浮现出那酱红色翻涌的汤汁和肥瘦相间的肉块,“谢谢姨。”

可惜,主人家似乎并不想早早开饭。

温拾被拉着坐在小院爬满葡萄藤的架子下拉家常,头顶一串又一串绿莹莹拇指大的葡萄刚刚结出来,要再等三四个月,才会套上紫色的新衣,由内而外成熟,变得甘甜又可口。

“你家是在市里的?以后还回去不?”

这原身家里也是没有人丁了,否则以他的心气,哪里会跑到村子里来混吃混喝。

所以温拾也不打算回到市里去了,哪怕知道那地方是这书里最繁华的地段,但再繁华也华不过温拾上辈子的见闻啊,虽然上辈子他也没到过外面的世界,不过在电脑平板上看到,也算是去过了。

而且温拾觉得乡村的日子挺好的,有吃有喝他就愿意在这地方当一辈子老师,教教书,锻炼锻炼身体,争取明年能更半亩地。

“不回去了?!”刘桂花笑了,“不回去可好!”

说媒这事,最忌讳的就是给外乡人说,早些年,有许多外乡的子弟到村里做苦工、当兵蛋子,和这头的姑娘相说上,转眼夫妻事都做了,就差结婚,人跑了,不见踪影,听说是原本的屋头就有个媳妇。

村子外头的世界那般大,想把人抓回来都不知道去哪找,好些个姑娘被糟蹋耽搁却死心眼,不二嫁,就此等成了老姑娘。

但也有好人,在村子里成家立业,就此安定下来。

温拾要留在这地方,定然要找个这地方的人生活。

刘桂花和村长婆娘一对眼,示意这事有谱,坐在炕梢另一头的温牛柱低头闷闷不说话,攥紧的掌心直冒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