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9 章 三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郑成功转念一想,陆秀夫这个开办学校的提议,真的相当有必要。

他们既然打算建国,传国祚于千秋,自然不能只一味地埋头进行攻城略地,开疆拓土。

必须将这些新攻占的地盘,彻底打上汉文化的烙印,变为真正属于自己的帝国疆域,而不是一块块毫无根基的海外浮地。

明朝末年,大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原,就连永历帝本人都是天主教徒。

不仅为了祈求援兵,写长信求助梵蒂冈,屈身称对方为宗主国,还给太子朱慈煊改名为康斯坦丁.朱。

简直是荒谬绝伦!

郑成功觉得,是时候对西方进行一波反向文化输出了,从此凡是他帝国大军所到之处,剑锋指向之地,就是海外的汉文化圈。

以后什么西方传教士,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变成千里迢迢来朝圣学习的热心学子。

愿意学习汉文化,并且有深深认同感的,那就一视同仁地视为自己人。

至于心中抗拒,不愿接受的那些人……

反正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一国的建立,总是伴随着流血的!

他又想到后世那些入侵台湾的红毛鬼。

虽然在这个位面,红毛鬼们的老家荷兰,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被他们攻占拆除了。

但假若二百多年后,这些晦气东西又一不小心死灰复燃,并且又又又来到台湾的话……

必须给他们亿点点震撼!

本以为是蛮夷之地,却已经有了极其先进的文明和帝国政权,炮火所指之处,红毛鬼一路呜呼哀哉,闻风丧胆,死得很惨烈。

就问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郑成功很快和陆秀夫达成了一致,搞教育,必须搞,而且要大搞特搞!

确定了大方向,还有许多细枝末节等待进一步完善。

此时,恰逢土著们一年一度的丰年祭,等同于南宋的新年元夜,极其隆重。

加上今年因为使用了新的种植技术,更是迎来了大丰收,本次节日祭举办得颇为盛大。

土著们提前月余就开始准备,捕捉猎物,制作祭品,纺织节衣,酿制美酒。

又于空地处排演祭祀舞蹈,一幕幕皆在模拟日常生活景象,结庐、建造、种植、畋猎、采集、晒盐、舂米等等,不一而足。

崖山人对节日祭祀都很熟悉,从前临安上元夜,十里长街,香车宝马,星火如簇,拥起一座笙箫繁华、人声鼎沸的不夜城。

但丰年祭这场面,他们真没见过!

唱歌跳舞也就罢了,怎么还有抱着人摔跤、在泥地里打滚越野跑、负重背着树前行这些操作呢,花样还挺多。

最可怕的是,居然有抛物比赛。

参赛者分为两队,遥遥相对,随手抓起一物就向对面抛去,谁接不住,谁就输了。

被随手抓起的小陆丞相:“……”

弱小,可怜,无助,但懵逼。

不是,你们怎么还带扔人的?!

庆典最后一日,土著们烤饼问卜,满面虔诚地将面团放在热石板上,覆以蕉叶,一炷香功夫后,以小米饼的焦度来占卜来年的天气。

若是无焦脆,就代表来年气候湿润。若是恰到好处,代表会大丰收。若是全糊了,就意味着来年将会太阳持续灼照,烧焦大地,生产条件极为不利。

郑成功一转头,看见赵昺悄悄溜过去,撅下了一块烤得酥脆的面饼边子吃掉,又私自给加了一把火。

郑成功:“……”

由此可见,这占卜完全不靠谱。

归来后,他同陆秀夫商议:“土人们对信仰相当狂热,或许,我们应该建一座文庙当学校,兼具祭祀和教学功能。”

“当地祭祀节庆频繁,以后就让土人搬入文庙祭祀,并在文庙中设立学社,将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土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秀夫欣然道:“如此甚好。”

他进一步规划道:“等以后人多了,台湾发展起来,还可以再进行扩张。每地建一所文庙作为最高学习场所太学,以下的城镇,再依次设立州学、府学、乡学。”

郑成功又问:“所教何业?所祀何人?”

陆秀夫微感讶然,似是未曾想到这居然还有争议:“自然是建孔庙,封孔子,授儒学,拔擢成绩出众者入仕为官。”

郑成功不是很赞成地说:“孔子可以有,但不能只有孔子。”

设孔庙,当然是最常规、也最保险的做法。

但他出生在海外,七岁才归国,成长过程中又面临各国文化的碰撞,从来就不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儒家信徒。

单纯的建设孔庙,已经不足以适应一个未来终将称霸海上的帝国统治,必须走向多元化。

台湾是他们的第一个基地,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试点机会。

一方面,孔子和儒家经典、经史文章,作为宋人立国的思想核心,将会被摆放在首要位置,作为所有学生的入门课程,进行重点教授。

土人们近乎如同一张白纸,吸收着一切文明信息,必须好好打磨。

然而另一方面。

他们毕竟开设学府是为了给朝廷扩充人才,不是做慈善的,自然要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能更好地维持帝国向上发展。

郑成功是这么打算的:“入门等级,所有人都要学儒学,培养对汉文化的认同感。”

“等层层考试、升入太学之后,就要进行分流,只有极少数人继续学儒,其他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学商、学法、学疆域地况、自然物理、奇门八卦、莳花弄草、医药行诊、兵法军阵,等等。”

陆秀夫认真倾听。

郑成功又道:“可于文庙正中,祭祀孔子,从祀七十二位古往今来大学者,并奉其学说,从此流传。”

天幕上。

观众们对此十分感兴趣,纷纷开始提名自己心中合适的从祀人选:

【唐太宗李世民】:说到兵法,

李靖军神在世,

横扫千军,这兵家的从祀舍他其谁!

【唐太宗李世民】:当然,本位面的药王孙思邈也须列入其中。

【魏孝文帝元宏】:我大魏郦道元,书生报国,开一代水经地理之先河,自然要榜上有名。

【明武宗朱厚照】:阳明先生一代圣人,影响万古,必须占据一个席位!

【唐玄宗李隆基】:李白的诗歌是什么水准,想来不用朕多说,你这个文庙总不能没有诗歌吧。既然不能没有诗歌,那肯定不能没有李白。

【宋神宗赵顼】:苏轼诗词超凡越圣,同样应该上榜。

【宋神宗赵顼】:朕的王相公作为一代改革家,思想先锋,锐意进取,延平王你好好考虑一下。

【魏文帝曹丕】:说到文才,这个时代一定绕不过朕的父皇,还不速速让他上榜!

【大周皇帝张士诚】:朕的幕僚施耐庵、罗贯中,写了有史以来最好看的小说《水浒传》、《二国演义》,他们不入祀天理难容。

【晋孝武帝司马曜】:提名本位面的书圣王羲之!

【晋简文帝司马昱】:提名本位面的画圣顾恺之!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提名本位面的药圣李时珍!

【宋孝宗赵瑗】:朕的幼安冠绝当世,才映千古,如果他不入选,只能证明你这个文庙的选人水平有问题。

【暂时还没想好帝号的女帝秦良玉】:朕为徐光启发个声,徐光启精通数学物理,修订历法,改良红夷大炮,作《农政全书》,惠及万民,代表着一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

【暂时还没想好帝号的女帝秦良玉】:徐光启应当入庙。

【陈文帝陈蒨】:本位面没有什么配得上从祀的人选,朕就提名一下文天祥吧。

【北周武帝宇文邕】:朕直呼好家伙,崖山位面的文天祥还没死,你就要给人家祭祀了?

【北周武帝宇文邕】:当代王炎午就是你吧。

【陈文帝陈蒨】:啊这,朕忘了(疯狂擦汗)。

【后秦君主姚兴】:反正文天祥总有一天会死的,朕也提名文天祥。

众人:“……”

什么叫总有一天会死?

这个姚兴,不会说话可以把嘴捐给有需要的人!

【宋武帝刘裕】:那朕提名于谦。

【北齐神武帝高欢】:于谦可以有。

【宋高宗赵构】:这里是大学者的提名,于谦留下了何等著作,他配上这个榜单?

【汉光武帝刘秀】:于谦留下了清白不屈、忠心义烈的精神,也是一种不朽的传承,学文先学德,于谦的人格光辉足以彪炳史册。

【周太/祖郭威】:说到精神传承,朕就不得不提名李渊了,感谢他向诸天万朝分享咸鱼摆烂精神。

【周太/祖郭威】:朕现在已经意识到躺平摆烂啃儿子的快乐了,把大多数事务全推给了我

儿柴荣。

【陈武帝陈霸先】:摆烂精神是李渊传播的吗,分明是你本来就懒,李渊只是负责点醒你。

【晋元帝司马睿】:啃儿子的快乐,谁啃谁知道!合十感谢李渊的贡献!

【宋哲宗赵煦】:李渊是帝王,不能列入文庙吧。

【宋哲宗赵煦】:论精神的话,朕愿支持李定国,于山河残破的绝境中犹不放弃,血战至日暮途穷。

【宋哲宗赵煦】:李晋王这种精神,正与崖山人一脉相承。

【暂时还没想好帝号的女帝秦良玉】:朕的军师史可法支撑残局,力矢孤忠,丝毫不逊色李晋王。

【魏孝文帝元宏】:精神传承,难道不应该传承刘秀的气运?人家可是万朝第一气运之子!

【汉光武帝刘秀】:???

……

天幕上,众人的谈话逐渐跑偏。

郑成功一行行看过去,深感无语。

帝王们提名南宋之前的那些人也就算了,怎么还有于谦、徐光启、李定国?

从崖山年间往后推,要再等几百年他们才出生,难道打算搞跨时空祭祀?

甚至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人选出现,什么论颜值当数古今第一的卫玠,死后被封瘟神、传承瘟疫精神的钟会,运气奇佳、自带二个SSR的卫子夫,等等等。

郑成功将众多不合时宜的人选剔去,又将时间点框定在崖山之前,最后略略一算,差不多得到了二四十位人选。

他将这些名字一一记录下来。

此时,一名玄衣抱剑的高冷靓仔——张世杰忽然路过,扫了一眼名单,大为惊讶:“辛弃疾?李靖?你们这是打算建武庙?”

郑成功:“……”

神他妈武庙,哪里来的武庙。

往前翻了翻,李靖是因为兵法论述入选,辛弃疾是因为辛派词风,开一代先河,加上宋孝宗在那边不时提刀威胁。

反正不是因为两人都擅长打仗。

他将这个解释告诉张世杰,后者神色很不满,冷着脸说道:“为什么只有文庙,没有武庙?难道一个新生的帝国只需要文官决断事务,不需要武将守国戍边、保卫疆土了?”

郑成功:emmm,他说得好有道理!

虽说南宋的国情向来是重文轻武,但到了崖山的流亡小朝廷,情况迥然不同,完全就是张世杰的一言堂。

什么,你说你有不同意见?

你真以为张世杰麾下,那些只听令于他的军队是摆设?

因此,张世杰自然要让新帝国的定策,向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发展。

但除去他的个人立场不提,在教育体系中加上习武,确实势在必行。

郑成功回想了一下自己所在的时代,顶尖文人群体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未曾掌过兵。

譬如,前任江北督师、现在女帝秦良玉的军师史可法;

兵部尚书、手下有一支舰队的张煌言;

编了李自成闯军旧部成为「忠贞营」的堵胤锡;()

?早饭吃什么提醒您《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恰在此时,陆秀夫沉吟一番说:“世杰说得有理,我们或许不该办一个单纯的「文庙」或「武庙」,而是应该办一个文武兼备的学宫。”

“甚好!”张世杰立刻拿出一张纸,将若干他认为合适的人选列下。

郑成功:“但我们缺人手——”

虽说崖山人里有很多精英中的精英,都是从前的文武百官,但又不可能长期停留在这个地方教书。

陆秀夫却很淡定:“莫急,一步步慢慢来,先把第一批学生迅速培养出来,现在的问题是,必须要在学宫中将后世之人和他们的学术也加上。”

郑成功:“……”

他发出了一声灵魂质问:“为何?”

有些人还没出生,就已经死了,被摆上了祭祀台?

“可以列空白神位,而非灵位,等这些人日后归位”,陆秀夫说到这里,幽幽地看了他一眼,“延平是真的不清楚为什么要加么——”

当一个人开始卷的时候,其他人也就被迫开始跟着卷了啊!

郑成功带来了大量的后世知识,并且都已经投入了生产运用。

等于说,如果学生们完全不学的话,很快就要跟不上帝国发展了。

郑成功抬头望了一眼天幕,许多皇帝也都意识到了这个bug,正在和提名者紧急磋商:

【暂时还没想好帝号的女帝秦良玉】:徐光启说他没问题。

【大周皇帝张士诚】:罗贯中和施耐庵也没问题。

【明武宗朱厚照】:祭祀就祭祀吧,阳明先生说,只要你们把他的心学传播下去,提前「死」一回也没什么。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李时珍说随意,他的医术都发在这里了,你们拿去参考。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上传《本草纲目》全文。

朱厚熜开了一个好头,紧接着,众多的学术资料和著作都一一分享在了天幕上。

诸天万朝的人们纷纷忙着抄录保存,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变革风暴。

郑成功有点迟疑。

这种资料分享,等于是提前公布了某些人的毕生成果,对于崖山位面之后的人来说,是不是不太公平啊。

后世的各位却纷纷让他不要担忧。

徐光启的回复相当具有代表性,他这么说道:

“能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帮上你们,我感到很高兴。”

“我之所以成为我,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是因为我迫切地想要改变这个时代,挽回堕陷于深渊中岌岌可危的中华。”

这位走过半生风霜的老人,望着身后沉沦半壁的帝国疆土,和风中飘摇的战火与旌旗,轻叹一声,复又微笑着说:

“你们能在未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真是太好了,千万莫要为了这一点区区小事而纠结。”

() “既然你们提前发展了起来,等到我出生时,必将远远超过本位面。高速进步也会引发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届时,你们位面的我终将迎难而上,再度开启新的传奇。”

众人肃然起敬。

徐光启实在是太宽容无私、人格高岸了,正因为有许多他这样的大师,为国家和生民立命,才能让山河社稷高唱,代代薪火不绝。

陆秀夫让小皇帝写了一张诏书,将每一个后世入选者的生年和籍贯都秘密记录下来,准备传给后人,让他们在合适的时候把人接来。

有些生来坎坷、历经苦难才终成大器之人,到时候也不用再担心资源,可以尽早成长起来。

……

陆秀夫在台南选定了一个合适的地址,开始着手建设学宫。

现在,岛上的土人们已经学会了烧制砖瓦和建造房子,军民中的一些琉璃砖瓦金玉匠,也都飞快地行动起来,建立起了一座以大成殿为主体的华美建筑群。

奉炎黄为正中,孔子和另外七十二尊神位也都被摆放在了正殿。

所有后世人的姓名都进行了模糊化处理,使用世称或其本人提供的称呼,诸如什么李晋王、爱看花的阳明先生、药圣正在努力吃草之类的。

入选最多的是战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接近二十人,其次是汉、唐、明。

至于清朝……一个都没有。

天幕上:

【新皇帝王莽】:朕想提名一位来自清朝的天文科学家。

【成化大帝朱见深】:清狗?给朕死死死死死。

【南唐后主李煜】:王莽,你变了,你不再像从前一样嫉恶如仇了!你居然要提名一个狗鞑子,当真不可饶恕!

【大秦天王苻坚】:王莽已死,直接叉出去吧。

【新皇帝王莽】:诸位且听朕说完,此人虽然出生在清……

【景泰皇帝朱祁钰】:你再提一个「清」字,就给你六味地黄丸。

【新皇帝王莽】:……(害怕极了)(瑟瑟发抖.jpg)

【新皇帝王莽】:此人是汉人,却不幸生在了狗鞑子王朝,一生短暂,只活了二十九岁,却敢为天下先,勇攀科学高峰,人品和作品都受到后人景仰,大家可以放心入坑!

【宋武帝刘裕】:听起来还行,是谁啊?

【新皇帝王莽】:此人名为王贞仪,是乾隆年间的女天文学家,

【清高宗弘历】:啧,本位面的人居然也获得了提名。

【清高宗弘历】:朕不愧是一代明君圣天子啊,十全十美,朝中随便一个无名小卒子都能成为天文科学家(陶醉)。

【清高宗弘历】:朕今天心情好,决定给王贞仪来首御制诗。

【新皇帝王莽】:???

【新皇帝王莽】:你既然一心找死,那朕就成全你!

新朝位面,王莽看着清高宗在天幕上的发言,顿时就被气笑了。

哪来的狗东西一

次次挑战他的底线!

本来嘛,

王莽也没想着怼乾隆这厮,

毕竟他虽然前世是键盘侠,但也不能随便逮着一个人就开喷吧。

他这边忙着灭刘秀,打击大魔导师,实在是抽不开身。

但架不住总有人摆不清自己的位置!

王莽:唉,我也不想总是骂到别人吐血啊,真的好难。

【新皇帝王莽】:王贞仪一个汉人,好端端在民间过着自己的生活,跟你通古斯野猪皮皇帝有半毛钱关系?

【新皇帝王莽】:你不是说“女真世居东海之滨,与中国无涉”吗,咋滴,屁股一转就不认账了?真不愧是建奴,啊不对,贱奴,这自我打脸的本领真是咔咔的,猴都没你善变。

【新皇帝王莽】:你以为王贞仪跟你那些臣子一样,你给她写首诗,她就应该感到荣幸?

【新皇帝王莽】:错了,你根本不配和王贞仪相提并论,你俩能站在同一个世界呼吸,那都是对王贞仪的羞辱!人家论才华、人品、对后世的正面影响,甩出你几条大街!

清世宗位面,乾隆看着天幕,双眼充血。

王莽这种压根没当几天皇帝的贱民,跟他这样文韬武略的千古一代待在一个弹幕评论区,已经是二生有幸了,居然还胆敢忤逆他的意志!

他恨得仰天大叫:“大胆刁民,混账东西,真是该死!”

乾隆想要给对方点颜色看看,可惜,王莽离他太远,他压根就拿对方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

乾隆忽然灵机一动,决定先挑软柿子捏,当即就准备对付那个王贞仪:“将她抓进宫好好搓磨,朕要让王莽看看,什么流芳千古的大天文学家,不过是朕手底下的一条狗!”

然而,数日之内,全国境内都搜了个底朝天,找出几百号王贞仪,但其中居然没有一个是乾隆要找的人,只能又通通放了回去。

真正的王贞仪王德卿,她……还没出生。

乾隆无能狂怒不已。

另一边,王莽骂了几句,渐入佳境,一时间眉飞色舞,甚至找回了穿越前网络大战的快乐:

【新皇帝王莽】:朕真的很好奇,你究竟是怎么做到明明那么垃圾,却那么自信的?

【新皇帝王莽】:「十全老人」,你还真敢想啊,朕这就来细数一下你的十全武功,说错了,是十大罪过。

【新皇帝王莽】:一罪奴役汉人毁坏文明,二罪兴文字狱禁锢思想,二罪闭关锁国贻害万年,四罪贪图享乐大搞腐败,五罪销毁图书造成浩劫,六罪屡下江南劳民伤财,七罪指使和珅敛财造成民不聊生,八罪胡乱题字盖章毁坏名篇真迹,九罪违背世界大潮拒绝工业进步坑了后人一代又一代,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第十罪——

【新皇帝王莽】:你的存在就是一种罪,你的每一种政策都是大罪,注定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年复一年!

【新皇帝王莽】:无耻老贼,你十罪并罚,堪称罪不容诛!朕看你也别叫弘历了,赶快改个

名吧,

叫「烘泥」就挺好,

水沟里臭烘烘的烂泥就是你吧!

众人:哈哈哈哈哈。

王莽的谐音梗又来了!

他怼狗鞑子已经成了弹幕时常进行的保留节目了,真是诸天万朝的开心果嗷。

乾隆已经气得拔出刀,如疯了一般砍着御案,恨不得将王莽抓过来凌迟:“这个畜生,畜生!”

“王莽这个横生暴死的汉族贱民懂什么,我满人本就至高无上,岂能同汉人混为一谈……”

却见天幕一闪:

【新皇帝王莽】: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觉得自己以外夷治华夏,为了民族立场,只能选择如此吧?

【新皇帝王莽】:同样是异族君王,怎么人家苻坚就能爱民如子,混华夷成一统呢,怎么人家孝文帝能进行汉化改革,以汉文化治国呢,怎么人家宇文邕就是一代明君,北方无人不称颂呢?

【新皇帝王莽】:废物就是废物,烘泥大帝,你搞再多歌功颂德、花里胡哨的借口,也还是废物!

乾隆猛地吐出一口血,气得眼冒金星,正准备还击回去:“你……”

王莽是什么人,那是多年键盘侠,练出来的手速岂是常人可比。

直接就一波压上去,压根不给他发言的机会:

【新皇帝王莽】:你什么你?太不像话了,这就是你对长辈说话的态度吗?狗鞑子祖上不过是汉人的奴隶和走狗,在座的哪位不比他们高贵个几百倍?

【新皇帝王莽】:不好意思,先委屈大家一下,暂时当一会烘泥大帝的祖宗前辈吧,来,乾隆,给大伙叫声祖宗爷爷听听!

【唐太宗李世民】:哈哈哈,不委屈,乾隆快叫吧。

【周世宗柴荣】:没事,朕不介意给乾隆当一次祖宗,这样是不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教训这个倒霉玩意。

【梁武帝萧衍】:叫吧叫吧,朕先敲会木鱼,免得损阴德。

【新皇帝王莽】:感谢各位给面子(抱拳),烘泥大帝还不搞快点,大家都等着你呢!

太损了!

天幕那头,乾隆喷出了数口血,当场就被气晕了过去。

王莽眼看乾隆败退,心满意足,快乐收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