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日八战(1 / 2)
【武德二年10月20日……】
墨字注明的时间在众人视线中一闪而逝。
水镜如苍天之眼高悬,"眼眸"中映照出一片肃杀的长春言,唐高祖李渊将关中仅剩的兵力都交到了寄予厚望的次子手中,在长春宫为这支即将出征的队伍亲自送行。
悲壮而浩大的军鼓声奏响。
大军开拔,无数平行时空之人目送着那位刚刚及冠的少年将军在萧瑟北风中离去。
众人议论纷纷。
“说实话,就大唐在山西节节败退的趋势,换我我也得放弃河东……”
“可如此一来,一统天下便遥不可及了。”
“河东殷实富足,王业之根基。若无河东供养,缺粮少食的关中岂能争霸天下?只怕最后又是一个南北朝分裂之格局。”
“……尽发关中之兵?一旦下了决心,这位唐高祖倒还是有些魄力的。”
而武德年间的大唐君臣则有些尴尬。
什么叫"他们终究也只是常人而已"啊?看似在替大家说话,这还不如不说呢!
好在他们很快就完成了自我说服:“虽说一开始大家犯了弃守河东的思想错误,但这不是很快就纠正过来,全力反击吗?幸得陛下运筹帷幄,太子出生入死……”
群臣对李渊和现任太子李世民一顿吹捧。
尤其是李世民,当大家回顾他这些年所立下的战功,便会发现他对大唐的重要性。譬如盘点到的刘武周入侵之事,若无李世民,大唐早就弃守河东,今日局面只怕全然不同。
这时,似乎有一阵剧烈的寒风从水镜中吹出,漫天大雪好像从虚幻中降临现实。所有人的心神都不由自主被吸引进镜中那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河东大地。
只见山川河流尽染霜色,贯穿南北,由西向东的滔滔黄河也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坚冰。一支队伍自南向北自西向东而来,于飘零大雪中前进,踏过坚冰渡过黄河,踏上了这片在刘武周大军肆虐之下的疆域。
【这一年,二十岁的李世民率军出发,顶着凛列的寒风与冰雪,带着关中上下所有人的期盼,警要从刘武周手中夺回龙兴之地,重燃李唐政权一统天下的希望!】
虚幻的地图缓缓飘起,黄河以东,全数沦陷,
只剩下孤孤零零的浩州与绛州两个小圆点还插着李唐的旗帜,苦苦坚守着。
【渡过黄河后,李世民率军驻扎于柏壁,面对尽乎全部沦陷的山西河东之地,换作其他人来,或许会毫无头绪,不知如何是好,而李世民的思路却无比清晰。】
【第一步,坚守柏壁,按兵不动,与宋金刚形成对峙,同时就地在河东征粮。】
【————从前的河东是李唐的粮仓,但如今的河东经过刘武周大军的抄掠,粮仓早就没了,百姓们也大多聚集在堡寨之中自守,要想征粮只能从当地百姓入手。】
【裴寂要是在这里,立刻就要跳起来大声反对——这不可能!这可是因坚壁清野、焚烧粮食,而引起当地百姓暴动,使得一县之地直接投向刘武周的大才啊。明明是来讨伐敌军的,最后却把自家百姓策反到了敌军那一边。可以想见此时当地人心偏向何方。更何况粮食可是百姓的命根子,李世民还想就地征粮?简直开玩笑嘛。】
【————可李世民偏偏就做到了。】
【秦王名号一出,百姓争相归附,踊跃献粮,没过多久大军的粮草就不用愁了。】
“……朕没听错吧,就地征粮?”
汉武帝刘彻扣出三个问号:“???”
————从未听说过哪支军队连粮食都不曾带够就出军去征战的,那还打个鬼啊!
——最重要的是,长安那边在做什么?
合着就只是凑出一点兵马,啥都不干了?
大汉初年,丞相萧何实名表示羡慕。
……要是当年他管后勤的时候也能如此简单就好了,让韩信自个儿就地征粮去!
【既然粮食够了,总该出击把敌人从这片土地上赶出去了吧?李世民依旧不急。】
【当初大唐军队是如何节节败退的?还不就是刘武周大军打到哪里,朝廷就慌慌忙忙调兵去援,永远都是慢一步的被动状态。就像两人打架时,人家出拳击胸,就赶紧伸手护胸,人家抬手扇脸,就连忙抬掌捂脸,人家一脚踢来,就慌慌张张跳开……打到最后手忙脚乱,彻底落入对方的战斗节奏之中,还白挨了一顿胖揍!】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重蹈覆辙。】
【他要化被动为主动,让敌人被他的节奏牵着走。因此,不能急于出击,敌人越是想要决出胜负
,他就越是要耗着拖着。】
【当然了,纯粹的坚守毫无意义,就像缩入乌龟壳里,只是单纯不挨揍而已。坚守柏壁,与敌军对峙的同时,李世民不断派出小股兵马,一次又一次抄掠敌营,直把宋金刚大军搅得疲惫不堪。】
【毫无疑问,敌军渐渐陷入李世民的节奏之中,于是他进行第二步,主动出击。】
【为此,李世民不惜亲自出动,探查敌军情报。最惊险的一次,他身边随行的骑兵都四散开去探查情况,只剩一名甲士。两人在高丘上不知不觉睡去,连敌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都没发觉,要不是一只老鼠被蛇追赶跳到了甲士的脸上,将两人从梦中惊醒,只怕堂堂秦王就被人包圆了。】
水镜之中,是连绵起伏的山丘与葱茂的丛林,只见秦王李世民与身边的甲士匆忙上马,在敌军的包围追击之下狂奔而走,才跑出一百多步,眼看敌军已经追击而上,李世民突然回头引弓,弓弦如满月。
咻——
仿佛白日见流星,敌兵骁将一击毙命。
趁着群龙无首的敌军慌忙退散之际,李世民从容转身,一拍战马,扬长而去!
“好惊人的箭术!”平行时空的西汉,老将军李广跃跃欲试,似乎回忆起年轻之时一箭没石的风采,整个人都好似重焕青春。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唐太宗应如是!”后世的平行时空,无数人为之惊艳,“诗仙之言,用在此时,恰到好处。”
【想必大家还记得,当初李渊派出四波援军,却通通失败,全军覆没,大将或是被擒,或是只身而逃。其中,永安王李孝基与独孤怀恩便是惨败于刘武周偏将尉迟敬德与寻相二人之手,沦为阶下之囚。】
【——是的,大家没有听错。后世大名鼎鼎的唐太宗心腹爱将尉迟敬德,此时还是刘武周的部下,并且荣幸地被李世民选中,成为了主动出击突袭的目标之一。】
【打探到尉迟敬德、寻相将要还军法州,李世民当即派出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于美良川于设伏截击,以有备算无备,大败尉迟敬德,斩首二千余!】
【这只是第一次,还有第二次。】
【不久后,尉迟敬德与寻相领兵赴蒲反,救援王行本,先一步收到消息的李世民亲率步骑三千,星夜赶路,从小路先一步赶往安邑,再次大败尉迟敬德二人,令后者全军覆没,
则迟敬德二人孤身而逃。】
【看起来似乎完全一模一样的两次伏击,却偏偏全都轻而易举取胜,以至于连尉迟敬德这样的“名将”都被衬成了傻子。李世民的军事才华无时无刻不在熠熠生辉!】
被点名的尉迟敬德:“……”
“败在陛下手下,怎么能叫收呢?”在周围一群同僚的哄笑声中,直面当年黑历史的尉迟敬德忍不住涨红了脸,条条青筋绽绽,他大声嚷嚷,"……那是陛下太厉害了好吗?换你们上,也是同样的下场!"
但凡稍懂军事的人,都不可能觉得是李世民的对手太弱,才让他轻易突袭成功。从这两次闪电般的突袭之中,无数平行时空的名将都敏锐地察觉出李世民的特质:
“天才般的预判,精准的执行力!”
——最重要的是,俯瞰全局的战略眼光!
从按兵不动到突然袭击,说起来简单,其他人又怎么知道何时按兵不动,何时突然袭击?如何突袭,突袭哪里才是最佳?
【不久后,蒲坂顺势被唐军收复。】
【此时,从李世民来到河东,仅仅过去一个多月而已。河东局势便开始扭转,刘武周大军南下以来,一路顺风顺水的攻势终于被遏制,反而落入李世民的节奏之中。】
【连番获胜令唐军士气高涨,麾下大将纷纷请求乘胜出击,却被李世民拒绝。】
【年轻的秦王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