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积重难返,非改不可(2 / 2)

加入书签

秋海的产品已经出来了,可还没有这么快上市。

想要知道秋海的销量,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现在的外企,巴不得时间过的快一点。

他们想秋海的产品,到底有没有那些技术。

如果没有的话,那乐子就大了。

就算是有的话,外企这边也是根本不慌。

秋海有技术的话,无非就是代表大家实力相等。

这种情况下,外企认为自己想要赢的话,不是什么难事。

在华夏霸占市场这么多年,外企对于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秋海这几年能够抢占市场,完全就是因为外企没把重心放在华夏市场。

现在外企卷土重来,而且还是如此力度的情况之下,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秋海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一切的结果,等到秋海的产品上市后,就能知道了。

秋海和外企即将开战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就在这个时候,国内开始爆发了下岗高潮。

国企的改革,总算是开始了。

经历了辉煌的国企,此时大部分都要跟华夏说拜拜了。

陈江海到这个闻的时候,知道国家要大放血了。

国企之所以被淘汰,最大的原因,自然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单单说一点,那就是国企非营业性的支出,实在是太高了。

何为非营业支出,自然是指给国企员工的那些福利。

这一部分的钱,可以占到国企总体管理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之多!

也就是说,国企跟民营企业相比的话,莫名其妙就多了百分之三十的支出。

这绝对是一巨大的数字,足以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

这样的企业,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发展创,拥有相当的造血功能,要是不被淘汰的话,那就真的有鬼了。

历史上,华夏在今年发行了两千多亿的特种国债。

作用很简单,那就是给四大银行填补资金。

这样做了之后,勉强让四大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达到百分之。

随后,华夏政府在明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了四大银行一点五万亿元的坏账。

其中大部分的坏账,就是国企留下来的。

要知道,即便是这么多钱,最后都没有把这些账填平。

从这一点也能出来,当初的亏损到底有多严重了。

早已经到了积重难返,非改不可的地步。

从七年开始,国企就一直在改革。

政府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试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可惜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各种各样的改革,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始终都无法改变国企状况。

国企的亏损, 却是越来越严重。

很多过去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十多。

去年的金融风暴,才让国家下定决心,国企必须要改革。

改革是要进行,可受罪的却是那些工人。

国企员工下岗后,根本就找不到工作。

他们在国企待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已经适应不了外面的世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