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3章:碑文之争(1 / 2)

加入书签

三天后。

天空有些阴沉,风卷着花絮漫天飞舞,绕太庙附近久久不散。

奇异的现象让赶来庆祝纪念碑开工大吉的李二和一干大臣心中动容,孔颖达趁机再次劝谏道:“圣上,花絮漫天,这是大吉之兆,是将士们的英灵听闻纪念碑一事,赶来围观,当以绝世佳作以合之,老臣愿一试。”

同样的话这两天李二都听烦了,皱眉不语,旁边一名官员接话道:“圣上,纪念碑纪念的是将士,确实需要一篇纪念文字,天下有资格写这篇文章的不过一掌之数,而孔祭酒无论才华、地位、声望还是孔圣人嫡孙后代身份,都当之无愧。”

“臣等附议!”几名官员趁机赞同,大有逼宫之势。

武将们写不出华丽的篇章,虽心中有气,但也不好争论,纷纷向房玄龄,房玄龄治民有方,论写文章也不如孔颖达,苦笑着摇头。

这种流芳百世的机会岂能便宜一帮老夫子,大家心中不甘,向李靖,李靖会意的点头,郑重说道:“论文才,护国公也不差,何况这纪念碑还是护国公主持修建,无论谁来写,写什么内容,当听听护国公之意。”

“药师此言大善,秦卿呢?”李二好奇地问道。

大家心中也泛起了疑狐,如此重要大事,主事人不再说不过去,那小子不喜上朝,不会连这等大事也不来吧?一个个向李靖。

李靖也不知道情况,见贾有财匆匆过来,迎上去问道:“你们家少主呢?”

“回李大人,少主昨晚交代过,让在下将信送来给圣上,少主去了哪儿在下不知。”贾有财赶紧提上一份信。

首发网址26ks

李靖一听是给圣上的,也不敢,接过去返回,交给了李二,李二一听没人,只传信,心生不喜,但没有表露出来,接过信打开一,脸色动容,原来是带人训练飞天去了,此事机密,不能声张。

信里面单独有一张纸提到碑文内容,正反面碑心分别刻什么字,并请求李二亲自写,拓印上去,李二大喜,这才是一个臣子该有的本分,不像孔老头,就知道揽名声,不当人子。

刻的内容李二研究片刻,觉得朴实、真诚,具有大格局,能展示出自己的雄才伟略和气吞山河的胸怀,比什么华丽的篇章都好,扬了扬内容,满意地说道:“秦卿留信,提议让朕执,拓印石碑,孔祭酒以为如何?”

孔颖达一听让李二执,顿时脸色一僵,不敢再争,总不能说圣上比自己没资格吧?那与儒学理念不和,想到不是秦怀道,心中好受许多。

其他人一听李二执,也都偃旗息鼓,谁来写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名官员提议道:“圣上执,天下无人不服,也是最合适人选,不过,这内容值得商榷,不如由孔祭酒写好,请圣上执?”

“此言大善,以孔祭酒之才,必能作出绝世名篇。”

“可!”

“附议!”

刚偃旗息鼓的几人又心思活络,纷纷附议。

李二一,几人不是翰林院就是礼部的,级别不高,年纪偏大,名气在文坛却不小,都是真正的圣人门徒,孝子贤孙,这是要给孔圣增光彩,心情可以理解,但行为不可能接受。

眼着众人还想再劝,李二沉着脸说道:“此事关系江山社稷,是朝廷大事,不是你等圣门之事,理当由朝廷,由朕说了算,不用猜题。”

“这……”

几人脸色大变,心有不甘,但不敢再开口。

李二冷冷地说道:“关于内容,秦大人也有提议,朕觉得不错,碑心北面为正,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朴实,直接,明了,朕着挺好,”

“人民,什么是人民?”孔颖达率先提出质疑。

“对啊,此语从未听过。”

“孔圣经典也没有人民之说,生搬硬造,有违旧制,于理不符。”

众人又纷纷谴责起来,不愤之情溢于言表。

秦怀道算准了孔颖达会抓住这点不放,在信中有解释,李二过,心中有数,冷冷地上说道:“听好了,人民就是以四民为主体,但还包括奴隶,罪犯等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大唐建设大业的阶级、阶层和组织,都属于人民范围,一切反抗大唐和敌视、破坏大唐建设的人、势力和组织,都是人民的敌人。”

大家一听还包括奴隶,顿时不喜,堂堂士大夫岂能和奴隶平等而论,何况还有罪犯,那算什么东西?孔颖达第一個跳出来:“圣上,不可,天下四民,则纲常有序,国泰民安……”

“你闭嘴!”房玄龄听不下去了,忍不住训斥道。

孔颖达被突如其来的呵斥吓了一跳,其他人也纷纷向房玄龄,这个老好人从来不和人黑脸,争论,今天是怎么了?

就连李二也诧异地向房玄龄。

房玄龄却正色说道:“圣上,臣附议秦大人所言,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大唐建设大业的阶级、阶级和组织,都属于人民范围,四民只是儒家划分之法,不代表朝廷,更不代表天下人都认可,奴隶中也有为大唐立国洒过热血的,咱们能视如不见?翼国公秦琼秦大人还被前朝定过罪,按儒家划分是罪民,但秦琼兄弟为大唐立国前仆后继,就不是英雄了?”

“没错,老子还是瓦岗寨出身,按儒家划分之法,算匪,那老子是不是也不算四民之一,不算英雄好汉,你给老子说清楚。”程咬金冲上去,一把抓住孔颖达的衣领,打铁拳头握紧,目光凶狠。

孔颖达哪里经过这场面,吓得脸色发表,不知说什么好。

其他几名附议孔颖达的官员也傻眼了,没法圆啊。

李靖也清楚该表明立场了,上前两步,郑重作揖道:“圣上,臣以为是什么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为大唐立过功,流过血,如果是,则是人民,当祭奠,以此来,以人民概括,相当精准,总不能说成士族英雄纪念碑,也不能说成农人英雄纪念碑,更不能说成百姓英雄纪念碑,都欠周全,人民涵盖,正好。”

“臣等附议!”

武将们纷纷出列赞同。

孔颖达到这阵势,知道大势已去,心有不甘,但无从反驳,总不能说“四民英雄纪念碑吧”?同样将高贵的士族和身份低下的农、工、商平等论处,百姓英雄纪念碑更不行,将士族放哪儿了?

关键是朝中国公大多数瓦岗寨出身,算匪民出生,四民都不算,正要闹起来不讨好,脸色苍白,不再言语。

李二不满地瞪了对方一眼,为了名声,真实面皮都不要了,冷声说道:“秦大人的人民一次甚好,人中之民,包括四民,罪民,奴民,匪民等等,只要为大唐立过功,拥护大唐的,都是人民,精准,全面,玄龄,回头布告天下,解说清楚,谁敢再扰乱是非,朕绝不答应。”

至此,人民一词横空出世,并定下。

圣人金口一开,言出法随,没人还敢反对。

李二满意地冷哼一声,继续说道:“碑北为正,碑南为背,秦大人提议上三条,第一条,二十三以来,在大唐立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你们以为如何?”

这条没人敢反对,否则就和刚才争论一般,难以下台。

房玄龄琢磨片刻,说道:“圣上,臣附议,秦大人提到二十三年,应该是从高祖晋阳起兵算起,至今正好二十三年。”

李二也出其中道理,对这个时间提法很满意,有孝道在里面,也能展示自己格局,要是不算高祖,从贞观年间算起,反而遭人诟病,继续说道:“第二条,十年以来,在中国统一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中国非彼中国。

汉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自称为“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意中央之国,中原之国。

大家咀嚼着这条的意思,都不敢轻易开口。

房玄龄不愧是文官之首,才学无双,马上领会其中意思,赞同道:“圣上,秦大人提到的近十年来,指的是隋唐两朝,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中央之国重立,唐承隋制,自不能忘隋朝抵御外族,为统一战争牺牲的英雄。”

“没错,秦大人不忘旧事,令人敬佩,臣附议。”魏征跳出来了,作为前朝老臣,自不希望后人忘记那段辉煌的岁月,那些为抵御外族战死的英雄。

孔颖达也不敢跳出来反对,实在是祖上也替隋朝出过力。

其他人更不敢反对,谁不和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二心有气度,也不会否认隋朝功勋,初创三省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政府机制,兴建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完善府兵制,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又采取大索貌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哪一条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隋朝时期更是英雄辈出,抵御外族,为民族独立战死,岂能不纪念、缅怀?!

第二条顺利通过,李二继续说道:“秦大人提到的第三条,由此上溯到尧舜时期,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炎黄独立和华夏百姓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尚·周·武成》也提到“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所指即为中原诸侯,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也是汉族前身称谓。

这一条大家更不敢反驳,儒学最倡导尧舜之治,要是反对那个时代没有英雄,岂不是打自己脸?

三天碑文顺利通过,秦怀道人不在,却早已算计,运筹帷幄。

这一刻,大家感受到了秦怀道的才智和谋略,心中敬佩,还有忌惮。

李二也心生不满,这小子好算计,自己跑了,却让老子站台,指挥老子念碑文内容,好大的本事,不过,写的确实有格局,有气度,包容天下,毫无私心,就算是千年以后,也没人挑得出毛病。

想到碑文由自己执,落款自己名字,李二对秦怀道那点怨言就烟消云散,招手示意贾有财上前,问道:“你家少主不在,这纪念碑出来主持修建?”

“回圣上,少主走之前仔细交代过,留下图纸,在下心中有底,必不会误了大事。”贾有财自信满满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