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4章 玉柱的布局(2 / 2)

加入书签

但是,玉柱可以想办法,让各地的常平仓,个个都是满仓的状态。

实话说,再商言商,王相卿算出了其中的运输成本之后,不禁面露难色。

运输十石粮食到延安,王相卿的纯利润,也就是一石粮而已。

不客气的说,贩卖十石粮食,只赚一石的利润,对于粮商们而言,根本不叫挣钱的买卖。

玉柱见王相卿没吱声,便冲周荃使了个眼色。

周荃随即轻摇折扇,笑吟吟的说:“王大东家,从河南往陕西各地运粮确实没多大的利。不过,只要我家宫保大人给乌里雅苏台的策棱大总管去一封扎实的推荐信,在下敢保证,大盛魁的各种货物,可以在蒙古大草原上,从此畅通无阻。”

大盛魁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做草原上的各种生意。

但是,王相卿毕竟是个贱商,大草原上的王公台吉们,个个都可以仗势欺人,闹得苦不堪言,运输的成本极高。

以玉柱的身份,给策棱去信,让他关照一下大盛魁的生意。

好家伙,单单是省出来的各种打点成本,就让陕西的薄利运粮,压根就不值一提了。

因为,大草原上的生意,全都是超级暴利,低于五倍的毛利,根本就不叫赚钱啊!

“王大东家,不瞒你说,刚刚上任不久的山西布政使杨森杨大人,正是我家宫保大人在偏沅省的旧部。”周荃只是点到为止,其余的就看王相卿自己去领悟了。

和刘邦那个大流氓一样,玉柱用人,向来就舍得分利。

无利,谁会起早?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其实是真理!

在项羽的手下,立下大功的忠心老部下,有几人封了王?

反而是,根本就不服项羽的六国旧贵族们,占了大便宜。

玉柱又不是王相卿的亲爷爷,凭什么让王相卿不赚钱的替玉柱卖命?

从山西到大草原上,全是玉柱罩得住的地方。

王相卿再不敢犹豫了,当即跪到了玉柱的脚边,狠狠的扇了他自己一耳光,带着哭腔说:“小人的图利之心太重了,辜负了宫保大人的一片厚爱之心,请宫保大人狠狠的责罚。”

对于王相卿的图利,玉柱真没在乎过。

让私人所有的大盛魁,帮着运输粮食去陕西的各地,若是没有足够的利润,这种合作肯定无法长久。

商人不图利,难道图空气么?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几乎个个轻贱商人,动辄骂什么奸商,铜臭等等。

然而,中举或是做官的读书人,哪家的背后无人经商捞大钱?

这些读书人中的伪君子,一边骂奸商,一边在私底下做着权势庇护下的暴利买卖。

这就属于是典型的人格分裂了!

实际上,府城或是县城里规模最大的当铺,往往就是当地父母官的私下产业。

用膳的时候,玉柱的心情甚好。

军粮的事务,玉柱已经上了奏折,打算交给孔质走黄河的水运去办。

至于陕西各地的粮食运输工作,很自然的就要交给这个时代的物流巨头,王相卿的大盛魁了。

让专业的人才,去做专业的事情,再给足可以持续下去的好处,不愁孔质和王相卿不卖力的干活。

因诸事谈妥的缘故,酒席之间的气氛,也格外的好。

王相卿做梦也没有料到,玉柱一出手,就可以罩得住山西通往大草原的必经商路。

策棱不仅是今上的女婿,更是乌里雅苏台的大总管,他发句话下来,那一大片的蒙古王公们,谁敢不给面子?

偏偏,玉柱的门下,前任署理陕西布政使,现任山西布政使杨森,不仅可以直接抄了王相卿的老家,还可以让大盛魁的货物,获得优先出关的特权。

这么一来,王相卿即使想摆脱玉柱的控制,也是万万不可能了。

散席之后,周荃送走了王相卿,回来就说:“恭喜东翁,陕西全省从此再难缺粮了。”

玉柱一听就懂,周荃已经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在陕西省内,各地的常平仓能有两成库存的粮食,就已经算是很多了。

常平仓的粮食甚少,各地官府无法抑制奸商们的哄抬物价,才是陕西粮价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再说了,只要有玉柱的暗中相助,王相卿从东部各省购买粮食的成本,也会低得惊人。

老话说的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康熙朝的陕西这地方,山不高,沟却很深。陕西的读书人,考科举不行,民风却异常之彪悍。

客观的说,如今的陕西,几乎遍地都是土匪或是刀客。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玉柱既然是陕西的土皇帝之一,自然要在陕西留下拿得出手的政绩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