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094】(1 / 2)
后来, 大家再谈起付小西和徐宁川的那一场婚礼,都会提到那天特别的天象。
似有天光乍破,自银瓶中而出, 天际流泻一道霞光。
晴天惊雷, 又见风起云涌,空中凝出一道圈,有点像一口烟后的吞云吐雾,变出了一个烟圈。
过了会, 云好像也知道今天是一个盛大的日子,所以变化万千, 形状可爱。
别人都以为是巧合,拍了照发到网上,网友都调侃是哪家仙人正在渡劫或者做法。
还有人说, 这是什么想要博取热度的家伙自己做的特效视频。
新娘子付小西却知道真相。
这些奇怪的东西, 或许就是她的大姨来晚的原因。
在付小西眼里, 大姨从来都是个神奇的人物。
在三岁之前,她只知道大姨是老师。
可是三岁之后,她才知道, 原来大姨是能够驯服奥特曼的女人。
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女人......
长大了, 她才从表姐付朵朵口中得知了许多让她错愕无比的事实。
原来她的读心术不是没有缘由出现的, 她们家, 似乎从小就有这方面的天分。可惜她妈不爱学习, 没有被大仙看上。
付小西喜欢大姨的故事,她想, 等她以后有了孩子, 她要像讲童话一样, 把属于柳云溪的故事讲给她的孩子。
虽然......在到底要不要孩子这件事上, 付小西和徐宁川产生了一点分歧。
不过,这不妨碍付小西提前练习如何讲好童话故事。
那么,属于柳云溪的故事,要从她走入大山开始。
柳云溪打小就聪明,还成熟,或许是因为家里有个小妹的缘故,她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考虑周全。她不是那种温暖款百依百顺的姐姐,但是她还是会选择照顾付云佳。从小,她就把自己当妹妹的小老师。后来毕业了,走出大学,选择的第一份职业是当老师,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
或许是因为平日里把当妹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目标,所以柳云溪小时候喜欢严格要求自己的一举一动。
大了,反而开始放飞自我了。
人开始往神经质的方向发展了。
上课的时候是严肃古板的老师,下了课,一摆脱校园,一离开学校,柳云溪就是穿着长裙终日游荡在城市街道的女人。她喜欢看形形色色的人,喜欢看众生乱象。她觉得自己说不上善良,但也不能用卑劣形容。只是有的时候站在街道边,看着别人的人生正在经历着悲喜。
插手无意义。
柳云溪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开始就知道,有些学生是没办法拉出来的。
她只是老师,她能够给予学生的善意,远不敌他在家庭和社会中接触到的。
她会尽力,可也只能是尽力而已。
这样的教训,都是用真切的体验领悟出来的。
她曾经想要拉一个女孩上岸,可是对方父亲的打骂,母亲的软弱,全都成为了将那个孩子推入深渊的助力。她曾站在悬崖上,伸出手,那女孩却笑着放开了她。
她说:“老师,你别管我了,好不好?”
“我生来就是这样的人。”
柳云溪把这样的拒绝当作是一种求救信号。
她想继续拉小孩出泥潭,却未曾想对方将她推入深渊。
柳云溪受到调查,被派去乡镇小学。
别人觉得走下坡路的地方,成为了柳云溪的避难之所。
倒不是说乡镇小学的环境有多好,可是这里的学生,柳云溪都很喜欢。
他们虽然各有各的脾气,讲话神神叨叨,甚至可以用有想象力来形容。
柳云溪
虽然怀疑这学校不正常,但她喜欢和这些孩子交谈的感觉。
在遇到那条狐狸之前,柳云溪以为,这地方顶多是个精神病遗传较多的地区。
遇到那条狐狸之后,柳云溪开始怀疑有病的人是她自己了。
柳云溪是在学校后山发现那只狐狸的。
那天,她正拿着柳眉枝寄过来的巧克力,端着自己做的豆沙包,拿了一块破布,搭在草地上,假装自己正在惬意的野餐。
本来是想拿着书去在自然中阅读一番的,感受所谓的天地灵气。
可是太阳太打眼了,晃得柳云溪眼睛都睁不开。
她没办法,只好把书翻开,盖在自己的脸上,借此用精神食粮来当作防晒的利器。
不看书以后,阳光就没有那么折磨人了。
树荫下还有几分凉爽,风吹过来,带着清新的山野的味道。
她舒服得闭上眼眯了好一会。
没睡着,只是半梦半醒。
窸窸窣窣之间,听到了什么小动物把满地的草叶踩住的声音,还有对方扒拉不锈钢碗里的包子的声音。
柳云溪懒洋洋地拿起书,看了一眼。
在小小的缝隙里,她看见了一团大大的尾巴。
毛茸茸的,像雪球。
柳云溪喜欢小动物,只是她家从来没有养动物的习惯。
柳云溪唯一一次和小动物近距离接触,是有天放学,她从街边抱回来了一只小猫。
柳眉枝说,狗来财,猫来灾。
不要往家里带。
付云佳虽然喜欢猫,可是一见到那橘色的小猫,就一直打喷嚏。
过敏了。
虽然付云佳说她可以一直戴口罩,忍一忍或许就不过敏了,但是柳云溪还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里,把小猫放回了被她找到的位置。
她拿了一个板凳,把猫放在盒子里,举着一个领养的牌子。
后来,是一个少年把猫带走的。
一头非主流的白毛,柳云溪还觉得他不靠谱呢。
那白的颜色和现在面前的这团尾巴有点像。
感性超过了理性,冲动盖过了大脑,柳眉枝往前一扑,扑了个空。
她趴在布上,看着两只小手手揣着包子的狐狸。
就连被发现了都不放过她的包子啊。
她干脆就着这个姿势,两只手撑着下巴。
柳云溪看了眼自己身边的包子,又看了眼狐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