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5(1 / 2)
而且,不知是不是错觉,自从?太子殿下?那封草木灰的文章登载出来以后,他们?到手的盐质量又上了一个台阶,连最后的一丝苦味都近乎于?无了,只剩纯正的咸味。是草木灰水的妙用么?
而此时,已值仲春。
仲春,农忙十分已过?,大宋风调雨顺,北方战线的好?消息接连传来,整个朝廷陷入了一种满足的倦怠之中。官家上朝时步履生风,因为满朝尽是夸他和夸儿子的。下?朝时满怀期待,因为说不定?就有新的捷报传来。
就连十几?年?来,一直看不对眼的妻子曹皇后每次看到他时,都带着和气的笑意,会跟她分享肃儿的好?消息。要官家自己来说,就算他此时禅位,也没什么遗憾了吧?
幽云十六州已夺其七,武功已经迈过?自家亲爹和亲爷爷,直逼太祖。文治上,庙堂之贤臣济济一堂、天下?河清海晏。盖棺论定?,必然是个极好?听的美谥。
当然,官家更?加知道?,这一切不是因为他自己多么能耐,一多半都要归功于?他的好?大儿。所以他更?不好?意思侵占儿子的功劳。不然,儿子践祚之后发现无事可做,在?位期间留下?的功绩反不如?太子时候多,谥号加不到顶格,可怎么办?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像野草一般疯涨了起来再也按捺不住。甚至官家的梦里都出现了这事:他住在?福宁殿每日自由自在?、含饴弄孙,几?个老臣们?偶尔进宫探望他,夸个不停。当然夸的不再是今上,而是他怀里的小皇孙。
原来肃儿之子,竟然又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
这个梦境太过?于?美好?,仁宗从?梦里醒来时眼神发直,怅然若失。上朝时看到了梦中见到的臣子们?,甚至几?度恍惚,还被臣僚们?误以为生病了,隐晦地关心了几?句呢。
寻常的关心,官家必不会放在?心上。但范仲淹的一句话却深得他心:“您当自保重身体,若有什么闪失,前线的太子殿下?该如?何是好??”
一句话说得官家身子都抻直了。
对的对的,他得保重好?身体,万不能让自己的什么病毁了前线的大好?局面。就算私心里希望儿子“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不孝的帽子一被有心人扣上,就是终生的污点。
让肃儿染上污点?怎么可能! W?a?n?g?阯?F?a?布?页??????μ???é?n?2??????5?????????
官家绝不接受。
所谓心病也是病,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身体上的大病。官家深知此理,决意好?好?排解心绪,找人倾诉一番。
他在?心中过?了一番倾诉的人选,首先?,大臣们?恐怕是不行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被他提拔起来的官员并不乐见太子上位。范仲淹、富弼他们?……也不行,他们?肯定?会说太子殿下?太小,您当君父的得当起责任来。
官家忍不住苦笑,哪里担了责任?占尽了便宜还差不多!
同理,妃子也不可行。
那么就只剩下?皇后了。当皇后和当太后想来区别不大,肃儿亦是她的儿子,不如?听听她的想法?
官家打定?了主意,向坤宁宫走去。
他向曹皇后倾诉了自己的想法,和官家预料中的所有都不同,曹皇后第一个反应竟是笑出了声。
“一个不愿当太子,一个不愿作皇帝,今日我方知你们?父子二人血脉相连,秉性亦如?此相似!”
第143章
“一个不愿当?太子, 一个不愿作?皇帝。今日我方知你们父子二人不仅血脉相连,连秉性亦如此相似!”
曹皇后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