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5(2 / 2)

加入书签

至于羡慕他是因为能见到太子这件事,赵宗实有眼色地没说出口。太子殿下有一个人尽皆知的怪癖:他特别不喜欢有人夸他,包括直抒胸臆和拐弯抹角。据说他曾经在宫廷宴席上,因为被夸而生气,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愤然离席,官家怎么劝都不好使。

有人说,这是因为太子殿下性情谦逊、不被浮言迷住眼睛。也有人说是太子的面皮薄,被夸就会害羞。但自那件事以后,除了殿下的亲朋外?,旁人皆不敢当面说他好话。

与此相对的,那些当着太子只面咽下的溢美之词,在背后十?倍百倍地喷涌而出。太子殿下当面听不见,背后却?处处挨夸。倒也是庙堂与坊间的一大奇观了。

扶苏还没说话呢,站在他背后的人却?突兀地笑了一声,仿佛听懂了赵宗实的未竟之语:“看来你今日得偿所?愿,要遭人妒忌了。”

赵宗实刚要称“是”,却?被此人半边脸颊上的青紫色吓了一跳。面上刺字之人,还和太子殿下站在一起,除了护国节度使狄大人还有谁?他刚才欣喜于见到太子殿下,完全?把狄青抛诸脑后,这还得了?

他又惶恐地给狄青行礼。后者?好笑地把赵宗实抬起来:“莫多?想,你愿意来给这群不成?器的家伙们开智,我又怎会怨怪?”

他的目光落在了赵宗实腋下的《求知报》,恍惚了一阵。庆历五年?,还是成?王的太子殿下应下他的承诺,要写?一本军中?人人可读之书。他还以为是夸下海口的狂言妄语。

不久后官家题头作序的《求知报》就横空出世,一跃成?为军中、瓦舍最受欢迎的读物。一晃就连载四年?了。

现在的《求知报》,虽然已经全?盘由王大人接手,主编那一栏依旧印着太子殿下的名讳。应主编本人的强烈要求,只用了“赵肃”,而不是更加夸张的“太子殿下”“三元郞”。不然销量还会涨得更高。

但这已经足够了。现在《求知报》的读者?们都知晓,《求知报》中?有一个专栏是由太子殿下亲自主笔。不管他平日有多?忙,都笔耕不辍,四年?以来从未开过?天?窗。

再加上几位文坛宗师们也相当给太子殿下的面子,乐意把自己的文章刊登上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朋党论》《秋声赋》等震动文坛的名篇相继刊载后,报纸第一页的文章位置也成了文坛的兵家必争之地。新锐新作亦不断涌现,如苏洵的《权书》《衡论》、周敦颐的《爱莲说》、王安石的《伤仲永》和曾巩的《墨池记》……都是各自风骚一时的名作。

名篇层出不穷,最高兴的竟是太子殿下。他甚至专门?拜访了各位作者?,把登在《求知报》上的文章结成?了集子,交由国子监下的书局刊印。他的友人还劝他自己也写?一篇塞进去,却?被拒绝了,至今被引为遗憾。

那可是四岁就获得三元之殊荣,范仲淹、欧阳修一齐称赞的文采呀。他写?出来的文章该有多?漂亮?可惜,太子殿下最著名的殿试平戎策,因为事关国家机密,不能刊载于人前。但是,据说看过?的人都交口不绝。

所?以太子殿下的文采到底如何呢?这件事至今在汴京人民的心中?是个谜。

狄青想得远了,不觉淡淡出神。回过?神时,殿下已经热络地和那名为赵宗实的宗室子弟聊了起来。他还热情地让侍从掏出一个罐头:“尝尝看怎么样?能不能给点意见?”

赵宗实连忙接过?:“这是……军粮?”

“对的。”扶苏点了点头:“是我最近鼓捣出的东西,你先尝尝看。不管好不好吃,都要老实告诉我。”

赵宗实一听说是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