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4(1 / 2)

加入书签

并不在意。

作为无关人等的她们,大概永远也无法想象背着仇恨、一步步走到这里的吴敏敏到底是抱着怎样必死的决心刺出的那一簪。

陈瑜画甚至红了眼圈。

她想自己若是能在入宫前的小聚中,多思多想,多跟吴敏敏聊聊,是不是就能觉察到她的想法,避免这一切发生了呢?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殿试在这一刻结束了。

原本在三轮副考官询问之后,会由主考官叶疏辰针对时政,进行提问,但在吴敏敏被拖走后,他在百官面前得出了一个结论:

“自大周开国,行科考近百年,殿试数十场,从未有过考生行刺之事。”

“今女官初设殿试,便遭遇此祸,可见女人心性脆弱,易被煽动,易行错事,若要在朝中任要职,还需谨慎为之,恐防惹出祸事。”

他一语定音,直接对李凡一拜:“请圣上定夺。”

李凡万万没想到一日之内竟能定夺两件事,颇为受宠若惊,扬了扬袖子道:“叶相所言有理……”

崔晴华听着着急,想说什么,却对上妹妹的眼神。

崔絮华几不可见地冲她摇了摇头。

崔晴华便把急切咽回了肚子里。

李凡继续道:“一切依叶相所言,今日殿试到此结束。”

原本要在殿试中当场选拔八人留京的章程,也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刺杀,暂且搁置了。

叶疏辰给出的理由非常充分:

“既然有一人怀有不臣之心,其他十七人心思如何也未可知,还需对其余十七人的身份背景严加探查,确定其身份没有问题,再做安排。”

对此,赵雅贤自然乐见其成,脸上难得多了几分笑意。

李凡无所谓。

叶相虽然唠叨了些,但今日十分恭敬地请他做决断,所以他也愿意给叶相几分薄面。

唯一表情略微阴郁是崔晴华。

好好一场殿试,好不容易能见证妹妹步入仕途,却被一场刺杀搅和了。叶相那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显然有后手。

他有没有参与策划这场刺杀不得而知,但这事之后,他还有后手来干预女官之事是肯定的了。

崔晴华很希望长公主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阻止这些各怀心思的小人。

可惜李瑟兮什么都没说。

她接纳了李凡和叶疏辰的决议。

接纳了重新商议官职这件事。

在崔晴华的眼中,李瑟兮并不是这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性格。

她看不懂她心中所想,只能最后无比留恋地目送崔絮华离开勤政殿,心里期望她能万事顺利。

夜半,崔晴华被赵雅贤责罚,在宫中抄经自省。

作为她任性请求李凡允她入勤政殿观摩殿试的代价,她觉得非常轻微。

而林若初则摸着夜色,于暗中连夜入了公主府。

府中李瑟兮正在等她。

林若初一身便装,随婢女步入屋中。

李瑟兮靠在桌边,撑着脸,脸上带着一丝林若初从未见过的疲惫。

待到婢女全都退到屋外,屋里只剩李瑟兮和林若初二人时,李瑟兮才轻叹了口气,挥了挥手,示意她坐下。

林若初行礼后入座,桌上热茶立刻清香扑鼻。

她没动茶,而是低声询问:“不知殿下深夜传我入府,是为何事?”

李瑟兮又叹了口气:“是为何事你猜不到?”

林若初道:“是为殿试和那刺客之事?”

李瑟兮撑着脸,听到这句话,美艳的眉眼中闪过一丝厌倦:

“是也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