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1 / 2)
想的事,他以为嬴驷上位后会隐忍蛰伏一段时间,等手中真正握有权力后才会开始整治那些旧世族。
可等到那时旧世族的力量又起来了,要对付将再次变得难如登天,然后又陷入与旧世族拉扯的恶性循环。
可偏偏嬴驷就是敢。
他为何敢?
历史上也有很多人施行变法,但是变法为什么总不能成功?
说白了还是不稳定和不断复辟的问题。
只要变法大臣一死,世族必然逼迫皇上复辟,这也导致了好多变法最终无疾而终,甚至变法变到一半复辟还将局势彻底搞乱。
可嬴驷就是敢杀死那么多世族元老。
这时候的嬴驷才刚上位不久啊,手中的权力都还不稳定。
皇上仔细琢磨了一下,除了有嬴虔的鼎力支持,还有嬴驷的知人善用,孝公也给他留了些可用之人外,最重要的还是嬴驷的魄力和决心。
嬴驷深知新法必须继续推行下去秦国才有成为第一强国的那天,所以决心铲除一切复辟势力。
若真让他们复辟了,秦孝公一生的心血都将付诸东流。
皇上拿着书,想通了这点后很是感慨。
他其实并不是没有嬴驷这样的决心和魄力,有些事之所以没去做,是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到底是好是坏。
若是事情变得更坏……
皇上低下头来看着手里的书,嬴驷在做这一切之前难道就知道了自己一定会成功?
不可能的。
所有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都知道会有失败的可能,成功只是概率问题。
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会不会失败,而在于敢不敢去做,去闯。
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心里最难的那关已经闯过来了,后来是不是也可以大胆一些?
若是成功了千古留名,若是失败了历史上顶多骂他一句没有大才。
皇上清楚的知道他这样的君王就算被骂也不可能骂的太难听,上位到现在他确实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自身也还算勤勉。
顶多就是庸碌了些。
可他若下定决心想要去改变什么的话……
皇上看着手里的书,视线凝固在了一些文字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孝公用着顺手的元老大臣嬴驷用着未必顺手。
他要将那些人边缘化,培养一批自己的人上位,将权力转交给这些人。
所以朝堂上那群天天跟他作对的老头是不是也该识相的退下去颐养天年了?
那些人也都是先皇留下来的人,他一直用着。
老实说,以前没考虑过顺不顺手的问题,但是现在问题提出来了,他确实意识到那些人用着属实不是太顺手。
理念经常跟他冲突,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双方各退一步冷处理,可现在他突然有种换一批新鲜血液上来的冲动。
换一批有冲劲的年轻人。
而且那些人在朝堂上待那么久,如何为官说的头头是道,但是这么多年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和贡献。
上次让他们提一下变法条例,居然愣是没有一个人敢吭声。
皇上不由开始沉思把这些人都换掉的可能性。
以前孝公也是筹谋了一段时间才开始换人的,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有这么大的动作,会引起朝堂不稳。
而且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还不是权力交接,而是上哪去挖那么多可用的人上来?
皇上提笔列了一份名单,将他能想起来的大臣之子都列了一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