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1 / 2)
。
秦孝公想要恢复穆公霸业,如果能恢复到有与这三家一争高下的实力,他就已经满足了,可惜……
可卫鞅并不满足于此,比起恢复穆公霸业,他的野心更大。
卫鞅对着秦孝公直言这三家的强国之道根本就不足效法。
这让秦孝公很震惊,他不知道卫鞅到底是不知道治国有多难,还是当真有扭转乾坤的大才。
但这并不妨碍他态度谦逊的请卫鞅赐教。
卫鞅又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这几国不过是强于一时,并不能强于永远。只强表面,不强根本。
接着他给秦孝公分析了一下三国强盛在何处,然后做出分析,还推断现如今正在变法的韩国也就这一代强。
甚至出不了这一代就必然衰落。
这样的国家如何效法?秦国若真要效法他们,怕是很难成功。
秦孝公很是不解,这些国家明明都很强盛,可为什么卫鞅会说出这番话?甚至做出这样的推断?
接着卫鞅便给秦孝公分析了问题的根源。
变法不深彻,法令不稳定。
秦国若想强大,想强秦于永远,那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秦孝公被卫鞅的理论强烈震撼,同时也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感觉身上的担子都轻了。
不只是秦孝公,连提笔写字的秦胜也被这番话震惊的险些忘了字要怎么写。
他知道楚易安在《大秦帝国》这个故事上心里有成算,知道后边如何写,并不需要他做太多,只在楚易安迷茫时稍微提那么几嘴便行。
只要让她理清楚思路,楚易安很快就能找到感觉继续谱写那个波澜壮阔、令人不由自主就会沉浸其中的故事。
天下纷争,硝烟四起,诸侯争霸。
但是秦胜是真的没想到楚易安能写出这番话来。
不是她看不起楚易安或是看不起女子,而是就算找一个深究史学的人出来也不一定能写出这番话。
即便是要写,也不知道要去查阅多少典籍,还不一定能写的有楚易安的一半精彩。
第56章 治秦九论,字字千钧
只是将每个国家设定的那般清晰,再为他们凭空添加一段历史,就已经不知要耗费掉多少心神。
能写出这番故事,实在令人钦佩。
强于一时,还是强于永远……
迄今为止,秦胜从未听到过这番言论。
自古以来圣明之君都在想方设法使国家变得强大,可却从未有人提出过这种强一时还是强永远的话题。
秦胜不知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只觉这个故事自他笔下诞生,此生好像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若要说有,大概就是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
却已经这般引人入胜,让他欲罢不能。
秦胜双眸中燃起火焰,他抬头看着楚易安,楚易安正陷入自己的思绪没办法自拔,皱眉沉思,完全没感觉到秦胜在看她。
楚易安并不是一直在说卫鞅的理论观点,在涉及齐国韩国等国家时她还会顺便提一嘴那几个国家的状况或是历史。
思路之清晰,逻辑之强,让秦胜叹为观止。
楚易安来不及体会秦胜对她的钦佩,脑门快要想秃了。
虽然刚刚说了这么多,但写到目前为止,其实也并没有写到卫鞅的治秦之策。
只是一直在给秦孝公分析。
秦孝公被卫鞅那番话震惊过后便是赶忙起身朝卫鞅深深鞠了一躬,请求卫鞅教他。
景监也是十分激动:“管仲强齐一代,卫鞅却要强秦永远,气魄何其大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