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5(2 / 2)

加入书签

旁边传来这么多年都没变过的讥讽语调:“四弟还真是有本事啊,连隆科多这等人都能降服。不过三哥还是要提醒你一句,虽然隆科多是皇亲,但更是步军统领,身负皇宫安全之责,四弟作为皇子,可不宜与重臣来往过密。”

胤禛淡淡笑了,偏头道:“多谢三哥提醒,不过本王也没法子啊,本王好好地在这坐着,人家非要来敬酒,本王总不可能不接吧,这未免也太不给人面子。况且,皇额娘好歹养了本王一场,本王可做不出那等忘恩负义之事。”

“你!”胤祉真的是又菜又爱撩,这么多年下来,被怼过那么多次,就是不长记性,每次都还要上赶着送给胤禛戳痛处。

“皇阿玛在看这边呢,三哥,注意表情。”胤禛微笑。

胤祉一惊,连忙整理好表情,微笑着转头看向康熙,却发现康熙根本没瞧这边。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ī?f?u?ω?ē?n?Ⅱ?〇?????????c???m?则?为?屾?寨?佔?点

被耍了!

他气急败坏地回头去找胤禛,却发现胤禛转身跟胤祺说话去了,一肚子气只能憋在肚子里,发不出来。

新年的轻松氛围并没能持续多久,上元节后两日,刑部呈上关于左都御史弹劾翰林院编修戴名世一案的查证结果,令满堂哗然。

刑部查证,戴名世在十年前所书《南山集》中,直接书写出了南明政权弘光、隆武、永历三任年号,并于书中表露出清朝得位不正的意思,有反清复明之意。还认为清朝的起始是康熙元年,之前的顺治一朝不为正统。

除了戴名世的罪证,刑部还由《南山集》的出版查到参与其中的尤氏、方氏等人,并由此牵连出三百多人。

在刑部上奏的折子中,建议以‘大逆’定戴名世等人的罪,提出株连九族的意见,戴家、方家三族内十五岁以上男子俱斩,妇孺贬入奴籍,与戴名世有过相对密切接触的文人学子等,亦折上有名。

株连九族虽然出现的早,但在隋唐以后,因为太过残酷,基本已经很少出现这种刑罚,如今刑部竟提出这样严重的刑罚,一下子引爆了京城舆论,让人不得不好奇,戴名世等人到底是犯了多严重的罪行,难道是造反了?

戴名世没有造反,但他曾经写过的那些文章,在某些人看来,却与造反无异。

文字狱!

齐布琛在听完整个事件的过程后,确认了这一点。

清朝最为人诟病的,一是南下之初的屠杀行为,二是剃发易服,三大概就是文字狱了。

知道这一点的齐布琛在面对胤禛的时候有些不淡定,委婉地说道:“戴名世写过那些文章是事实,惩罚他也说得过去,但是株连九族是不是太过了些?戴名世在文人中的名声不小,如果对待他的手段太过严酷的话,会不会引来满汉之间的矛盾?况且那些文章是戴名世早年写的,但在写过那些文章之后,戴名世却出山参加科举,并出仕做官,这也能说明,他并没有谋逆的想法,估计那些文章也是年轻时一时冲昏了脑袋才写的。”

胤禛看着她的目光有些奇异:“你好像,对戴名世挺有好感?”

他可从来没见过福晋如此努力地为哪个人过说话。

齐布琛霎时一惊,知道自己的表现有些令人怀疑,但这事,她不说话觉得心里过不去,因此老实道:“我对他不是有好感,在这之前,我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过。只是,我想着,皇阿玛临朝以后,一直都是倡导满汉一体,想来也是想要汉人真心实意接受咱们的。可这次如果因为几篇文章就株连九族,那会不会在那些本支持咱们的汉人心里种下刺啊。”

说完这些,她又小声嘀咕道:“株连九族真的有点太过分了嘛,你们刑部都是什么人呐。”

胤禛抬眼瞄她:“你是不是在心里骂我呢?”

“我没有!”齐布琛瞪大眼睛反驳,然后像是反应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