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8(1 / 2)

加入书签

的旧报纸,只有鼻翼时不时地张合一下,发出极轻微的、拉风箱似的声响。

三年前爷爷的身体就不大好,大夫说北方的气候不宜养病,建议挪去南边的疗养院,但似乎也没什么起色。

始终不离左右的华姨开口道:“半年前,老爷子吃饭就很困难了,他一直不让我告诉你们,说其纲忙,深夜了还在办公室操劳,就不给他添恼了。”

华珍是周政平的第二任夫人,周其纲他们虽然岁数上不比她小多少,但一直这么称呼她。

周其纲淡淡开口:“华姨,贴身照顾爸爸这么久,您受累了。”

“现在病情到底怎么样?”周覆问。

华珍擦了擦眼泪,她说:“几位专家的意见是,动手术也要尽快,他这么大年纪了,谁知道还能不能......我是个没见识的妇道人家,得你爸爸拿主意。”

周其纲负着手,吩咐道:“好,您先回香山去休息,有事我通知您。”

但华珍很坚决地说:“我不走,我就在这儿守着他,你们要说话,我到走廊上去等就是了。”

眼看父亲立在床尾,站得笔直,仿佛一副被人为摆正的塑像。

时间过得太快,无坚不摧的爸爸也老了,鬓角后一绺头发是乱的,灰白的。

再看睡着的爷爷,胸口只剩下一点微弱的起伏,薄得像冬天最后一片挂在枝头的枯叶。

还记得小时候,大院里组织放电影,爷爷还没退休,把他带在身边去看。

周政平的脚步一到,剧院里的椅子笃笃笃地响,前面几排人都站起来问候。

那会儿周覆跟在他后面,觉得爷爷高大威武,像永远也不会被打败。

他对那一天印象深刻,银幕上演到十万子弟兵入沪却不入户,在马路上躺得整整齐齐的时候,周政平的眼眶湿了很久。

周覆以为,爷爷是被这种钢铁般的纪律和意志打动。

但周政平告诉他,是因为他想到,这批睡马路的战士在一年后,大部分都牺牲在了长津湖,这才落泪的。

下一秒,爷爷喉咙里忽然发出一阵咕噜声,像是有痰堵着,又像是一声叹息卡在了半途。

周其纲赶紧上前,叫了好几声爸。

咳了三四句后,周政平才缓缓地睁开眼。

医生们也围过来检查,又对周其纲说:“不要说太久话。”

“好。”

但周政平第一句就是:“我不做手术,活到哪天......就算哪天。”

“爸,你这是在为难我。”周其纲皱着眉叹气。

周政平插着管子,咬字不清:“我说话,你照办就是。”

“爷爷。”周覆适时地叫了一句,“您听我说,这不是复杂手术,很高概率能康复的,您不要怕。”

周政平这才转过头,看着沉着干练的孙子,试着动了动面部肌肉,想要调出一个笑容。

他又抬了抬手,周覆会意,忙紧紧握住他的:“爷爷。”

周政平含糊地应了一句:“长这么大了。”

没说几句,他体力不支,又昏睡过去。

周覆在医院待到很晚。

深夜时,方素缃才来露了一面,劝他们父子先回去。

连华珍也说:“你们今天累了,我照顾惯了他,晚上我来吧。”

“那辛苦您了。”方素缃笑着说。

周其纲站在一边,目光冰冷地注视着他这位妻子。

一路上他都没发作。

等凌晨在家里坐下,只剩他们两个人了,才低声问了句:“这一整天,打你电话不接,去哪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