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1 / 2)

加入书签

林什么的并不十分感冒,可毕竟对方的心意难得,他拍了拍米志的肩膀表示感谢,递过去一个装着新鲜薄荷的密封塑料盒:“行了,别贫嘴,路上慢点开,荔枝放不住,赶紧回去分一分。”

然后,用目光送别了这一场短暂的重逢。

下午三四点钟的光景,阳光透过大榕树的枝叶,在后院里洒下斑驳的光影。

厨房里飘荡着腌制食材特有的复合香气,安斯年系着围裙,正聚精会神的处理着一批珍贵食材,大门口传来了汽车引擎熄火的声音。

这是一辆国产红旗,两个穿着便装、气质精干的男人下车走了进来,为首的年长些,约摸四十出头,面容和善,带着一丝书卷气,后面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身材结实,眼神里透着初出茅庐的锐气。

两人脚步沉稳,越过前台,径直走向了开放式的厨房这边。

“老板,打扰了。”

年长的男人笑容可掬的开口,声音温和,十分自然的掏出一个深蓝色的工作证,“S市气象局”几个字在安斯年面前一晃而过。

“我们是市气象局的,我姓王,这是我同事小张。最近想在这片区域找个合适的地点增设一个小型的气象观测点,主要是记录海洋性气候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纯属工作路过,看到你家这片花海打理得真好啊,在台风过后还能保持得这么好,实在难得,所以就冒昧进来打扰,想跟老板您打声招呼,顺便取取经。”

他的语速不疾不徐,态度自然诚恳。

这边说着话,那位叫小张的年轻同事,手里拿着一部最新款的智能手机,非常自然地对着后院几处开得格外灿烂的花朵,“咔咔”地拍了几张照片,像是游客在记录美景。

安斯年没怎么在意,客气的应付了几句,替人泡了杯柠檬薄荷去暑,接着忙自己的去了,晏臻坐在沙发上,撸猫顺带着陪聊。

姓王的那位,似乎见识面很广又极度的善谈,从民宿的建筑风格到环海公路的修建历史,再到本地渔业资源的变化,甚至聊到了国际油价对渔业成本的影响,整一个常年混迹体制内的圆滑老练感。

在这种老道而热情的话术攻势下,即使向来惜字如金、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冷气的晏臻,也不由自主地多说了几句,从本地渔船常见的作业方式,到渔获保鲜的技术难点,再到对休渔期政策执行的一些看法……

晏臻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缓,但言简意赅,句句点中要害,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竟然断断续续地聊了将近一个钟头。

豆汁儿在晏臻腿上舒服得翻了个身,露出毛茸茸的黑肚皮。

直到水杯见底,王姓男人才意犹未尽地站起身,笑容满面地告辞:“哎呀,聊得太投机,都忘了时间!不打扰了,我们还得去其他几个点看看。谢谢老板的招待,这水真解渴!”

他热情地和屋里人分别道别,带着那个一直安静旁听、偶尔配合拍照的小张同事,转身离开了民宿。

一出门上了车,抓着方向盘的小年轻就忍不住开口说:“这儿的花长得挺旺啊,但是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吧?下个地方我们去哪儿?”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布?y?e?不?是???????w???n????????????????o???则?为????寨?佔?点

副驾上的前辈乜他一眼,“才刮过台风,他家的花还能旺成这样,这还不够特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