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2 / 2)

加入书签

手上举着重若千钧的玉扳指,直到王爷的背影看不见,仆从才收回酸麻的手臂将玉扳指拢进袖中。

袖子里还放了块品质上佳的玉佩,二者相碰发出声轻响,仆从想起了昨晚三公子生母带着这块玉佩来寻他,希望他在王爷面前提上几句,好让王爷记得他还有个受伤的儿子。

仆从将玉佩从衣袖里拿出查看,发现不知何时上面多了几道裂缝,自语道:“碎了也好,碎了也好,拿着烫手啊。”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n????????5?????????则?为?山?寨?佔?点

第16章 尊师与重道

宋家的皇帝历来就是子孙缘浅薄的,到了昌同帝这代更加惨淡,膝下只得个病怏怏的大皇子,大皇子生下来就体弱多病,这些年更甚平,常年在皇子府闭门修养,民间都快忘了还有位大皇子,朝臣们都怕说不准哪天这大皇子转脸就去了。

自然太子也是没有的,总不能立个活的可能还没皇帝久的太子吧,国不可无太子,太子是关乎社稷的大事。

曾有几个不怕死的言官曾提议让昌同帝在宋氏一族过继几个嗣子,昌同帝勃然大怒,将几个言官各打了三十大板,将官职一撸到底,永不录用。

他自己又不是没有儿子,为何要过继别人家的,虽说都是姓宋,但这差别太可大了。

朝堂上一直存在过继嗣子的声音,但昌同帝态度强硬。

难道陛下这是要松口了吗?

安乐王在自己院子里来回踱步,说到当嗣子没人比安乐王更有话语权,他爹就是靠当嗣子发家的。

绕了两个来回,他急切的对小厮说:“去寻计先生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算了,你回来,本王亲自去。”

计先生原是江湖上有名的神算子,有一步算百步的美称,前几年被安乐王聘回王府做谋士,安乐王深知自己要文没文要武没武,能在上京混了场滔天富贵,全靠投了个好胎,因此凡有大事都必先寻计先生商议。

这计先生也真是个有本事的,数次安乐王都靠着他化险为夷。

“计先生,依照那傅御所说,陛下要在宗族里选嗣子的事,你如何看?”

计先生年岁在五十上下,蓄着把凌乱的山羊胡垂到胸口,道冠,道袍,作道人打扮。

闻言计先生摸着胡子答道:“傅丞相没有把握绝不会将这事说出口,依贫道看来十有八九为真。”

安乐王大喜,宋氏一族历来子嗣单薄,兴许是宋太祖当初杀伐太重,族内每家府上多的三四个孩子少的只有可怜一根独苗。

偏安乐王天赋异禀,特别能生,膝下儿子足有二十余,若真要选嗣子,人数优势再加上傅丞相在文官中的地位,那么嗣子人选很有可能就会出在安乐王府,若不是自己年纪太大了,那安乐王也不介意去给昌同帝当一把老儿子。

安乐王越想越激动,他已经看见自己儿子将来呼风唤雨的样子了。

“王爷,那傅丞相可有说条件。”

安乐王被泼了盆冷水,怏怏的开口,“傅御想让我做那鸡蛋和罗青山那块茅坑里的臭石头碰上一碰。”

这也是他担忧的,罗青山是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镇国将军,皇帝跟前的第一红人,就他这点胳膊腿真碰上了免不了一个头破血流。

人没有不敢做的事,只要利息和诱惑足够大,安乐王咬咬牙问:“先生可有什么妙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