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 / 2)
要拿你来祭夜乞叉。”金乌显得颇不耐烦,忽又想起了什么似地道。“对了,那女子戴着个大斗笠,纱条飞来颤去的,辨不清美丑。我看她腰里那刀好看,觉得八成便是江湖传闻的玉白刀了。”
他说这话时目光闪动,隐隐透出一点狡黠的光来,使得王小元分不清这话的真假。
少年仆役听完这些言语,将信将疑。若金乌所言不虚,那他便是两年前上山打柴时迷了路,多亏这女子搭救一把才得以活命。如那女子真如金乌所言是传闻中的玉白刀客,说不准顺了心教他个一招半式的刀法,那他会使刀倒是可说得通。但如果那天并没有那女子出手相救呢?
如果三娘说的是真话,那救他的……难不成真是金少爷?
可金乌又辞严色厉地让他不可信三娘的一面之辞,态度冷硬,倒也不像作假。他本是笃信三娘不会作弄他的,但自从见了她与金乌言笑晏晏的模样,便又不十分信这女子了。
王小元心如乱麻,一时想不通三娘和金少爷这两人究竟谁说了假话。他脑袋不灵光,想起事来总慢几分,一时间便呆呆愣愣地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金乌见他沉默不语,也没闲情理他,只有一下没一下地翻著书页。过了半晌,忽而又问道。
“……你喜欢玉白刀客么?”
王小元想都不想,立时答道。“喜欢。”
“为何?”
“因为她行侠仗义,惩奸除恶。连号称天下最恶的黑衣罗刹也怕她三分。”王小元对此意兴非常,刚想滔滔不绝,但忽而想起自己是在金少爷的书房里了,便讪讪道。“我听说书先生说的。”
“江湖言传,不见得就是真事。”金乌对此颇为不屑。
王小元却倔道。“信即是真,不信便是假。我宁可信她古道热肠,仁心侠胆。”
他说这话时眼神清明通透,仿若一泓清泉,亮得能透进人的心底。王小元举止神色皆带着年少英气,却不咄咄逼人,隐蕴着珠圆玉润之质。就连金乌也一时微讶,恍了神不知该如何作答了。
人凡于黄口垂髫时,总爱做些美梦。于这人而言,这美梦便是时而风起云涌、时而烟霞静雨的江湖。常人在历经岁月风霜总会梦醒,屈身于寒世困顿之中,就连街头巷角的孩童也会对听过第二遍的故事腻味,但王小元却不会,他会一直沉迷于那些飞檐走壁的古怪故事中。他的梦永远不会醒,他也永远是梦中那个追随着侠客步伐的小仆役。
想到此处,金少爷心里竟生出些悲哀来了。
王小元最爱往外处跑,缘因他最爱听那些行侠仗义的故事。除了混在人群里听说书外,似乎别无所求。怀拥钱财名利,在他心里还不若找条长凳儿坐下来,慢悠悠地听说书人讲上一回。
金乌想:“真是个痴人!”但这话似乎不算贬损,因为他转而又想。“世人皆说痴人愚笨好骗,但我看他精明得很。唉,骗人本是我的拿手绝活,怎么在他那儿就栽了跟斗呢?”
他越想越恼,觉得自己总在这少年仆役面前乱了阵脚,便一把将手中书页掼在桌上,惊得王小元打了个激灵。
这些琐碎心事王小元并不会得知,他只茫然地立了良久,心里对于将要到来的金乌的责罚惴惴不安。半晌,才听他家少爷低声道。
“拾掇好你的物件,两日后出门。”
王小元花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