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1 / 2)

加入书签

,宋均与沈育的同窗好友也来访。

“先生。”

“先生!”

广陵人陈恢,与临淮人周纡。俱在沈矜门下,是他最出挑的七个学生之二。

“周纡叫我早上过来,给先生和师母请早,我说那不能,早上定是客人成聚,师母煮粥都分不过来,咱俩就别来添乱了,”陈恢笑眯眯道,“所以咱俩下午才来,先生可别怪我们太迟了。”

“来,一人一个。”沈矜分了两块柿饼,是去年秋在望都城的沈家院里摘的,用的是王城郊外鹭源野的蜂蜜,可说是具有王城风味。

陈恢叼了柿饼又去找宋均:“均哥?均哥!快出来,爷爷看你来了!”

堂屋里扔出一只臭靴子,宋均的声音骂道:“去你的,谁是你孙子!”

陈恢与周纡破门而入,动静吓得宋均从榻上跳起来——连日来赶路累的,他早上没能起来,睡到日上三竿,沈矜夫妇也没喊他接客。

陈恢大剌剌挤到榻上,揽了宋均肩膀往下按:“坐坐坐,咱爷俩不必客气。”

周纡从另一边,挤得宋均油条似的在两人中间。

“王城怎么样,好玩吧?”周纡眼巴巴地说。当初沈矜北上,沈母不放心欲找人照看他生活起居,周纡也是积极自荐,奈何他这人老实固然老实,却还是被阿娘照看的年纪,不能照看别人。

“嗐,还能怎样好玩,”陈恢深沉地说,“天子脚下夹着尾巴做人,哪有天高皇帝远来得自在!”

“你又知道了。”宋均笑骂,艰难抽身穿靴子——陈恢还给他把臭鞋捡回来了,真难得。

陈恢道:“我听说王城的官儿都住在南闾里,先生既为太子少师,你们是在南闾里住吗?可曾见到三公之类的大员?见到段相了吗?”

宋均道:“嘿,见没见到的,我还就不告诉你。”

陈恢马上站起来:“育哥儿?育哥儿快出来!你老相好瞧你来了!宋均这厮死鸭子嘴硬,快把你知道的都吐出来!”

学塾众人互相之间称兄道弟,今天你是我爹,明天我是你爷爷,只有对沈育客气几分,毕竟沈育的爹不是谁都敢认的。

叫了半天,也不见沈育回答。

“还睡着吧,”宋均道,“他也累了。”

沈育的房门规规矩矩插着闩,陈恢另辟蹊径,猴儿似的翻窗进入,屋内安静沉滞。陈恢大叫三声沈育,没人搭理,他就打开门把宋均与周纡都放进来。

“育哥育哥!”周纡叫魂似的放开嗓子,他平时喊阿娘也这样,遭嫌弃的时候不少。

外间的案几上工整放着一沓芦纸,门外的风吹进来,哗啦啦声响。

陈恢凑过去一看,墨迹还新鲜,抬头题为“州郡自牧”,井井有条,都是沈育的笔迹。

“这啥?育哥昨夜写的吗?”陈恢惊讶不已。类似的文章,学生们不是没写过,执笔者却大都是晏然、宋均等志在官场者。沈家满门清闲书生,如今出了个沈矜,莫非日后还要出个沈育?

“他……”陈恢想不通,“他给人换了脑子吗?”

隔开里间的屏风吱呀,三人抬头看去,沈育一身素白里衣,抱臂倚画屏,挂着浓重的黑眼圈,没精打采。

“早。”

第32章 聚乡里

“粥。”

宋均将瓷碗递给沈育,与陈恢、周纡三人托腮,费解地等他吃完。堂屋里,沈矜倚靠在另一边隐几,翻阅沈育连夜写出的州郡自牧一文。

看完,摸摸后脑勺:“哎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