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2 / 2)

加入书签

44 交叉线(四)

这天晚上,有关江城的新闻就传得漫天飞了,连地方台也有相关报道。

周诩在沙发上刷手机,收到了朋友的消息,也看到了社交平台上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报道。

原来是有网红博主来旅游,结果差点出事。这一看,好嘛,居然就是被阮杞他们救过的那两车人里的其中一人。

这事说来也实在是太巧了,那位博主拍了一些旅游的vlog,本没想把他们开车违规碾压冰面结果差点溺亡的消息漏出去——做这行的,谁会愿意给自己招黑啊?

结果在那条vlog下面有人认出了博主。

这事从头到尾捋一遍顺序,是这样的:

当日救援时围观的人群很多,有人随手拍了短视频发了平台,斥责这些违规碾压冰面的人,还说每年这种事都要发生好几起,简直是给其他人添麻烦。

本来只是一点小水花,评论也就那么几个,连点赞都没有,并没有什么人关注。但过年时,拍视频这人亲戚家的孩子回来探亲,大家聊起现在的各种短视频云云,这人就显摆地把自己的账号拿出来,煞有其事地给亲戚家孩子介绍。

亲戚家孩子本没当回事,走亲戚嘛,总会遇到那么几个特别能吹的长辈。她不上心地瞄了几眼,听着长辈的吹嘘恩恩啊啊地应,结果就看到了那条救援的视频。

别的她都不太在意,就是看到了阮杞的模样,还有旁边领头的消防人员,都长得出乎意料的帅气。

小孩儿还在念初中,对异性的好奇心正是最旺盛的时候,平日也追星、看综艺什么的。

她一下就盯住了阮杞,拿过手机暂停了,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悄咪咪地把这视频转进了自己的好友群里。

几个小姑娘热烈讨论帅哥的长相、身材,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就有不少同学、朋友看到了这条视频。毕竟刚好在年节时,大家走亲访友期间都闲得无聊,稍微有点话题就能嗨起来。

起初重点都在帅哥身上,也有人注意到被警察带走的那几个车主。后来就有了网红博主发旅游vlog,结果被其中一个小孩儿狐疑地注意到了——这人怎么好像和之前那视频里,被警察带走的人长得一样?

小孩儿没想那么多,就在下头随手留言,觉得博主跟之前一个救援视频里的人很像。车也是一样的车。

他说话没过脑子,说完就忘了这事,但总有黑粉、竞争对手等着逮这些公众人物的污点。

于是一条线牵一条线,就这么拔出萝卜带出泥。

网红博主只得出来道歉,承认了这件事,还让大家要以此为鉴,要注意周围的警告牌,不要做出危险的驾驶行为等等。

这事本来到此也就该结束了,但此事刚好涉及冬日安全驾驶问题,又因为收假不久,很多媒体平台在总结年节时期有爆点的新闻,于是这视频就被选为了一个典型。

一来宣扬了安全驾驶,二来对消防、警务形象等有正面作用,三来也讨论了不负责任、没有安全意识的所谓“网红博主”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一箭三雕啊。

各自媒体平台都转发了这则新闻,一来二去,就把江城这地方给炒了起来。

然后就有人适当扩展了新闻:江城这地方之前也上过热搜来着,为什么?因为房价、物价便宜啊!

这么便宜的房价,现在上哪儿去找?

各大营销号也嗅到了流量的味道,于是纷纷发消息称:这地方虽然不大,但是物价低,本地人又好客还善良——看看,普通人和消防员一起救了两车人,车里还有孩子呢!这觉悟这精神,多么的正能量?

年节刚过没多久,大家的心态还没收回来,工作日蔫蔫的,很容易就被这种新闻给带起了节奏。

有聊房价的,就有聊教育的。

有聊物价的,就有聊民生和肉蛋奶的。

谁都想蹭一波热度,短短几日就将江城推到了风口浪尖。

周诩凭借多年做项目的经验,判断一个好的时机来了。错过这个机会,下个机会未必此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